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輸入型通貨膨脹?輸入型通貨膨脹傳導途徑是怎樣的?
輸入型通貨膨脹就是傳導到一個國家里面的外部經濟因素,從而引起整體物價水平上漲。一般只發生在開放的經濟體系中。它是由由于大量外資流入和國內貿易順差導致的國內需求過大而引發的通貨膨脹,這就是現在中國的類。
在國內發生的機制是只有人民幣和美元有相對固定的聯系的時候,才會出現這種情況。
其機理是:以美元計價的國際大宗商品價格大規模上漲,然后進口價格上漲。第一類通貨膨脹意味著中國通貨膨脹被輸出到國外。隨著人民幣的升值,中國的商品價格變得更加昂貴,中國的商品價格以美元計算也在上漲。接著,美國市場上的中國商品也會上漲。目前,美國市場上仍有大量中國商品。如果中國的商品價格上漲,美國的消費品價格也會上漲,這與美國的通貨膨脹效應相似隨著中國商品抵達美國,這被稱為“通貨膨脹出口”。
輸入性通脹的傳導途徑一般來說主要有三種,分別是國外商品的價格傳導途徑和貨幣供給途徑以及成本傳導途徑三種。
首先是國外商品的價格傳導途徑,這一渠道的傳導機制是:當國外出現通貨膨脹和價格上漲時,在價格機制的作用下,一方面,國外商品的價格上漲會導致該國對外商品出口的增加,從而增加該國的外貿出口需求;另一方面,由于國外商品價格上漲,當地居民對進口商品的消費會減少,而對國內商品的消費反而會增加。因此,一增一減最終會導致整個社會總需求的增加
其次是貨幣供給途徑,這一渠道的傳導機制是:當國外出現通貨膨脹和物價上漲時,這個國家的對外貿易會因為國外商品的價格上漲而出現大量順差,大量貿易順差的存在會大大增加這個國家的外匯儲備。大量的外匯儲備在固定匯率制度下會導致國內貨幣供應量大增,從而導致投資增加國內利率下降,最終導致需求驅動型通貨膨脹。
最后是成本傳導途徑,這一渠道的傳導機制是:由于國際市場石油和原材料價格上漲,這些基礎產品自我國的進口價格提高了,進而導致國內價格上漲,最終導致成成本推動輸入型通貨膨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