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片一般的陳情信向美國商務部飛去。
“我們不需要你們的保護!”是這些措辭節制的陳情信中透露出的無聲吶喊。
6月29日,是美國商務部就進口汽車“232調查”接受公眾意見的截止日期。美國汽車制造商、各類汽車制造業協會均上書美國商務部,警告特朗普政府:以“國家安全”為名對進口汽車及其零部件征稅的后果將不堪設想。
代表美國本土以及外國汽車廠商的美國汽車制造商聯盟(AAM)給出了這樣一組數據:在對進口汽車加征25%關稅的情況下,“購買進口汽車的美國消費者平均會多付5800美元(約合人民幣38400元)”?;?017年全美汽車銷售數據,該關稅對美國消費者的經濟影響接近45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2980億元),且這些計算都還沒有將對汽車配件征稅帶來的影響包括在內。
接受第一財經記者采訪的政策觀察人士均表達了同樣的預期,即以特朗普政府上臺后的貿易政策以及七國(G7)集團峰會不歡而散后的一系列貿易沖突走向來看,特朗普政府提高汽車進口關稅是大概率事件。
一位美方資深政策觀察人士告訴第一財經記者,“從1%到15%,特朗普政府越玩越大”。如果說,鋼鋁關稅中涉及的產品僅占到美國進口產品的1%左右,那么汽車在美國整體進口份額中占到了15%以上,其涉及的貿易額也已經從400億美元左右上升到2000億美元,未來走向令人憂慮。
和歐盟對峙拿汽車撒氣
歐盟對美國約32億美元商品實施的反制關稅已于近日生效。
對此耿耿于懷的美國總統特朗普在6月23日表示,這事兒沒完,如歐盟對美國的關稅和貿易壁壘不撤銷,則對所有歐盟對美出口汽車施加20%的關稅。
需要注意的是,雖然特朗普一直表示將征收進口汽車稅,但這是首次他在推特公開了心中的稅率。
6月29日,特朗普在“空軍一號”上透露,將在未來3~4周內完成上述調查。在29日的遞交公共意見階段結束之后,美方將在7月19日~20日就此問題舉行公開聽證會。
此前,特朗普方面多次表達了對歐美之間汽車稅不平等的不滿:目前美國對自歐盟進口的乘用車征收2.5%關稅,而歐盟對自美國進口的汽車則征收10%關稅。白宮貿易顧問納瓦羅近日在美國媒體上發表署名文章,批評德國和日本的汽車制造業從美國高額獲利。
特朗普本人更多次提到,美國大街上到處都是德國汽車,然而由于關稅限制,卻沒有多少歐洲人買美國汽車。
德方的多位高級經濟官員對此的經典回應是:那就先造出更好的美國車來吧。歐盟委員會副主席卡泰寧(JyrkiKatainen)表示,如美國政府決定提高進口汽車關稅,歐盟方面別無選擇,只能反擊。
在發給第一財經記者的報告中,牛津經濟研究院美國經濟部門主管達克(Daco)預估了美歐爆發下一輪貿易沖突的前景。
達克指出,目前歐盟對美出口的汽車和零部件占歐盟對美出口額的12%[歐盟國內生產總值(GDP)的0.3%],其中德國出口占了歐盟總體出口的一半以上。
如美國對歐盟實施上述關稅,在2020年歐盟整體GDP將降低0.1%,德國則有可能降低0.2%,美國也將降低0.2%,且失業人數在10萬人左右。
要保護的人并不領情
特朗普推出汽車稅有三重初衷:保護美國汽車制造業、促進就業回流并造勢中期選舉選情。
然而以上三項初衷皆與汽車稅的效果背道而馳。
首先,在融入全球價值鏈多年之后,美國汽車制造業也在全球打造了自己的供應鏈。以此次向美國商務部上書反對該汽車稅的通用汽車為例,目前通用旗下的別克幾款車型分別在韓國等亞洲國家制造,雪佛蘭的幾款車型則在韓國和墨西哥等國家制造,即便是在美國本土制造的雪佛蘭、別克的一些車型,其近一半的零件也非美國國產。因此,包括通用在內的美國本土汽車商均強烈反對特朗普政府推出上述關稅。
此前,在特朗普宣布向歐洲征收20%關稅時,他曾強調,要想制造汽車,“就在這(美國)造!”其希望通過關稅吸引制造業工作回流的意圖展露無遺。
不過,清華大學中美關系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周世儉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采訪時指出:“通常外資到美國發展,是看上了美國在高科技領域的優勢。有誰想去美國進行勞動密集型產業的投資呢?”
不但吸引制造業工作回歸無望,發動貿易戰還將造成美國本土就業流失。近期美國摩托車制造商哈雷宣稱將把部分生產轉移至海外,以躲避歐盟對美方的關稅報復的事實就為這一現象做出了最好注解。
周世儉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在2020年大選之年即將到來之際,特朗普不想辦法刺激經濟,而采取關稅和限制外資兩大措施打壓經濟,不知他是如何看待連任這個問題的,目前美國的通脹已經抬頭,而美國選民對通脹的承壓能力并不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