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乳業龍頭企業伊利集團發布了一條消息,董事長潘剛稱“省什么錢都不能省員工的錢,今年要繼續給員工漲薪,讓每一個在風雨中拼搏的伊利人都感受到溫暖、踏實,都對未來充滿信心”。
在疫情沖擊、降薪甚至裁員消息不時傳出的情況下,伊利集團繼續給員工加薪的消息無疑是寒冬中的一股暖流。為勞動者減輕災害的沖擊,讓員工對未來充滿希望并激發出工作效率,伊利這樣的企業當然是越多越好。
但是,我們也要認識到,伊利漲薪可能不是一種普遍現象,把中小微企業面臨的困難考慮得更充分一點,才可以讓紓困幫扶的工作處于主動。
伊利能繼續給員工漲薪,是因為它有底氣。這家企業近年經營狀況不錯,營收和利潤持續增長,同時,伊利員工整體薪酬水平略低于競爭對手,繼續漲薪有一定的必要性。此外,公司是一家品牌消費品企業,并非勞動密集型企業,員工薪酬僅占營收的一成左右,甚至不如廣告支出,所以對漲薪也有一定的承受力。
但是,在全社會企業總量中,像伊利這類具有較強抗風險能力的優勢企業畢竟還是很小一部分,大多數中小微企業仍然比較脆弱,容易受到外部環境變化的沖擊。
這次疫情由于持續時間較長,企業受到的擾動比較大,那些本就經營困難的中小企業隨時面臨關門歇業的壓力。切不可因為小部分企業經營狀況較好甚至還能繼續給員工加薪,從而低估了整個就業形勢的壓力。
對那些處于困難中的中小微企業,幫扶的力度仍然要加大,減稅降費要落到實處,同時也要鼓勵勞資協商,共克時艱。對于一些企業迫不得已的減薪措施,不應進行道德綁架,處理這類糾紛時必須從實際出發,避免對事物缺乏全面認知的錯誤。減點薪能讓大家有工做,總比硬撐不下去最終搞得大家無工做要強。
總之,面對中小微企業的困難,要遵循兩條原則:一是尊重市場,保持勞動力市場一定限度的彈性,鼓勵協商解決問題;二是加大特殊時期的幫扶力度,通過外部救濟來幫助企業渡過短期難關。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