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報9月11日報道,一直以來,播放量通常被認為是判斷一部作品是否受歡迎的重要參考。制作公司花錢刷量,視頻網站之間數據攀比的情況屢禁不止。播放量造假早已成為行業公開的秘密。影視圈甚至還出現了一些自嘲的段子,“中國8億網民已然不夠用了”“全球人口湊不足一部劇的點擊量”……由此可見,影視劇網絡點擊量注水現象非常嚴重。據統計,2017年全年有12部影視劇的點擊量破百億,其中最高的一部影視作品年內播放量甚至達457.9億次。某些影視作品的“大”數據甚至遠超全球人口總數,點擊量造假這一問題顯而易見。
今年6月,中央宣傳部、文化和旅游部、國家稅務總局、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國家電影局等聯合印發了《通知》,《通知》要求,堅持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堅決反對唯票房、唯收視率、唯點擊量。
為告別“唯流量論”,愛奇藝日前宣布關閉前臺“播放量”顯示,以綜合用戶討論度、互動量、多維度播放指標的內容熱度代替。近日,記者通過網購平臺發現,不少商家仍在提供相關刷量服務,幾乎所有的視頻平臺都明碼標價,幾塊到幾十塊就可以刷1萬的點擊量。當記者問及“愛奇藝播放量還能購買嗎?”這類問題時,得到的回復都是“做愛奇藝的量太麻煩了,不接單。”
對此,記者采訪了愛奇藝首席內容官王曉暉,在他看來:“過度關注播放量給行業帶來了諸多不良影響,大量的優質作品因為缺乏客觀、公正的評估體系而被埋沒。不少從業者更將播放量簡單攀比,扭曲了創作初心,甚至滋生出刷量等違法或者違反職業道德的行為。唯播放量論的不良現象給產業鏈、平臺、制作方、用戶的都造成了傷害。為了改變這種不良風氣,愛奇藝決定率先關閉前臺播放量顯示,將重心回歸創作并為用戶提供優質的內容和服務體驗”。
在業內人士看來,“刷量”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如今影視劇發行模式的改變,使得視頻網站的話語權越來越大,這就倒逼片方刷高播放量來與之“抗衡”。然而,一旦某家視頻網站被貼上“數據造假”的標簽,這家網站的商譽和可信度就大大降低了。這不僅關乎網站的發展,也關乎影視行業的前景。如何改變當下播放量造假帶來的影響,王曉暉認為:“從全球范圍內來看,主流的視頻播放平臺和市場監測機構一直都在探索更多維度的評價體系來體現用戶對內容的喜愛程度。目前,我們選擇用內容熱度代替既往播放量,用更多元化的指標為用戶提供參考。”
長期從事網絡文藝研究的中國傳媒大學藝術學部青年學者朱傳欣認為:“面對愈發離譜的網絡‘大’數據,在線視頻行業在積極打假,自覺維護一個誠信、公平、有序的市場環境的同時,更需要保持清醒認識:即使數據準確、靠譜,點擊量也不等于藝術質量,而后者才是視頻網站可持續發展的‘生命線’。”
不唯點擊量,堅持思想精深、藝術精湛、制作精良相統一的原則,堅持以品質評價為核心的導向,必將成為網絡視聽節目質量科學評價體系中的核心標準。新時代文藝創作的繁榮發展需要一個風清氣正的網絡空間。未來,隨著視頻網站的發展成熟,建立客觀科學的數據體系,真正了解內容的影響力與效果,擠破播放量“泡沫”,才是行業可持續發展之道。
標簽: 影視行業播放量造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