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問題在近些年被市場反復追問,在最近被稱為 " 史上最卷 " 的 618 期間,更是被增添了悲觀的色彩。IDC 中國研究經理郭天翔表示,本次 618 智能終端市場是低于預期的,同時也低于去年同期。除了蘋果的銷售狀況較好,安卓市場整體還處于比較低迷的狀態。
被視為 " 老大哥 " 的蘋果,其實為了銷量在 618 期間也放低姿態。一方面,蘋果開啟了一輪最高達 2000 多元的大降價,堪稱 " 史上最大幅度 ",另一方面蘋果進入直播間開啟了首次帶貨。綜合來看,蘋果急迫出貨的意圖非常明顯,無非是為了應對銷量下滑的行業大勢。
【資料圖】
研究機構 Canalys 數據顯示,中國智能手機市場在 2023 年第一季度同比下降 11%,出貨量降至 6760 萬部,為 2013 年以來的最低水平。IDC 預測,2023 年中國手機銷量將同比下滑 0.9%。
生意的本質是復購,而手機的復購率也在下降。IDC 預測,2023 年中國手機用戶換機周期將增加到 34 個月。要知道,2015 年前后換機周期僅為 16 個月,現在相比 8 年前足足翻了一倍。一邊是供給端的成本、庫存壓力,另一邊需求端的換機周期拉長,國產手機廠商集體進入了艱難時刻,同時也加速了內卷。
很多質疑聲潮水般涌來," 智能手機 " 究竟還是不是好生意?破局的方向在哪里?其實回顧智能手機行業的發展歷程,從國產手機廠商追隨蘋果到 PK 蘋果甚至比肩蘋果的成長路徑里,就能找到答案。
手機行業現狀:底座穩固,內卷嚴重
時代潮水,將那些幸運兒高高推上浪尖。
自 2007 年蘋果發過第一代 iPhone 后,十幾年下來智能手機行業成就了一批又一批的玩家。巔峰時期,曾有 6000 多個手機品牌涌現。然而,等到潮水褪去,其中的 90% 又很快消失地無影無蹤。
大浪淘沙后,行業的市場格局已經清晰和穩固。Canalys 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蘋果以 20% 的市場份額占據榜首,出貨量為 1330 萬部;OPPO ( 包括一加 ) 出貨量為 1260 萬部,以 19% 的市場份額排名第二;vivo 和榮耀的出貨量分別為 1130 萬部和 970 萬部,分列第三和第四位;小米以 850 萬部的出貨量,占據第五位。
競爭場內只剩幾個國產玩家,此次 618 幾家廠商也都發布了自己的戰報。OPPO 披露的數據顯示,OPPO/ 一加雙品牌手機銷售額同比增長 156%;榮耀官方戰報顯示,6 月 17 日 20 點 ~6 月 18 日 23 點 59 分,榮耀京東官方自營旗艦店手機品類銷量同比增長 66%;小米手機宣布,全渠道 " 累計支付金額 " 為 194 億元;vivo 則取得了京東折疊屏手機累計銷量第一和第二的成績。
然而,即便單個廠商在 618 促銷節點上公布業績增長,但整個大盤的增長速度在放緩。因此還是有市場聲音質疑,智能手機行業在衰落。
這種質疑只看到表面的市場變化,沒有洞悉到內在的行業邏輯。增長放緩,并不意味著行業衰落。事實上,手機行業經過高速發展期,已經進入穩定成熟期,增量放緩、出貨量下滑是必經之路,在其他消費電子的細分領域都能看到同樣的軌跡。而且,相對其他消費電子產品,智能手機憑借它日常必需品的特性,基本盤還是非常穩固的。
Counterpoint 機構同樣指出:" 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里,智能手機仍將是個人娛樂、消費和社交最重要的載體,其輕生產力屬性也在不斷強化,尚未出現能夠真正替代智能手機的新的科技終端。"
在最近的 2023 年全球開發者大會上,蘋果 CEO 庫克表示,就像 Mac 開啟個人計算時代,iPhone 帶來移動計算時代,Apple Vision Pro 將帶我們進入空間計算時代。很多人又質疑,智能手機時代快要結束了,XR 頭顯時代要到來了。
即便 XR、頭顯會是未來,但由于在內容生態、操縱體驗等方面的短板,依然無法在短時間內取代智能手機。而智能手機如今也不再只是簡單的通信設備,而是集社交、娛樂、工作等眾多功能為一身的 " 超級個人終端設備 "、萬物互聯時代的 " 超級入口 ",未來依舊還有巨大機會。
