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蘭山峰巒重疊、崖谷險峻,向東俯瞰著寧夏平原。山腳與平原之間,原是一片狹長的亙古戈壁。寧夏葡萄酒產業的興起和快速發展,讓這片戈壁荒灘成為盛產優質釀酒葡萄的寶地。如今,每年有1.38億瓶葡萄酒從這里走向全世界,不但產生可觀的“紫色經濟”效益,更托起賀蘭山東麓的“綠色希望”和助農增收的“富民夢想”。
崛起“大產業”
【資料圖】
長久以來,賀蘭山東麓的戈壁灘被視為“農業禁區”,這里碎石遍布,土壤貧瘠,由于植被稀疏,“風攜沙走”曾是常態,在這里種農作物大多難有像樣的收成。然而,一批敢想敢試的干部和產業先行者給這里帶來了新的希望。
風從賀蘭山深處吹來,拂過山腳下一眼難望到頭的葡萄園。一座占地面積達5000平方米的酒窖里,自動化設備保持四季恒溫恒濕,2000個橡木桶鱗次櫛比,國際葡萄酒大賽獲獎證書一個挨著一個,擺滿了十幾米長的陳列架。
6月8日,在位于賀蘭山東麓的賀蘭神酒莊,工作人員在酒窖準備對橡木桶紅酒進行取樣化驗。新華社記者 王鵬 攝
這座酒窖是賀蘭神國際酒莊創始人陳德啟的得意之作。2007年,福建商人陳德啟到寧夏考察,敏銳地在賀蘭山東麓的戈壁灘上嗅到商機?!斑@里的風土太適合種釀酒葡萄了。那時我就斷定,這里一定能釀出讓世界矚目的葡萄酒?!标惖聠⒄f。隨后,他在戈壁灘上住工棚、吃泡面,指揮建設了10萬畝葡萄種植基地和一座酒莊,這番執著最終讓他的葡萄酒收獲市場認可。
陳德啟那時的判斷,如今已成業界共識。賀蘭山東麓地處北緯38度左右的釀酒葡萄種植“黃金地帶”,這里海拔適宜、日照充足、晝夜溫差大、氣候干燥溫和,土壤通透性好且富含礦物質,釀出的葡萄酒色澤鮮亮、酒體飽滿、香氣馥郁、甘潤平衡,成為業內人士眼中的高端葡萄酒“黃金產區”。
位于賀蘭山東麓的釀酒葡萄種植基地(6月8日攝,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王鵬 攝
思路一換天地寬。位于西北內陸的寧夏經濟欠發達,面臨著山多川少、干旱少雨、產業基礎薄弱的劣勢。然而,當地干部群眾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讓資源劣勢變成產業優勢,葡萄酒產業綜合產值達342.7億元,成為寧夏重點發展的“六特”產業之一,也使寧夏成為世界葡萄酒大家庭中一顆冉冉升起的新星。
目前,寧夏釀酒葡萄種植面積達58.3萬畝,已成為我國最大的釀酒葡萄集中連片產區,曾經的戈壁灘上,每年產出葡萄酒1.38億瓶。當地先后有60多家酒莊的葡萄酒在重量級國際大賽中獲得上千個獎項,產區葡萄酒遠銷40多個國家和地區。
6月7日,在位于賀蘭山東麓的西鴿酒莊,一名工人在釀酒葡萄種植基地勞作。新華社記者 馮開華 攝
厚植“大生態”
2021年,國家葡萄及葡萄酒產業開放發展綜合試驗區落戶寧夏,一系列新技術、新模式、新業態在這里落地和發展,也推動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新理念進一步踐行。
“時雨及芒種,四野皆插秧”,這些天,寧夏數十萬畝葡萄進入了開花期,一些早熟品種已結出果實。沿賀蘭山東麓驅車而行,路旁由葡萄園、防風林帶組成的長廊綠意涌動,林成網、園成方,不同形制的酒莊點綴其間,似明珠點點。
葡萄酒產業是寧夏的“紫色夢想”,也是“綠色希望”。經過多年發展,“小葡萄”在寧夏已厚植起“大生態”。寧夏將賀蘭山東麓釀酒葡萄基地建設納入生態保護修復工程重點支持,集中建設195公里釀酒葡萄種植長廊,廢棄礦坑變成了生態酒莊,萬畝荒地變成了葡萄綠洲,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共同促進之路越走越寬。
位于賀蘭山東麓的志輝源石酒莊(6月8日攝,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王鵬 攝
走進位于志輝源石酒莊內的賀蘭山運動休閑公園,樹木蔥郁、湖光粼粼,很難想象這里曾是飛沙走石的賀蘭山采礦塌陷區。志輝源石酒莊莊主袁園說,自2008年投身葡萄酒產業以來,酒莊已在戈壁荒灘上種植了3000畝釀酒葡萄、9000畝林木,并先后對6000畝廢棄礦區進行了生態修復。
