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多家媒體紛紛聚焦浙江滬杭甬高速公路——一條安裝了“智慧大腦”的公路。這條公路有何特別之處呢?它能掐會算,讓擁堵時間、行車事故分別下降10%;它慧眼如炬,總是能幫老司機精準規劃出通往“秋名山”最優美的彎道。
一個路、車、人協同,車端、云端、路側端交融的智慧之路正在從夢想走向現實。
一條會思考的公路是怎么煉成的?
據介紹,滬杭甬高速是浙江接軌上海的“黃金通道”,于1998年全線建成通車。建成20年后,這條素有“浙江第一路”之稱的高速路迎來一次重大科技革新。
經過一年的研究和實施,浙江省交通集團滬杭甬高速公路智慧化提升改造已現雛形。記者來到正式運行近半年的杭甬高速柯橋—紹興的智慧高速試驗路段,這里的智慧化應用場景及成果基本呈現。
工作人員現場展示了一段視頻。事發時,一輛小車因為避讓高速公路上拋灑異物,打方向過猛撞上了邊護欄。還沒等司機報警,事故發生后僅10秒鐘,監控系統就捕捉到了這個異常狀況,并且在電腦系統上彈窗,同步聲音報警,工作人員很快發現了警情,立即指揮各種救援人員前往現場處置。
這就是智慧高速的“道路事件主動發現”系統。工作人員介紹:“過去,發現道路事件主要靠電話報警、巡查報警等方式,現在轉變為依靠設備和后臺分析主動發現,提高了事件發現及時性,為保暢、保安全贏得了主動權。我們在試驗路段每隔250米布設毫米波雷達和視頻數據設備,滬杭甬其他路段,每隔1公里架設了一臺攝像機。這些設備能不分晝夜地感知車流、車速以及一切異常,并源源不斷地發送信息給后臺大腦。”
“通過大數據平臺及智慧算法應用,結合毫米波雷達、視頻數據結構化等設備采集的數據,根據實時路況、過往大數據以及施工安排、導流等,能幫助司乘精準計算行程所需時間,推薦最優路線。”
在實地體驗中發現,滬杭甬高速柯橋到寧波段沿線互通處帶行程時間的標識牌都標注了前往目的地所需的時間,比如經過柯橋互通,標識牌顯示到蕭山11分鐘、到杭州17分鐘。“上面的時間均根據實時路況推算的,跟導航推薦的時間是一樣的,非常精準。”工作人員介紹。
解密背后的“智慧大腦”
讓一條高速公路學會“思考”,其奧妙就在于背后有一個“智慧大腦”在精準調度,這個“智慧大腦”就是同盾科技與浙江滬杭甬高速公路公司共建的滬杭甬高速大數據智慧平臺。
同盾科技專注于智能分析和決策領域,以人工智能、云計算、大數據三大核心技術體系為基礎,基于對數據的探索洞察和深刻理解,將深度學習、聯邦學習等領先技術與業務場景深度融合,為金融、保險、互聯網、政務、零售、物流等行業提供智能分析與決策服務,賦能并激發客戶,幫助客戶做出更佳決策。
面對高速上人、車、路每時每刻產生的海量數據,很長一段時間內,缺乏有效的工具去挖掘實時海量數據的價值,這也導致決策無法做到全局和實時。
滬杭甬高速大數據智慧平臺的主要任務為實現基礎設施數字化、車路感知協同化、數據處理智能化、出行服務精準化、客貨運輸綠色化、關鍵技術產業化等改造,對原有存量系統進行升級完善,構建數據運行平臺,突出道路的信息、智能、智慧引領,進一步提升客戶的獲得感、舒適感和安全感。
據工作人員介紹,半年多的時間以來,有大數據平臺加持之后道路平均車速提升8%、通行能力提升20%、道路擁堵時間降低10%、擁堵指數發布、出行時間預測準確率達到90%、道路行車事故下降10%、救援時間縮短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