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正值西藏旅游旺季,亞東縣龐達村這個邊境村落,一步一景,迎來不少打卡游客;大棚里,種植的是上海青、西紅柿、青椒等經濟作物;文創工作室里,一位位村民逆襲“手藝人”,用巧手和匠思制作著各式各樣的特色文創作品……龐達村正在走向產業致富。
龐達村是上海對口援建的邊境小康示范村,在上海援藏的大力支持下,99戶近452名群眾從海拔4630米的鄉村搬遷至海拔2000米左右的藏式小康村,在此開啟了新的生活。為了讓搬遷群眾“搬得出、穩得住、能致富”,來自普陀區選派的援藏干部、第十批援藏亞東聯絡小組堅持“文旅先導、三產融合、鄉村振興、智慧賦能”的發展思路,協助當地大力發展蔬菜種植、民宿旅游、手工文創等特色產業項目,助力興邊富民,強邊固邊。
旅游大巴駛進原始森林
【資料圖】
今年“五一”期間,亞東縣全面啟動龐達旅游觀光新項目,免費為游客提供景區旅游觀光專車服務,帶領游客游覽了景區內林海銀河瀑布、龐達村、巴夏寺遺址等景點。對此,亞東縣文旅局局長史飛騰表示,今年“五一”以來累計導入大批游客,讓更多群眾吃上了‘旅游飯’,為抵邊搬遷群眾提供了又一增收渠道?!?/p>
亞東縣位于西藏南部,東臨不丹,西挨印度,是中國著名的邊陲重鎮之一,境內也蘊藏著豐富的人文旅游資源和自然旅游資源,如多情湖、曲美雄谷抗英遺址、卓木拉日雪山、帕里草原、康布溫泉、東嘎寺等,有“西藏小江南”的稱號。其中,龐達村原始森林面積廣闊,有河、有溪、有瀑布,正是天然氧吧、康養勝地。但是受限于產業配套、資源宣發、服務能級等,讓一大批對這片“秘境圣地”興趣濃厚的旅行者和消費者無法涉足。
如何用好得天獨厚的資源為當地村民增收?援藏亞東聯絡小組深入調研,挖掘整合旅游資源,資助人力物力財力,同事配備軟件硬件設施,牽手當地的旅游合作社,推動文旅產業發展帶動群眾致富。為了暢通邊境旅游線,讓更多游客駐足游覽,亞東小組多方協助,得到了多個部門的支持,由上海援藏資金采購的4輛旅游景觀大巴組織游客免費前往龐達村進行旅游參觀,絡繹不絕的游客讓邊境小康村變得熱鬧起來。據介紹,游客線路運行至今已經帶動龐達村增收近23萬余元。餐館老板拉巴加布高興地表示:“自從旅游大巴駛近這片原始森林,我家藏餐館每天能有700到800元的收入,以前都沒想到過,將來一定會更好?!?/p>
旅游產業的興起,更重要的是增強了就地吸納就業的能力,村民們開起了民宿、餐館,接下來村民們在家門口就能實現就業,增收致富,看得見的崗位就有觀光車司機、保潔、消防、排險、救援、導游等等。
一個文創項目挖掘一條增收之路
如今,西藏青年藝術家索喃次仁每天都會準時出現在龐達村的工作室,幫助搬遷群眾培訓文創技能。
索喃次仁于1989年出生于西藏日喀則市,從西藏大學藝術系唐卡專業畢業后來到亞東縣工作,當上公務員。閑暇時,他堅持不懈地進行創作,通過藝術手法表達發展中的亞東,作品廣受藝術界和策展人的好評。
在援藏干部眼中,索喃次仁的藝術專長也可以賦能鄉村振興。援藏亞東聯絡小組詢問他能否教授文創技藝,通過手工編織、繪畫藝術創作幫助龐達村群眾增收,雙方一拍即合?!澳芾脤I所學,將廣大農牧民蘊藏的能量凝聚起來、發揮出來,切實推動民族特色文化向特色文旅商品轉化,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睋鬣稳式榻B,龐達村廣袤的原始森林和自然風光也容易激發創作靈感和激情。
今年3月25日,索喃次仁文創工作室正式在龐達村籌備啟動,首批培訓班吸引了56位村民報名,以女性為主,涵蓋20-60歲各年齡段。培訓期間,索喃次仁重點培訓民族刺繡、手工繪畫、手工編織等實用創新技術,作品兼具愛國主義、守邊戍邊、綠色環保、鄉村文明等元素。“我們所采用的原材料石頭、木頭均為巡邊路上就地取材,再運用傳統唐卡、壁畫等技藝進行繪畫創作,其中編織則以本地手工羊絨布為面,彩色羊毛線為語言進行創作,每個產品都是限量版,沒有一個復制品。”截至目前,手工文創產品的銷售收入不斷增加,越來越多企事業單位紛紛提出定制需求。
為了幫工作室拓寬銷售渠道,援藏亞東聯絡小組一方面協助引進醍醐等文化公司,對工作室及文創產品進行包裝定位,另一方面還通過上?!拔逦遒徫锕潯边M行推介展銷。目前合作社即將迎來第一次分紅。
索喃次仁說,他計劃從學員中遴選一些有創作潛力的人深度培養,在即將掛牌的龐達小康村手工坊、藝術家駐訪空間中,增強作品的專業性和藝術性,不斷在文創產業發展中帶動村民增收。
合作模式讓綠色種植更香
援藏亞東聯絡小組處處花心思、動腦筋,結合龐達村特點,積極推進綠色鄉村生態文明實踐項目,協助村里成立高原無公害蔬菜菌類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 還做實產業配套,投入資金建設了蔬菜大棚。去年生產的農作物賣出近50萬元,實實在在的分紅讓群眾享受到了綠色產業的福利。
據龐達村書記拉巴平措介紹,龐達高原無公害蔬菜農民專業合作社邀請蔬菜種植能手教授群眾技術,種植了蘿卜、西葫蘆、上海青、西紅柿、南瓜等20種蔬菜品種,不僅在下司馬鎮前街開設龐達蔬菜店,同時給中學、下亞東鄉小學等機構定點送菜,保證了銷售渠道。
“村口的蔬菜合作社,我家拿到3000多元分紅。加上其他增收渠道,生活真是越來越好了!”三年前,白珍家住進上海援建的二層藏式小樓,這里適宜的氣候條件還治愈了困擾她多年的氣管炎。如今隨著旅游產業的推進,白珍家還把二樓改造成了民宿客棧。
“鄉村振興必然需要農業產業的振興。通過種植蔬菜大棚,讓更多人接觸現代農業產業,形成現代觀念,實現長遠致富?!痹貋問|發改委副主任陳建偉說,搬遷前,村民們主要依靠牛羊的收入補貼家用,男同胞們則外出務工謀求生計,如今在家門口就能實現穩定就業增收,“回村上班”的人越來越多。
陳建偉還透露一個消息,近日,在上海市第十批援藏干部人才聯絡組、市駐藏辦及亞東聯絡小組的共同牽線搭橋下,一家“老西藏精神”協會的文創企業正式落戶龐達村,這也是首家在小康村注冊的企業。這家企業將協調統籌協會資源,與龐達村索喃次仁文創工作室、射箭館等文創設施聯動合作,助推龐達村文旅融合高質量發展。
作者:張曉鳴
編輯:蘇展
責任編輯:祝越
*文匯獨家稿件,轉載請注明出處。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