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5月份以來,A股主要股指紛紛開啟調整模式,截至5月30日,上證指數5月下跌2.98%,深證成指下跌4.14%,創業板指數下跌4.56%并刷新年內新低。市場成交量也由此前連續十余個交易日的“萬億成交”萎縮至日均不足9000億元。股民福利!點此免費領取新浪財經vip會員>>
不過,在A股市場持續調整過程中,場外資金紛紛借道ETF“抄底”。截至5月28日,非貨ETF市場已連續三周吸金超百億。數據顯示,上周(5月22日-26日)非貨ETF市場凈流入186.77億元。此前的兩周,非貨ETF市場更是分別吸金242.46億元、104.41億元。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值得關注的是,自4月20日以來,A股ETF資金凈流入額已超過千億元。Wind統計數據顯示,4月20日至5月28日,A股ETF資金凈流入約1098.41億元。
由于呈現明顯的“低吸高拋”特點,ETF一直被人稱為A股“穩壓器”,其申贖情況也往往被視為投資風向標:資金整體流出股票ETF,代表資金對后市仍比較謹慎,或判斷市場風險有待進一步充分釋放;資金整體呈現凈流入股票ETF,代表資金對后市相對樂觀,或判斷市場已經下跌至 “價值區間”,開啟逢低布局。從歷史走勢來看,ETF份額持續增長之后,對應行業或主題隨后一般會有不錯表現;而ETF份額持續縮減之后,行業或主題的賺錢效應也會出現下降,ETF申贖的投資風向標作用顯著。
從歷史數據來看,資金大規模“掃貨”ETF大多發生在市場調整時期,上漲階段則以凈流出為主。在業內人士看來,自2022年以來,市場風格愈發極致,“掃貨”ETF的資金與主力資金、北向資金類似,其行為和流向指標均具有一定指示意義。
從寬基指數etf來看,在場外資金持續流入后,寬基指數ETF的排名發生了一系列的變化。
首先,某上證科創板50ETF規模和基金份額總額雙雙再創新高,截至上周末,分別為631.55億元、583.63億份。這使得該ETF的規模也與目前行業首位的差距進一步收窄,截至5月26日,該上證科創板50ETF與某滬深300ETF的規模相差僅有16.75億元。
而某中證500ETF作為非貨ETF規模第四大的產品,與排名第三大某上證50ETF的規模差值也在減小。一方面,該中證500ETF上周凈流入超12億元,最新規模為471.09億元;另一方面,前述的上證50ETF上周資金凈流出16.71億元,規模回落至507.3億元。這也意味著,兩者的差值不足40億元。
在A股ETF規模冠亞軍、三四名的“爭奪戰”中不難看出,在本輪借道ETF“抄底”中,資金有選擇性的傾向于成長板塊。
從行業主題ETF來看,估值處于低位的券商板塊成為資金青睞的對象。Wind統計數據顯示,上周(5月22日-26日)某中證全指證券公司ETF獲資金凈流入19.99億元,某中證全指證券公司ETF、某中證全指證券公司ETF分別獲資金凈流入10.13億元、6.5億元。
自4月中旬以來開啟回調的芯片板塊近期也成為資金關注的對象。4月20日至5月28日,某CES半導體芯片行業ETF、某國證半導體芯片ETF分別累計獲資金凈流入48.14億元、44.64億元。
此外,新能源、醫療等板塊在5月以來也同樣迎來較多資金凈流入。
ETF的本質是以跟蹤標的指數為依據,將所募集的資金投資于一攬子股票,是典型的被動化投資工具。ETF的交易中存在場外申購贖回、場內買入賣出兩種交易,而機構投資者是ETF申購贖回中的主要參與群體。相較于普通投資者,機構的研究實力更強,對于市場的變化更為敏感,長線布局、逆向投資的意愿也更為強烈,因此,ETF的申贖動向更能反映投資機構對于市場整體或某一領域未來的預期。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