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中國金融業的一大創新,網絡借貸為不少中小微企業提供了融資渠道,成為普惠金融的有益實踐。然而,一些不法分子渾水摸魚,打著“金融創新”“區塊鏈”等旗號進行非法集資,嚴重侵害了投資者合法權益。
不同于在借貸者和投資者之間搭線的第三方P2P網貸,非法集資平臺往往以高息為誘餌吸引投資,直接控制資金牟利,甚至最終跑路“爆雷”。騰訊安全發布的《2018上半年互聯網金融安全報告》顯示,騰訊靈鯤大數據金融安全平臺累計發現中國P2P網貸機構1萬余家,其中約44%存在中高風險。
處置非法集資部際聯席會議辦公室主任楊玉柱直言,當前中國非法集資新發案件呈現“遍地開花”的特點,投融資類中介機構、互聯網金融平臺、房地產、農業等重點行業案件持續高發。大量民間投融資機構、互聯網平臺等非持牌機構違法違規從事集資融資活動,發案數占總量的30%以上。
治亂象須用重拳。針對互聯網金融領域的風險點,特別是一些非法金融活動,中國政府一直以來都施以高壓監管。
早在2017年末,P2P網貸風險專項整治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便發布通知,要求今年6月底前各地完成轄內全部P2P機構的備案登記工作。此舉被市場看作中國P2P網貸監管從非常態化向常態化過渡的標志,亦是強監管常態化信號。
進入2018年,針對借創新之名行非法集資之實的行為,有關部門進一步升級監管力度。
先是中國銀保監會等部門聯合發文明確,將嚴厲打擊利用非法吸收公眾存款、變相吸收公眾存款等非法集資資金發放民間貸款;隨后公安部也宣布,將對網貸平臺涉嫌非法集資案件進行集中網上登記。
與此同時,多起非法集資案件獲得突破。涉案集資款約144億余元(人民幣,下同)的申彤“大大寶”集資詐騙案一審宣判,12名被告分別獲刑;非法集資超千億元的“錢寶系”企業實際控制人張小雷因涉嫌集資詐騙罪被提起公訴;非法集資736億元的“善林金融”主犯被移交檢察院審查起訴等。
對于下一步工作,銀保監會新聞發言人肖遠企表示,該機構將認真履行作為處置非法集資部際聯席會議牽頭部門的職責,在各成員單位支持下,全力配合地方政府,持續推進防范和處置非法集資各項工作,“一有苗頭,露頭就打”。
在嚴厲打擊非法集資詐騙行為,保護投資者“錢袋子”的同時,進一步完善相關法律法規,亦是維護行業健康穩定的關鍵。去年8月,中國官方已開始就《處置非法集資條例》公開征求意見。對此肖遠企透露,銀保監會一直在積極推動該條例出臺,“因為從法律上進行規范非常重要”。
此外,面對金融亂象,加強投資者教育、增強民眾現代金融意識和風險意識,也是監管部門職責所在。
銀保監會、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等部門此前聯合發布風險提示,提醒民眾防范以“虛擬貨幣”“區塊鏈”名義的非法集資。提示指出,此類活動以“金融創新”為噱頭,實質是“借新還舊”的龐氏騙局,資金運轉難以長期維系。
肖遠企也提醒說,投資者應理性投資,全面評估產品風險以及自身投資和風險承受能力,不要盲目投資。同時,官方也將要求相關金融機構和管理機構,盡職盡責地維護好金融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標簽: 中國重拳打擊非法集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