這是智能手機行業 " 底座 " 依然穩固的底層邏輯,不過在樂觀的同時也要看到,手機行業內卷非常嚴重,國產手機廠商的增長速度在持續下降。
當下的手機行業,已經不能用紅海來形容了,簡直可以說是 " 一片血海 "。內卷加劇之下,從外觀到攝像,從性能到續航,每個領域各家廠商都在使出渾身解數比個高低。隨著蘋果 618 期間的大降價,估計國產手機廠商的 " 價格戰 " 壓力也會越來越大。
這本質上是在增量資源有限的情況下,對存量資源加速爭奪的一種表現。如果企業過分聚焦資源爭奪,那么就很難快速改變自己的戰略焦點,從而無法適應新變化。
時代潮水一旦急速,這些廠商就會被沖倒在地。它們需要把握住,某種不被潮水沖倒的動力。
以史為鏡:" 邊緣創新 " 的破局動力
企業和行業發展的根本動力,是創新。
創新,往往是從邊緣開始的。那些先行者和冒險家們,總是在邊緣地帶探索并且找到增量。因為從邊緣開始,企業更容易跳脫傳統思維模式,尋找到創新路徑。因此,邊緣創新帶來的差異化競爭,也成為許多企業成功突圍的有力法寶,最后逐漸走到舞臺中央。
以史為鏡,一些國產手機廠商對標的蘋果,其實在最初就是 "邊緣創新" 的典型實踐者。
2005 年,iPod 銷量暴漲,占蘋果當年收入的 45%。但蘋果創始人喬布斯異常擔憂:" 能搶我們飯碗的設備是手機。"
在 2005 年,最受歡迎的手機,是許多人遠古記憶中的黑莓,當時占據著 25% 的超高市場份額。黑莓手機的忠實用戶,總是會給別人安利他們最喜歡的物理鍵盤。無疑,當時市場的主流偏好,就是占據幾乎半個手機面積的笨重鍵盤。
當時的蘋果,還是手機行業的邊緣角色,處在中心的是黑莓、諾基亞、摩托羅拉等手機巨頭。對于從未涉足過通訊行業的蘋果來說,要跟這些巨頭競爭,意味著必須開啟一場戰略性的創新,實現 " 從邊緣走向中心 " 的變革。
2007 年第一代 iPhone 上市后,人們發現手機鍵盤消失了,變成了觸摸屏,多點觸控界面讓手機可以流暢地縮放,而且手機從單一功能的電子產品變成了 " 移動計算機 ",體驗大大提升,這也開啟了智能手機的新時代。黑莓、諾基亞或者摩托羅拉,最終被處在 " 邊緣 " 位置的蘋果驅離了中心位置。
克里斯坦森曾在《創新者的窘境》中提出,企業如果和現有巨頭直接競爭,成功幾率只有 6%。而如果和巨頭錯開,跳到新的價值網,成功幾率則將提升至 37%。蘋果就是利用 " 邊緣創新 ",跟當時的手機巨頭展開了錯位競爭,取得了勝利果實。
從戰略角度看,OPPO、vivo、華為、榮耀、和小米等國產手機廠商在崛起的路上,也是在邊緣地帶不斷尋找到新的機會,顛覆著過去的 " 中心型企業 "。
比如,OPPO 和 vivo 在城市邊緣,也就是三四線城市構建渠道和品牌,從而區別于外資品牌,走出一條從 " 農村到城市 " 的差異化道路。OV 這兩家公司,也很少去提及輿論場中心的 " 互聯網思維 ",而是真正深入線下,洞察中國廣大的且需求未被發掘的下沉市場。
榮耀在浮躁的手機行業,也曾顯得 " 邊緣化 "。對于聚焦在鎂光燈下的風口,榮耀不太感冒,而是堅持 " 笨鳥精神 ",把別人覺得困難的地方當成飛行的方向,甘愿做 " 破壁者 "。另外,榮耀還貼近被許多人忽視的極客 " 圈層 ",并結合對年輕人的洞察,通過 " 銳科技 " 和年輕化潮品滿足他們對美和潮流的追求,進而走出一條難而正確的道路。
小米從 AIoT 的 " 邊緣機會 " 中,創造了新的生態模式。以手機為核心,小米的 IoT 硬件產品平板、電視、有屏音響、手表等,也適配和接入了 MIUI," 生態邊緣 " 在不斷向外蔓延,構筑了強有力的生態效應,這也是在順應 " 萬物互聯 " 的大趨勢。
華為在早期,就瞄準了 " 高端機 + 獨立芯片研發 " 的 " 邊緣機會 "。當時,高端機是國產手機廠商較少觸及的領域,而獨立芯片研發更是鮮少有廠商花大手筆投入,而華為則在這個 " 邊緣機會 " 里深入挖掘到了增量。
在一個又一個的 " 邊緣 " 機會和創新當中,這幾家國產手機廠商成長為參天大樹,也從過去的 " 邊緣角色 " 成為如今的 " 中心巨頭 "。
然而,近幾年隨著市場增量的放緩,行業已經進入內卷白熱化的階段,要想繼續突圍,必須找到下一個 " 邊緣 "。
