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瘋狂的石頭》和《瘋狂的賽車》過去9年后,寧浩的“瘋狂系列”第三部《瘋狂的外星人》終于有了進展。業內對寧浩的認可程度相當高,在演員陣容更替、題材難度大的背景下,各方明星股東無一缺席。
日前,歡喜傳媒公告稱,全資子公司歡歡喜喜作為投資方,與霍爾果斯樂開花(保底方)簽訂了保底協議,《瘋狂的外星人》保底金額28億元,保底方承擔宣發費用2億元,投資方收取最低發行收入7億元。
以此來看,作為保底方的樂開花影業,目前需要支付9億元入局。
而在此局中,一方面,歡喜傳媒深度綁定的,是徐崢、寧浩、王家衛、陳可辛、顧長衛、張一白、張藝謀等多位導演。另一方面,樂開花背后,則站著王寶強的身影。原本以“傻根”形象示人的王寶強,歷經多方考量后,在此次的資本博弈中押下大手筆賭注。
那么,此番天價保底,真的能夠物超所值嗎?
28億元天價保底
2019年春節檔
根據日前歡喜傳媒披露的最新公告顯示,雙方約定的保底金額為28億元,歡喜傳媒有權收取影片保底最低發行收入7億元。若影片總票房收入超過28億元,除上述提及代價外,協議雙方可就超過部分,按照影片凈收入的比例分配,比重為投資方30%,保底方70%。
根據該協議,保底方可獨家在內地及港澳臺地區城市院線影院發行《瘋狂的外星人》,期限為協議生效之日起至該電影在授權地區公映首日后10年為止。
據了解,《瘋狂的外星人》的故事靈感來源于劉慈欣的短篇科幻小說《鄉村教師》。而公告顯示,影片暫定于2019年2月份的春節檔上映。
根據淘票票專業版App信息顯示,處于同檔期的影片包括成龍主演的《神探蒲松齡之蘭若仙蹤》及星皓影業出品的《八仙之各顯神通》。目前來看,《瘋狂的外星人》的想看人數遠遠超出了其他作品。
對此,有業內人士向記者表示,相比之下,寧浩作品的觀眾基礎和題材確實占據了不少優勢,但28億元的保底金額,還是有些“激進”了。畢竟,目前中國電影票房總榜上,只有前4部作品達到了這個標準。換句話說,《瘋狂的外星人》必須擠進中國票房總收入的前五名,并且票房超過28億元,保底方的利潤空間才有保障。
連虧三年
歡喜傳媒豪賭科幻
另一方面,作為一部帶有科幻色彩的影片,《瘋狂的外星人》在特效方面的投入必不可少。此前業內已有傳聞稱,影片中僅外星人形象就斥資千萬元進行建模,歡喜傳媒對該片的投資規模創下2017年單體國產電影項目之最。
目前來看,隨著保底協議的簽訂,無論《瘋狂的外星人》的最終票房表現如何,歡喜傳媒已提前鎖定7億元的收入。
資料顯示,歡喜傳媒前身為21控股,2015年,董平、徐崢、寧浩認購公司股份,21控股改名為歡喜傳媒。而數據顯示,2015年至2017年,公司年凈虧損額分別為9280萬港元、12.54億港元、9516萬港元。
雖然業績表現并不盡如人意,但截至目前,根據公司年報顯示,歡喜傳媒已深度綁定寧浩、徐崢、陳可辛、王家衛、張藝謀、張一白、顧長衛、賈樟柯等多位導演。其中,寧浩、徐崢為公司非執行董事。
宣發費用過億元
成春節檔爆款新門檻
事實上,對比“瘋狂系列”的前兩部,《瘋狂的外星人》不僅投資額大幅增加,在宣發方面也出手闊綽。公告顯示,作為保底發行協議的一部分,保底方需負責影片的宣傳、推廣、發行工作及費用。數據顯示,預算宣傳及發行費用為2億元,由保底方,即霍爾果斯樂開花承擔。
而無論電影的總票房收入是超出或低于28億元,投資方都不會承擔宣傳及發行費用,以及保底方就該電影的發行代理服務費。
根據企查查平臺信息顯示,霍爾果斯樂開花的法人代表及唯一股東為任曉妍。而其更廣為人知的身份,是王寶強的經紀人。同時,任曉妍目前擔任法人的公司還有北京寶億嶸影業有限公司、北京樂開花影業有限公司等。
據相關業內人士透露,樂開花影業可以看作是一家與王寶強關聯的公司,本身不具備核心內容自我生產能力。根據公開資料顯示,其投資出品的影片包括陳思成的《唐人街探案2》及黃渤的《一出好戲》。
在他看來,樂開花影業之所以選擇在《瘋狂的外星人》身上砸錢,也是看好其成為爆款的可能性,欲借其表現進入電影市場頭部。
但這2億元的宣發費用用在哪,怎么用,顯然還值得探討。據上述專業人士介紹,電影宣發手段包括海報、預告片、電影相關視頻特輯的投放,發布會、首映禮、路演等營銷活動,院線、公交車站、地鐵等公眾場景的硬廣投放等。
從費用來看,2018年春節檔的電影宣發門檻已達億元級別。其中,《捉妖記2》大手筆拿下春晚開播前黃金60秒的廣告位,宣發費用被傳超過2億元;《唐人街探案2》開通30列“唐人街探案2高鐵專列”,宣發費用達1.5億元。
但從結果來看,宣發費用與票房卻不見得存在必然的正比關系。例如,《羞羞的鐵拳》票房22.13億元,宣發成本3000萬元;《戰狼2》票房56.82億元,宣發成本6000萬元。
上述業內人士表示,在宣發費用增加的同時,健康的電影市場仍是基礎。在他看來,《瘋狂的外星人》宣布2億元宣發費用后,2019年春節檔的競爭影片或將相應的大幅提高宣發預算,又將是一番“燒錢”之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