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4000字,閱讀約需8分鐘
(資料圖)
本刊編輯部
導言
進入新時代,教師和學生的幸福感越來越成為教育領域乃至全社會關注的熱點。
學生感到幸福嗎?
哪些因素在影響教師的職業幸福感?
如何讓校園成為師生的精神家園,讓學生內心產生溫暖感與安全感?
近日,在 鄭州金水區文化綠城小學校長牛保華的采訪中,我們似乎找到了答案.....
請關注并星標“當代教育家傳媒”
不再失聯
——原文首發于《當代教育家》雜志202303期·特寫欄目
鄭州市金水區文化綠城小學校長 牛保華
2019年9月的鄭州,微風徐徐,秋高氣爽,淡淡的桂花香彌漫在空氣中,沁人心脾,但鄭州金水區文化綠城小學老師們的心中卻頗為忐忑。
開學典禮即將開始,老師們各懷心事地坐在會場,等待著新校長的到來。
從教幾十年,共事過數任校長的李虹老師坐在了最后排,微微向后靠坐著,松弛著因久坐有些緊繃的肌肉。一位身著深藍色西裝、溫文爾雅的中年男士不緊不慢地走上講臺,剛開口就讓李虹大吃一驚, “我們要辦一所全區最幸福的學校,為每一位學生的終身發展負責!”
一言落地,語驚四座。
李虹心里暗暗思忖著:“真的假的???”
01
教師減負,
把時間還給老師
老師每參加一次課后服務,將獲得1張面值1小時的“彈性時間券”。老師們可在完成教學任務的前提下,用所獲得的彈性時間券兌換調休。未使用的彈性時間券可在學校兌換禮品。
——節選自《金水區文化綠城小學教師“彈性上下班”制度》
2019年,牛保華調任文化綠城小學校長不久,就組織學校出臺了這份彈性工作制度。
為什么要推動教師彈性辦公?
做老師難,做鄭州老師更難,做鄭州金水區小學老師,更是難上加難。
金水區是鄭州市乃至河南省經濟文化金融信息中心,其GDP總量占全市的15%,小學生占比則為全市的30%。
文化綠城小學地處金水區寸土寸金的中心城區,生源多、班額大,學校教學質量穩居全市前列,家長和社會對學校期待高,這就導致文化綠城小學的教師工作強度大,負擔重。而文化綠城小學作為鄭州市試點學校,為了破解“三點半難題”,從2019年就開始的課后服務探索,更是拉長了教師的工作時間。
牛保華上任后,敏銳地察覺到學??焖侔l展帶來的一系列問題:學校氛圍緊張,教育關系緊繃;教師工作壓力大,身心疲憊。牛保華一直認為,學校不能靠榨取老師的剩余價值換取發展質量,不能讓老師成為學校發展的消耗品。所以他上任后就主動求變,從制度入手,試圖通過組織創新,重新點燃教師激情。
他推出了一系列讓老師們驚喜的改革舉措——
壓縮學校的管理層級,凡事以師生發展為導向,提高各部門的響應速度;
少開會,開短會,非必要不開會;
減少無意義的通知,確保各類通知、要求精準投放;
減少微信工作群的數量,減少對教師的無關打擾,減少各種形式的加班;
推出“彈性上下班”制度,靈活調整教師上下班時間,給予老師更多休息和調整的時間,幫助老師平衡工作和家庭之間的關系……
這些看上去很不起眼的舉措,在當下的社會環境中猶如一縷清風,讓整個校園里彌漫著一股清朗的氣息。老師們的眉頭舒展了,臉上有了笑容,工作效率更高了,激情重新被點燃。
第一次領到 彈性時間券的老師董旭激動地說:“彈性時間券讓老師們的付出看得見了,這不僅是一張減輕老師壓力的時間券,更是對我們的尊重和認可!”