錨定未來:高端是機會,需求是支點
從市場表現來看,沖擊高端市場已經成為手機廠商破除 " 內卷 "、尋找增量的必經之路。
雖然智能手機整體呈下滑態勢,但更多在中低端機型的上,高端市場其實并未受到太大影響。Canalys 發布 2023 年第一季度全球高端手機(500 美元及以上)出貨量排名,高端手機逆勢而上,同比增長 4.7%,超全球智能手機總出貨量的三分之一。
從高端機型的銷量上看,iPhone 14 Pro Max/14 Pro/14 拿下前三,15 款中上榜的國產機型有 2 款,分別是小米 13(位列第 13 位)和華為 Mate 50(位列第 14 位)。2022 年初,雷軍在集團戰略會上明確:高端之路是小米成長的必由之路,也是小米發展的生死之戰,小米會堅定不移地執行高端化戰略。要問該怎么沖擊高端之路,其實沒有一家國產能給出明確答案,大家都是摸著石頭過河。
即便在高端機型上是絕對王者的蘋果,近幾年在高端之路的創新上也是比較 " 迷 "。在全面屏、快充等新功能上,蘋果似乎總是慢了安卓陣營一步。庫克將蘋果做成了一家善于賺錢的公司,但創新的速度沒有跟上賺錢的速度。
事實上,二十多年前在喬布斯執掌蘋果的時期,十分明白如何通過創新擊中消費者的。
1997 年,在喬布斯回歸蘋果后的一場發布會上,一名程序員當眾諷刺喬布斯不懂技術,喬布斯則回應:" 通過極致的編程能力,確實能夠做出一點東西來,但是如何利用你的技術,做出來的產品能夠讓消費者買單,這才有真正的價值。"
后來初代 iPhone 發布引起熱潮,但其實并沒有引起技術革命,因為其使用的技術在此之前就已經存在了。蘋果是將這些已有的技術重新組合,創造出讓消費者眼前一亮的體驗,從而重新定義了外界對于手機的認識。
也就是說,優秀的產品并不一定是在技術的軍備競賽下形成的,而是要緊緊瞄準消費者需求。技術創新是手段,不是目的。為了創新而創新,這件事本身就錯了。
最近幾年,高端智能機的產品越來越同質化,陷入 " 堆料 " 的誤區,帶給消費者的新鮮感越來越弱,很難再激發出他們的換機欲望。
折疊屏的出現,給手機行業帶來新的可能性。它 " 顛覆性 " 的折疊形態,打上了明顯的 " 邊緣烙印 ",在挖掘更豐富使用場景、提升消費者體驗的同時,給國產手機廠商帶來增量。
今年一季度,OPPO 憑借主打輕薄的 OPPO Find N2 和 OPPO Find N2 Flip,首次拿下國內折疊屏市場的第一,也拉動了其整體的手機銷量。華為的市占率達到排在第二位;榮耀、小米、vivo 則分別位于第四、五、六位。
整體上看,根據艾媒咨詢報告,2022 年中國折疊屏手機逆勢增長,出貨量同比増長 154%,預計 2023 年會迎來市場爆發,出貨量將超過 550 萬臺。
無疑,折疊屏賽道能夠帶來增量,已經成為確定性的趨勢。當眾多玩家涌入賽道,要跑到隊伍前列,其實核心還是要做到 " 邊緣創新 "。能不能在 " 人無我有、人有我優、人有無新 " 的錯位競爭上做到足夠出色。OPPO Find N2 和 OPPO Find N2 Flip 之所以受到市場歡迎,是因為洞察到消費者對于輕薄化的需求,并且通過技術創新滿足了需求。
在內卷、同質化加重的當下,國產手機廠商能否將 " 邊緣創新 " 發揮到極致,很大程度上決定著在未來的格局重塑中是否被淘汰出局。
結語
回過頭來看,國產手機廠商的成功,某種程度上是在眾多 " 邊緣嘗試 " 中取得的成功。
不過,放眼當下和未來,在邊緣機會上過于聚焦其實也會有風險的。因為 " 邊緣 " 存在很多可能性,并非每一個都能挖掘到機會,讓企業走向舞臺中心。
關鍵在于,邊緣機會是否真正折射出消費者的真實需求,而手機廠商是否真正通過技術和產品實行錯位競爭,通過 " 邊緣創新 " 滿足了需求。滿足了這兩點," 邊緣創新 " 才會成為突圍的新武器和助推增長的新動力。
值得慶幸的是,國產手機廠商在這兩點上的表現漸入佳績。即便未來仍有許多不確定性,還是期待它們新的破局故事。
歡迎在留言區評論。我們會在每周留言點贊前三名(統計周期為 7 天)的評論中選出 1 位網友,送出德魯克管理書籍套裝一套。
▽ " 點贊 " 是喜歡,
" 在看分享 " 是真愛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