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日,溫網男單首輪焦點戰,費德勒僅丟8局速掃對手,收獲開門紅,然而比這場勝利更吸引人注意的是,費德勒那一襲白色球衣上鮮紅的優衣庫logo。
賽前,費德勒一反常態地身著西裝出席新聞發布會,就可以讓敏感的媒體和粉絲初嗅端倪,果然,下午的比賽費德勒身著優衣庫戰袍登場,證實了所有人此前的猜想,也為費德勒與NIKE的“分手”傳聞拋下了實錘。
別了,NIKE;你好,優衣庫
費德勒從1994年就開始和NIKE合作,他們的上一份合約也是10年,總價 1.2 億美元,每年 1200 萬美元。但在這10年間,費德勒成績穩定,身價飛漲,商業價值已不可同日而語,在6月6日《福布斯》公布的 2018 年運動員財富榜上,費德勒是榜單上收入最高的網球運動員,他以 7720 萬美元(約合人民幣 4.9 億元)的年收入位居全球第 7。
贊助金額依舊是費德勒pick代言的關鍵因素。10年3億美元,每年3000萬的金額創造了新的網壇贊助記錄,對于已經37歲“高齡”的費德勒,這是可能是他職業生涯最后一筆“大單”了,正是這樣的天價讓NIKE望而卻步,早早地退出爭奪牌桌,而優衣庫這次贊助也無疑是一場豪賭。
相比之下,競技能力可能并不是優衣庫方面最在乎的,缺少頂級大牌代言人才是最大問題。德約科維奇曾簽給優衣庫 5 年時間,每年 800 萬美元,小德那輝煌戰績的五年也讓優衣庫賺得盆滿缽滿,然而緣分有限,去年小德合約到期轉投了
法國
品牌Lacoste,雖然優衣庫旗下一直有本土一哥錦織圭坐鎮,但相對于頂級球員,他的影響力畢竟有限,尋找下一個能“挑起重擔”的人迫在眉睫,費德勒似乎是最佳人選。
德約科維奇解約,費德勒補缺,優衣庫旗下還有日本男子網球選手錦織圭、高爾夫名將亞當·斯科特以及日本輪椅網球傳奇國枝慎吾,放眼整個體壇,優衣庫其實都在下一盤很大的棋。
作為日本品牌,優衣庫早在1998年的長野冬奧會就開始了體育贊助,之后的2002年鹽湖城冬奧會和2004年雅典奧運會,優衣庫都為日本代表團提供了開幕式服裝以及運動項目隊服,不難看出,重金簽下費德勒,也是2020東京奧運會的重要布局之一。
優衣庫10年3億美元鎖定費德勒,豪賭背后是日本品牌的全球野心
此次簽約唯一不滿的可能是費德勒的粉絲,
一部分
奶粉們認為費天王的代言從世界頂尖運動品牌淪為一個
大眾
快消品牌,有失身價。
另一個讓粉絲感到擔憂的問題是,雙方合作推出的費德勒同名品牌“RF”版權仍歸耐克所有,瑞士人想要拿回自己的“名字”,可能要費一番周折并支付不菲的版權費。粉絲則認為“分手應該體面”,NIKE此舉無疑是在繼續消費費德勒的商業價值,陰謀論者更甚認為它會趁機敲詐。
不過,賽后費德勒給球迷們吃了一個定心丸,他表示自己對拿回“RF”有極大信心:“畢竟它是我的名字縮寫,好消息是NIKE不會永遠擁有RF,一段時間后它會回來的。我和優衣庫正在想辦法,以便于我們可以公開售賣帶有RF logo的衣服。所有一切都在有條不紊的進行。我們希望明年球迷可以買我的網球系列。”奶粉們依舊可以準備好錢包,為偶像充值。
費德勒本屆溫網依舊穿NIKE球鞋出戰
另一個難題是,優衣庫是服裝品牌,并不生產專業網球鞋。
費德勒需要重新尋找球鞋合作品牌,從目前的狀況來看,感覺不可能是NIKE了。
優衣庫的“野心”
贊助頂級球員對于品牌來說無疑是一把雙刃劍,需要承擔一定風險。畢竟球員要面臨狀態下滑、傷病等各種突發情況,小德在簽約Lacoste之后就狀態低迷,成績急轉直下,這是雙方都始料未及的,在曝光量和品牌建設上,Lacoste也無可奈何。
所以,與高價簽下當紅球星相比,在球員成名前的押寶更令人佩服,就像安德瑪挖掘庫里、阿迪簽約熱蘇斯等。
NIKE一直深諳其道,費德勒、納達爾、莎娃、小威等網壇巨星,都是在年輕或者初出茅廬的時候就被耐克收入麾下, 所以NIKE艱難放棄費德勒的選擇也是可以理解的。
對于球員來說,品牌的選擇也極為重要,除了成熟的產品線,品牌價值和球員之間要有一定的匹配度,品牌不愿意投“無名之輩”,同理,球員也不愿意粉絲說自己“low”。試想一下,如果有一天,費德勒代言了LV,可能也不足為奇。
今年4月,優衣庫與日本著名漫畫雜志《周刊少年Jump》合作,推出聯名款T恤,一經上架便被搶購一空,朋友圈一時間刷屏無數,這波情懷營銷可謂相當成功。而在體育營銷上面,此舉簽約費德勒也是“藝高人膽大”,不難看出優衣庫在體壇的野心。
近幾年,快時尚品牌與體育品牌互相之邊界越來越模糊。運動休閑風正逐漸從一種時尚趨勢轉變為一種生活方式,優衣庫推出了眾多運動休閑產品,都銷量不俗。
費德勒恰恰是一個橫跨體育和時尚的不二人選,時尚雜志封面的常客、多次躋身GQ型男評選,甚至還與抖森一較高下,可以說優衣庫賭的不是現在,而是未來,它希望未來費德勒球衣并不僅僅出現在網球場,而是滲入到生活中的各個場景,就像優衣庫的CEO柳井正說的:“你可能成為不了費德勒,但你可以穿得像費德勒”。
本文首發于微信公眾號:體育產業生態圈。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