在追求“水果自由”的路上,消費者常常感到困惑,因為“C位”網紅水果不停變換,昨天還是車厘子、牛油果,今天就變成了“陽光玫瑰”葡萄和“白草莓”。曾經高高在上的“水果界愛馬仕”瞬間就可能跌成白菜價,同一品種水果的口味口感也是千差萬別。那么,網紅水果還能放心地買買買嗎?日前,《中國消費者報》記者對此進行了調查采訪。
價格相差懸殊
又到柑橘季節,除了消費者熟悉的贛南臍橙和褚橙外,各平臺水果直播間標配的柑橘類水果,便是能被主播們“徒手榨汁”的愛媛38號。這種被稱為“果凍橙”的柑橘,皮薄多汁、酸甜可口、無核無渣,自上市以來就受到消費者的追捧。
記者近日調查發現,愛媛38號在電商平臺上的售價相差懸殊。有的5斤大果售價59元(11.8元/斤),有的9斤大果僅售38.8元(4.31元/斤),甚至還有10斤僅售22.8元的(2.28元/斤)。而同樣具有“果凍橙”之稱的象山愛媛28號紅美人,個頭不大5斤裝,售價卻高達128元(25.6元/斤)。
有著同樣價格差異的,是同在秋季水果市場上“稱王”的葡萄品種——陽光玫瑰。這種果形飽滿、香氣濃郁、不易掉粒的葡萄,最初市場售價每斤高達300多元,但如今在菜市場上以十幾元一斤的價格就能買到。而在電商平臺上,有4斤售價359元的(89.75元/斤)、3斤售價69.8元的(23.26元/斤),還有低至3斤39.8元(13.3元/斤)的。
“我買果凍橙,就是因為汁水多。”90后消費者小姜告訴《中國消費者報》記者,她還在追求“水果自由”的路上,太貴的水果多數時候就只是看看。小姜曾嘗試在多家店鋪下單每斤售價10元以下的“果凍橙”,也在菜市場的水果攤品嘗過,她發現這些果子雖然都汁水豐沛,但在酸甜比、香氣和口感上還是有一些區別。
追求“車厘子自由”的吳女士則表示,她買過不同國家進口的各種級別的車厘子,也喜歡吃國產大櫻桃,但不論是車厘子還是櫻桃,不同批次的產品,其口味和口感往往都像是開盲盒。“還是線下先嘗后買更靠譜。”吳女士說。
價格、品質受多重因素影響
“網紅水果可以說是注意力經濟的典型代表之一,其利用互聯網的廣泛傳播性快速打造IP品牌,是新產品快速占領消費者心智的有效手段。”中國國際電子商務中心研究院院長李鳴濤對《中國消費者報》記者表示,進口水果原來主要聚焦在高端市場及禮品市場,進口水果變身網紅水果后,往往可以快速占領普通消費市場,并取得高額利潤,從而吸引大量的進口商和貿易商進入。“當然,其中也不乏不法商販,以假充真攪亂市場。”李鳴濤說。
北京工商大學商業經濟研究所所長洪濤則對《中國消費者報》記者分析,近兩年,進口水果的價格一路走低受多種因素影響:一方面,各國對我國的出口量加大,同時,我國進口關稅下調、海關效率提升、成本有所下降;另一方面,是經銷渠道多樣化,網上網下渠道深度融合。此外,國內也進行了大量引進種植,大幅拉低了產品的售價。
“影響水果售價的一個重要因素是產品品質,而水果的口味口感等品質也受到多種因素影響。”北京市農林科學院林業果樹研究所副研究員任飛對《中國消費者報》記者解釋道,其中最重要的影響因素就是品種本身的特性,一些優良品種是傳統品種經過改良后得到的新品種,其表現符合人們新的消費習慣和消費需求。“有了好的品種,還需要好的栽培方法才能得到我們想要的水果品質,我們稱為良種良法。”他說。
此外,果實的品質還與采摘時的成熟度有很大關系。“果實的成熟度達到要求,才能充分表現出其本身的品種特性。”任飛指出,有些果實口感差,就是因為過早采摘。“一些店鋪會特別突出產地直采發貨,就是因為減少了中間環節,果實就可能會有更高的成熟度。如果經銷環節多,流通時間長,果實采摘時的成熟度就會偏低。”任飛說。
任飛進一步解釋道,比如陽光玫瑰,雖然都是日本引進品種,但是種植在不同的區域,其口味就會有所差異,所謂“橘生淮南則為橘,生于淮北則為枳”。同時,如果沒有嚴格按照相關種植方法栽培,果實的香氣口味等品質又會大打折扣。有些果農為了趕早上市、獲得相對高額的利潤,也會提早采摘,而“陽光玫瑰”即使“摘青”導致甜度、香氣不夠,它的外形依然相當漂亮、顆大飽滿,普通消費者難以辨別。