李虹曾是一名語文老師,因個人興趣進修了心理學,深耕教學幾十年正臨近退休,牛保華敏銳地發現了李虹老師的“閃光點”,他大力鼓勵李老師評職稱,同時鼓勵她利用心理專業優勢滋養學生成長。李虹在自己熱愛的領域不斷鉆研和實踐,成了國培教育講師,負責學校師生的心理健康課。工作之余,她還受邀到校外舉辦各種講座。她坦言,自己到了50多歲,才開始進入職業生涯的高光時刻,這一切都源于牛保華的點燃和鼓勵。
02
創建良好的情緒場
制度變更,減輕老師工作負擔只是變革的第一步,牛保華更深層次的目標是為教師打造良好的情緒工作場。他說: “學校是一座情緒場,師生關系是所有教育開展的基礎,要想讓孩子幸福,必須先讓教師幸福?!?教師社團應運而生。
文綠跑團是文化綠城小學規模最大的教師社團,牛保華本人也是長跑愛好者,他長期堅持長跑,每年會固定參加全馬、半馬比賽,這個習慣已經堅持了十余年。他的這種習慣也影響了文化綠城小學的老師們,從幾個人到幾十個人,越來越多的教師投入到跑團。其他社團也開始遍地開花。
老師們對教師社團的出現喜出望外,“騎行團、瑜伽社團、書法社團、繪畫社團、羽毛球社團、舞蹈社團、太極拳社團……以前只有孩子們有社團,沒想到我們也可以選擇喜歡的社團,而且還全都是免費的!”
社團活動讓老師強健體魄,也改善了同事關系。不同科室、校區的老師們聚集在一起,分享著趣事、困惑和煩惱,三言兩語間,許多困擾煙消云散。變化從一點一滴開始,老師帶著笑意和期待走進教室,遇到小調皮們多了一份耐心和包容,孩子們也重新變得活潑靈動,清脆的笑聲回蕩在整個校園,連空氣都變得溫暖潤澤起來。
牛保華打造的積極情緒工作場,衍生出了很多美好的關系。
2022年10月,鄭州因疫情全面封控。
封控一開始,牛保華就逐一和老師們電話聯系,詢問是否需要幫助,尤其對外地老師和剛入住的新老師更是格外關注。
9月入職的彭老師,在上班一個月后便被封控在新家,衣物還未購置、物資匱乏,了解這一情況后,牛保華第一時間組織“小愛天團”提供資源:送來了藥、菜、鍋具、口罩、衛生紙……他甚至把妻子的棉衣都帶了過來,叮囑彭老師“有困難就找學校”。這一舉動讓老師們深受觸動,他們開始自發參加 “小愛天團”,互幫互助。
小愛天團是由老師們自發成立的“幫幫團”,隨著人數的增加,逐漸形成了自己的宗旨,就是“致力于提高老師的幸福指數,為老師提供海底撈式的服務?!?/p>
服務從微小的細節開始,每次跑團或騎行團有活動,小愛天團會提前在路上準備好物資補給;每逢節日,學校為老師們準備的鮮花和禮物,一定要親手送到老師手中……細節雖小,卻深入人心,如春風化雨般滋潤著全體老師的心。
小愛天團并無績效評獎評優方面的傾斜,單純是“用愛發電”。
談及為什么選擇這樣去幫助他人,他們笑著回答,“可能是被牛校長的激情和鼓勵點燃了”。
03
構建教師發展新機制
陳偉偉站在寬敞的講臺上,看著臺下陌生的學生、評委和密密麻麻的觀眾,她有些緊張。余光中她看到不遠處“支援團”里熟悉的面孔,焦躁的心突然就安定了下來。這是陳偉偉參加全國優質課評比的一幕,她從全區全市全省一路過關斬將,最終來到了全國比賽現場。
陳老師從來沒想過剛入職不久,就能夠站在全國性比賽的舞臺上,而這還要從牛保華提出 教師“集約式發展”說起。
什么是集約式發展?
