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報道稱,藍月亮正在考慮赴港IPO,擬募資10億美元。
但藍月亮相關人士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關于IPO的事情,我們暫不便回應”。
這已經不是藍月亮第一次傳出欲赴港上市。去年年底就有消息稱,藍月亮計劃2020年赴港IPO,當時募資金額僅為4億美元。
近年來,曾經的“洗衣液一哥”藍月亮的高光時刻已過,市場份額不斷縮小,并被其他品牌反超,面對競爭日益激烈的洗衣液市場,藍月亮不論是渠道,還是產品,優勢并不明顯,競爭力已大不如從前。
因此,有業內人士認為,藍月亮或是想通過上市來改變目前的發展瓶頸。
“藍月亮開啟IPO,對于其核心競爭力的打造,風險管控以及整個營銷的重啟有著重要的意義,也可以去對接國際化。”中國品牌研究院高級研究員朱丹蓬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
渠道改革失敗“ 月亮已不是那個月亮”
從進入洗衣液市場到成為行業老大,藍月亮最初的發展之路頗為順暢,但一路狂奔的藍月亮,在2015年因為渠道改革而按下了暫停鍵。
由于不滿零售商的打壓,2015年6月,藍月亮與歐尚、家樂福、大潤發等賣場發起了一場聲勢浩大的退場運動,被商超渠道在全國集體下架之后,藍月亮走上了發展線上和自建渠道的“O2O+直銷”發展模式。
線上,藍月亮迅速與京東簽訂獨家協議;線下,藍月亮自建“月亮小屋”社區專營店。
這一渠道策略的轉變被認為是導致藍月亮失勢的重要原因。
自建渠道并非易事。2017年,“月亮小屋”大批關停,藍月亮自建直銷渠道無疾而終。渠道改革失敗的藍月亮不得不重新回到大賣場,重啟了洗滌行業在商超渠道慣用的地推模式。
但是從2015年到2017年,洗滌行業早已不是兩年前的格局,威露士、汰漬、超能等多個品牌相繼崛起。2017年,立白洗衣液的市場占有率更是達到26%,“月亮已不是那個月亮”。
與此同時,兩大日化國際巨頭寶潔和聯合利華也不斷在洗衣液市場推出新產品。隨著洗衣液市場競爭白熱化,產品之間同質化愈發嚴重,價格戰在所難免,企業的盈利空間也越來越小。
前瞻產業研究院統計數據顯示,2012年,我國洗衣液占液體洗滌劑比重僅28.42%;到2018年,比重上升至44.53%,市場規模增長到530億元左右。
盡管洗衣液市場規模不斷擴大,但藍月亮并沒有把握住行業增長的趨勢,渠道改革失敗讓藍月亮的市場占有率一路下滑,也錯失了行業發展的黃金期。
朱丹蓬表示,“藍月亮逃離大賣場,讓它在整個市場份額的滲透率已經被立白超越。所以它必須要重返大賣場系統,去提升產品的曝光率,加強與消費者的互動以及粘性。從這一點可以看到,它當時戰略是錯的,也是一時的沖動?,F在它想要恢復老大的位置,可能性不大。還是要穩住第二的市場角色,去全渠道運營。”
轉戰新領域 謀劃上市尋突破?
對于近幾年藍月亮市場份額下滑的原因,上述藍月亮相關人士稱:“因近期我司正全力保障消殺物資的生產,暫時不便接受采訪。”
實際上,一直以來,藍月亮因為產品單一而被市場詬病競爭力不足,對于藍月亮目前正在發力的消殺領域,其能否打開新局面,業內也持懷疑態度。
從數據上來看,2019年中國家用消殺產品市場中,市場份額第一是威露士所屬的威萊集團,占45.1%。滴露所屬的利潔時排名第二,市場份額為16.6%。
而疫情以來,有不少巨頭企業都開始進入這一領域,競爭頗為激烈。
天眼查數據顯示,2020年1月1日以來,我國共新增3千余家生產和銷售消殺產品的企業。就地域分布來看,今年新成立的這些企業主要集中在山東省、遼寧省和浙江省。其中,山東省一個省份的新增數量就占全國新增總量的22%,達800余家。另外,今年2月以來,我國共成立2500余家消毒產品企業,比去年同期增加42%。
朱丹蓬認為,從消殺這個角度來說,消費者會比較相信專業的產品。藍月亮想去搶市場份額,相當不容易。除非用價格杠桿靠低價來撬動,否則它是沒有太多機會的。值得一提的是,根據天眼查數據,藍月亮曾在2011年底獲得高瓴資本和弘章資本的戰略投資,但交易金額未披露。
對于藍月亮來說,不論是重新發力大賣場還是轉戰新領域,在競爭加劇的背景下,營銷費用也不斷增加,對資金的渴求不言而喻。有市場人士認為,如今5年多過去了,對于資本方來說,或許也到了變現的時刻。而如今藍月亮陷入發展瓶頸,通過上市能否帶來轉機,做到“月亮還是那個月亮”,則是個未知數。
朱丹蓬認為,整體來看,今年快消品的環境并不是很理想,目前選擇上市并不是一個非常好的節點。(李春蓮)
標簽: 藍月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