消費存在誤區
近兩年,最讓水果愛好者麥子困惑的,就是網紅葡萄品種“陽光玫瑰”的名稱。“有的叫‘晴王’,有的叫‘陽光玫瑰’,還有的叫‘香印青提’。有水果店老板告訴我,其實都是一回事,那為什么有這么多名字呢?”麥子向《中國消費者報》記者詢問。
記者在電商平臺查看發現,多數商品銷售頁面都會同時標注“晴王”和“陽光玫瑰”兩個名稱。有的店鋪甚至在標注了陽光玫瑰葡萄的同時,強調自家產品非日本進口,又注明“韓國”字樣,同時圖片上又大字注明“云南晴王”;有的店鋪還會再標注“香印青提”。
“網紅水果的稱呼不夠標準,也給消費者造成了很多認知上的誤區。”任飛舉例解釋說,就像車厘子,是英文“cherry”(櫻桃)的音譯,其實就是國外的櫻桃,它和國產櫻桃的區別只是產地和品種不同。此外還有獼猴桃,新西蘭進口產品被稱為“黃金奇異果”,售價高出國產品種一大截。“這種名稱讓消費者以為黃色果肉的就是‘奇異果’,綠色果肉的就是獼猴桃,是對消費者的誤導。”任飛說,獼猴桃本身就有黃色果肉和綠色果肉兩種,但不論什么顏色的果肉,都是獼猴桃。
至于讓人們困惑的“陽光玫瑰”,其實就是日本岡山產的香印葡萄(“香印”由ShineMuscat音譯而來),被引種后又被稱為“陽光玫瑰”。而“晴王”則是此類葡萄頂級品質的商標,必須達到單顆果實重15克以上,甜度18度以上,每穗葡萄甜度相差不能超過1度,才能貼上“晴王”的標識。
任飛提醒消費者,想要購買到正宗的水果,首先,要相信一分錢一分貨,真正的好水果特別是符合高端水果特性的產品,一定是在生產、儲存和運輸過程中都按照標準要求,進行了較多投入。其次,在正規商超或批發市場購買品牌化廠商提供的水果可能更有保障。網購則可以選擇地標產品的官方旗艦店,或是知名品牌供應商,比如褚橙。
多措并舉方能“排雷”
雖然在消費過程中存在諸多困惑,但記者向多家電商平臺詢問后卻發現,相關的消費糾紛數量并不多。“我買的水果一般不太貴,如果有壞果、爛果,店鋪也都會賠付,一般也不會發生什么糾紛。如果覺得不好吃,下次不買便是。”小姜表示。
吳女士則告訴記者,口味口感是很個人化的感覺,而所謂正宗也大多沒有什么標準,所以也不能就此去索賠或者要求退貨。“所以還是線下先嘗后買更靠譜。”吳女士說。
李鳴濤認為,對于進口水果,要避免消費者在消費過程中“踩雷”,首先需要電商平臺等銷售企業加強產品上架審核,經營進口水果一定要有合法的進口手續和檢驗檢疫證明,同時加強銷量監測預警,一旦銷售量超過申報的進口量,應采取相應措施,防止銷售商真假進口水果混搭銷售,對于出現違規行為的商家,要采取必要的懲戒措施;另外,鼓勵平臺企業建立和完善進口水果的溯源體系建設,利用技術手段建立起進口水果的透明供應鏈,讓消費者可以放心消費;鼓勵進口商聯合海外進口企業建立進口水果的分級標準,對應不同的品質類型,消費者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選擇。
“水果產前、產中、產后全過程的標準化和銷售過程的品牌化,是破解這一問題的關鍵因素。”任飛指出,特別是在生產端,隨著物聯網的發展,可以通過二維碼溯源確定消費者購買產品品種的真實性,以及整個生產過程是否按照品種本身特性的需求進行栽培。
記者了解到,一些地區已經開始就標準進行規范。2016年,浙江省寧波市象山縣就提出了“組建柑橘產業聯盟,打造區域公用品牌”的戰略,以“產業聯盟+公用品牌+主導產品”的模式,聯合150家會員制定了“紅美人”的市場標準,倒逼更多橘農朝著“規模化、組織化、數字化、智慧化、標準化”的種植方向升級;四川丹棱則通過包括優質種苗繁育中心、橙橘交易中心等在內的產業鏈閉環,逐步建立產前、產中、產后的一整套標準,在種植端推行“互聯網+”,給每個果子都打上可追溯的二維碼;大連市人民政府在今年4月發布了《遼寧省地方標準<“陽光玫瑰”葡萄栽培技術規程(征求意見稿)>》,對種植要點進行了詳細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