指充分利用時間、空間、平臺的基礎上,鼓勵老師“抱團取暖”,群策群力,更快提升專業技能。
但當牛保華第一次提出集約式發展這個概念時,老師們都面露難色,這樣的反應在牛保華的意料中?!昂芏鄬W校希望教師多教研、寫作、參賽、評獎,卻沒有在過程中提供足夠的支持,只有壓力沒有方法,就會導致教師孤立無援,不知所措?!?/p>
這就需要學校搭建教研組織,凝聚老師們的力量,成為老師發展的后盾。例如每當有老師參加比賽,學校就針對性成立“備賽成長營”,鼓勵和組織大家組團備賽,建立起一個個“教研陣地”。辦公室副主任何聽雨說:“每個團隊由骨干教師牽頭,幾名青年教師教研、磨課、學習,再配一位精通信息技術的老師輔助。這樣的團隊可以最大化發揮培養老師的作用?!?/p>
在這樣的模式下,陳偉偉順利獲得了全國優質課評比一等獎。
得益于集約式發展模式,文化綠城小學一批批專業獎項如雨后春筍般涌現:“中原名師”、河南省中小學優秀班主任、河南省班主任基本功大賽一等獎、河南省優質課比賽一等獎……
集約式發展、團隊作戰在學校發展中并不新鮮,但牛保華將團隊協作變成了一種組織文化,這種協同作戰的集體意識,改變了老師們各自為營的狀態,構建了一種百花齊放、共美共生的和諧局面。
04
將學生放在
一切變革的中心
2019年10月,文化綠城小學作為河南省第一批課后服務試點學校,開始了課后服務的探索。
社團運行之初,有大量學生報名,呈現出蓬勃發展的態勢,一時間舞蹈社團、無人機社團、機器人社團、編程社團、動漫社團等社團百花齊放,好不熱鬧??墒遣痪弥?,參與社團的學生比例一度從90%滑落到60%,家長滿意度降低。發現這一問題后,牛保華團隊第一時間研判問題成因。
在多輪調查后,牛保華發現退團的學生大體分為兩類:
第一類學生是未搶到心儀的拓展類社團,只能參加學科類社團,在教室內讀書做作業,導致學生興趣降低,主動退團。
第二類學生是長期參加拓展類社團,與學科聯系不緊密。家長擔心孩子學業成績有下降,就帶孩子報名其他補習班,被動退團。
這些問題背后,其實還是由于學??焖侔l展、生源增加、學??臻g及教室資源有限,沒辦法同時滿足所有學生參與社團的需求。所以 怎樣把學校有限的社團資源、時間、空間、人力、物力,盡可能合理地用在學生身上,把資源配置在離學生最近的地方,就成了破解內卷的關鍵。
牛保華決定從四方面入手。
首先牛保華重新配置教育資源,改變課程的時間安排,將每天的2小時課后服務劃分成兩種形式:第一種是1小時社團,1小時在教室做作業或讀書;第二種是2小時社團,隔天2小時在教室做作業或讀書。學生可以自由選擇參與的社團類型,這樣就很大程度上盤活了現有資源,滿足了兩類學生的需求。
其次牛保華將社會資源引入學校。比如河南省歌舞劇團、河南中醫藥大學、雙匯食品廠、河南農業大學基地、金水區檢察院等等,各類豐富的課程和資源走進了學校,走入了課堂,讓課程內容更加豐富多彩,這一舉措極大地拓寬了學生眼界。
牛保華還創建了“作業下水機制”:凡是布置學生做的作業,教師必須先做一遍,了解作業的難易程度、耗時、易錯點,讓作業的設計更有針對性。機制一經推出,引發無數學生家長好評。
為了更好地發揮學校的育人作用,牛保華創建了“同心圓”家長課堂,新媒體中心每天會發布3—5分鐘的教育視頻。滋養家長的教育理念的同時,也減少了家校合育的摩擦。
一個由學生社團引發的問題,帶動了一系列的制度創新與變革,牛保華不斷地將困難變成機遇,進行新的創新與更迭,學校也因此而不斷蓬勃發展。
06
永遠走在求變的路上
牛保華曾在教育局工作多年,對教育政策保持著高度敏感。
他每天必做的一件事,就是瀏覽上級教育部門的官方資訊平臺。在政策允許的范圍內,牛保華會大膽推行教育變革?!安磺笞兙蜁浜?,落后就意味著會失去很多機會。校長的背后是一群人,只有校長求發展,才能讓更多師生受益,反之,師生的發展就會受限?!?/p>
抱著這樣的想法,牛保華始終走在求變的路上。
他創建書香校園,打造學校閱讀文化特色;
他在鄭州市率先試點“中央廚房+衛星廚房”供餐模式,解決了學生的
午餐問題;
他提倡教師減負,積極探索教師彈性上下班制度;
他首先實行“一校兩區”教師輪崗交流,促進教師發展;
他在鄭州市首創了暑期特殊托管服務;
……
他始終為打造一所幸福學校,為培養一群好老師,為培育一群好學生,不斷探索、不斷實踐、不斷創新。
喜歡今天的文章,別忘了在文末右下角點個 “在看”
并轉發給更多人看哦~
— END —
因為微信公眾號改革了推送機制
如果不常點開則會晚收到我們的推送
我們想產出更有價值的文章
請關注并星標“當代教育家傳媒”
不再失聯
點擊下方查看往期精彩好文↓ ↓ ↓
中國教育人絕對不能錯過!108公里的戈壁徒步挑戰賽即將開始
引領名校突圍!這位校長守正出奇,令人驚嘆……
封面人物 | 芬蘭駐華教育參贊訪問這所學校后,由衷感嘆:我聞到了幸福教育的芬芳
封面人物丨聶明智:用一生的時光,打造教育的理想國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