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岸服務外包市場將繼續高速擴張。6月19日,商務部發布消息稱,2023年1-5月,我國企業承接離岸服務外包合同額4636億元,執行額3082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2.3%和16.8%。自2006年以來,我國服務外包“從無到有”,規模不斷擴大。有分析指出,目前,我國離岸服務外包相比其他國家在成本、技術等方面仍然存在優勢,未來,數字化將是該產業的發展方向,我國有必要抓住數字化的發展趨勢,同時,這一趨勢也將助推服務外包產業實現高速擴張。
國際分工產物
離岸服務外包是什么?根據中國服務貿易指南網的解答,根據外包業務中服務產品交付時是否離開本國,服務外包可分為在岸服務外包和離岸服務外包。如果企業在國內完成外包業務,那么就屬于在岸服務外包。如果這種外包活動是通過國際轉移完成的,那么就稱為離岸服務外包。
離岸服務外包和在岸服務外包都通過投入相似的中間品進行生產,但在目的上具有較大的差異,企業如果進行在岸服務外包,主要是為了實現規模經濟和提升自身技術水平,而進行離岸服務外包則主要是為了降低生產成本。“離岸服務外包存在的原因主要是發達國家為了節約成本,將部分業務、工作或服務轉移到低成本、低人工、優勢市場或發展中國家。這樣可以降低企業成本,提升生產效率和利潤。”財經評論員張雪峰向北京商報記者表示。
“所以本質上離岸服務外包是國際分工從制造業延展到服務業的一種表現形式。”商務部研究院國際服務貿易研究所所長李俊告訴北京商報記者,離岸服務外包之所以出現,就是各個國家基于比較優勢的原則進行的服務產業的分工與合作,比如說歐美日這些發達國家的優勢在于搞系統集成這種高端的設計、研發服務上,而發展中國家勞動力成本比較低,而且工程師、軟件工程師的數量比較多,擁有在這些方面的人力資本的優勢、成本低的優勢,所以可以承接歐美日的一些服務外包業務。
“這種外包的模式既有利于發達國家的企業降低成本,提高最終產品的競爭力,同時也有利于發展中國家解決就業,使其嵌入全球服務產業的分工鏈條中去。”李俊表示。
16年增長137倍
自2006年服務外包“千百十工程”啟動以來,我國服務外包產業發展迅速,在業務規模、經營主體規模、業務結構等方面成績斐然。其中,在業務規模上,我國服務外包業務執行額由2006年的13.8億美元激增至2022年的2522.1億美元,數額增長183倍。我國離岸服務外包執行額也從2006年的10億美元左右躍升至2022年的1368.5億美元,增長137倍,規模穩居全球第二。
進入2023年,離岸服務外包的發展依然迅速。2023年1-5月,我國企業承接服務外包合同額8159億元人民幣(幣種下同),執行額5504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2.3%和18%。其中,承接離岸服務外包合同額4636億元,執行額3082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2.3%和16.8%。
從業務結構看,1-5月,我國企業承接離岸信息技術外包(ITO)、業務流程外包(BPO)和知識流程外包(KPO)執行額分別為1298億元、563億元和1221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2.2%、18.1%和21.4%。其中,信息技術解決方案服務、互聯網營銷推廣服務、管理咨詢服務等離岸服務外包業務增速較快,同比分別增長122.4%、55.8%和53.9%。
從國際市場看,1-5月,我國企業承接中國香港、美國、歐盟離岸服務外包執行額分別為666億元、641億元和407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0.8%、23.5%和15.6%,合計占我國離岸服務外包執行額的55.6%。我國承接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成員國離岸服務外包執行額763億元,同比增長21.1%,合計占我國離岸服務外包執行額的24.8%。其中,承接印度尼西亞和越南離岸服務外包執行額增長較快,同比分別增長52.6%和49%。
此外,在李俊所提到的就業方面,截至2023年5月底,我國服務外包產業累計吸納從業人員1523.5萬人,其中大學及以上學歷986萬人,占64.7%。1-5月,服務外包新增從業人員26萬人,其中大學及以上學歷20萬人,占76.1%。
市場規模仍將擴張
全球第二的規模給了產業發展的底氣,但發展已有17年,如今的離岸服務外包還算是一門好生意嗎?
李俊認為,目前看來,我國在成本、技術人力方面都有優勢。“從全球來看,我國的高端軟件工程師,尤其是跟一些發展中國家相比是有優勢的,而且我們的在岸服務外包業務居于世界前列,國內產業生態的優勢是其他許多國家比不了的。”李俊表示,“所以我們未來要促進在岸外包和離岸外包的協調聯動發展,使其相互促進、相互支撐。”
張雪峰也指出,我國在離岸服務外包方面的優勢主要體現在經濟成本和勞動力資源等。中國的生產成本相對較低,勞動力成本也較有優勢,擁有大量受過良好教育且工作努力的技術人才,同時政府也為業界提供了很好的稅收和政策支持。
“然而,我國與其他一些國家相比,人員素質和數據安全等方面的優勢尚需取得長足進展。”張雪峰表示。同時,李俊指出,我們未來也要做“發包方”,在這方面,需要向美國、日本這些國家看齊。“要像發達國家那樣做系統集成、做品牌、做終端的銷售,在這些方面,我們跟發達國家相比還是有些差距的,這也是未來我們努力的方向。”李俊表示,“我們還要加強人才建設,因為外包行業對于人才是極為依賴的,尤其是對于既懂技術、商務、語言,又懂國際化經營的復合型高端人才,我們是比較缺乏的,這是我們需要彌補的短板。”
在產業發展方面,李俊指出,未來,我國的行業結構會有所調整。“當前是數字化的時代,數字產業蓬勃發展,在這里面會產生大量的服務外包業務,包括人工智能、大數據、云計算等等,所以我們要抓住這一趨勢,順應數字時代發展的方向,積極發展數字領域的業務。”
目前,我國數字服務貿易發展迅速,規模和增速均居世界前列,這也為服務外包行業轉向數字化提供了另一個發展背景。來自《中國服務貿易發展報告2021》的數據顯示,2021年中國數字服務進出口總值達3596.9億美元,同比增長22.3%,占服務進出口比重達43.2%;數字服務貿易國際競爭力進一步增強,2021年數字服務凈出口規模達300億美元,同比增長103.2%。
總體上,張雪峰認為,未來,我國離岸服務外包市場將繼續穩步增長,同時,由于數字經濟的推動,服務外包行業也將逐步轉向智能化、數字化方向。值得注意的是,數字化的方向也將助力服務外包實現高速發展。世界貿易組織副總干事張向晨曾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中國作為領先的貨物和服務貿易大國,外包服務市場在過去幾年實現了兩位數的增長。他預測,“隨著數字經濟的發展,預計中國外包市場在2030年以前還將以11.3%的復合年均增長率繼續擴大”。(記者 方彬楠 冉黎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