“不與人爭糧、不與糧爭地、水資源高效利用”是寧夏葡萄酒產業的主要特征之一,當地葡萄種植基地主要利用戈壁荒灘建設,且普遍采用節水灌溉技術。據統計,通過釀酒葡萄種植,當地已將35萬畝荒灘變成了綠洲,加上酒莊綠化和近6萬畝防護林,產區森林覆蓋率得到大幅提高,進一步筑牢賀蘭山東麓生態屏障。
6月8日,在位于賀蘭山東麓的志輝源石酒莊,游客在釀酒車間參觀游覽。新華社記者 王鵬 攝
在中糧長城天賦酒莊的智慧葡萄園灌溉數據平臺上,土壤濕度、葡萄園氣象數據、灌溉用水流量等數據一目了然,工作人員點點手機,水滴便從滴灌帶上精準地落在葡萄藤根部?!艾F在我們能精確控制用水量,進行調虧灌溉,從而確保葡萄品質?!本魄f總經理都振江說,這個系統讓每畝葡萄園每年用水量降到了200立方米以下,還大大節省了人力,為踐行產業綠色發展插上了智慧的翅膀。
6月5日,中糧長城天賦酒莊總經理都振江在介紹酒莊的智慧葡萄園灌溉數據平臺。新華社記者 馮開華 攝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改善生態環境就是發展生產力。
如今,寧夏酒莊每年接待游客超135萬人次。今年“五一”假期,寧夏接待游客量同比增長137.95%,旅游收入同比增長527.27%,其中不少游客在“打卡”傳統旅游景點之余,還進入酒莊游玩、品酒?!熬魄f游”已成為寧夏發展全域旅游不可或缺的元素。
牽動“大民生”
銀川市西夏區鎮北堡鎮昊苑村處于賀蘭山東麓葡萄酒產區的核心位置。以前,這里土地貧瘠,村民們在地里忙活一年,也打不下多少糧食。這曾讓不少人萌生外出另謀出路的打算。
近些年,隨著寧夏葡萄酒產業快速發展,村子周邊的酒莊如雨后春筍般涌現,不適宜種糧的土地成了葡萄生長的沃土。昊苑村瞅準機會成立勞務輸出協會,為村民就近聯系就業崗位,部分村民還把土地流轉給酒莊統一經營管理,每年的土地流轉費也是一筆不小的收入。村民們生活越過越好,心也安定下來。
中糧長城天賦釀酒葡萄種植基地借助智慧葡萄園灌溉系統,精確控制用水量,進行調虧灌溉(6月5日攝)。新華社記者 馮開華 攝
葡萄酒產業既是寧夏的特色產業,也是典型的富民產業,當地群眾越來越深入地參與進來,共享發展紅利。
昊苑村村民蘇金萍十幾年前進入村里的一家酒莊打工,如今已經是酒莊葡萄園的“片管員”,帶著20多名工人負責300多畝葡萄園、1000多畝經果林的日常管護?!皠傞_始我一個月工資只有400元,現在增加了近10倍。我丈夫也在村里一家酒莊打工,我倆加起來,月收入近萬元。”蘇金萍說,靠著葡萄酒產業,夫妻倆在這里買房落戶,供兒子念完大學,最近正打算在市里買套新房。
產業振興是鄉村振興的重中之重,推動產業振興,要把“土特產”這3個字琢磨透。寧夏依托特色資源,向開發農業多種功能、挖掘鄉村多元價值要效益,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要效益,并把農產品增值收益留在農村、留給農民。如今,寧夏葡萄酒產業每年為產區周邊農戶提供就業崗位近13萬個,酒莊(企業)年支付農戶工資約10億元,當地農民收入中近三分之一來自葡萄酒產業。
2021年7月10日,寧夏國家葡萄及葡萄酒產業開放發展綜合試驗區在銀川市永寧縣閩寧鎮掛牌。新華社記者 馮開華 攝
今年6月9日至10日,國際葡萄與葡萄酒產業大會、第三屆中國(寧夏)國際葡萄酒文化旅游博覽會在寧夏銀川召開,這將進一步推進寧夏國家葡萄及葡萄酒產業開放發展綜合試驗區建設,為寧夏綜合開發葡萄酒產業,促進產業融合發展、開放發展提供更多載體和資源,讓中國葡萄酒走向世界的美好愿景加快變成現實。
寧夏還提出,在不久的將來實現釀酒葡萄基地規模達到100萬畝、年產優質葡萄酒3億瓶以上、實現綜合產值1000億元的目標。一個更絢麗的“紫色夢想”,將在賀蘭山東麓綻放。
“寧夏的葡萄酒產業發展模式能夠最大化地創造經濟、社會和生態價值,這種模式在中國葡萄酒產業發展過程中具有引領性和可復制性,前景看好。”中國農業大學教授馬會勤說。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