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勞動合同法》第40條規定,因勞動者不能勝任工作,經過培訓或者調整工作崗位仍不能勝任工作的,用人單位提前30日以書面形式通知勞動者本人或者額外支付勞動者1個月工資后,可以解除勞動合同。怯璇(化名)入職僅1年就發生2次績效考核不合格,公司遂決定讓她參加績效改進計劃,促使其業績改善。然而,她仍然沒有完成該計劃設定的目標。于是,公司以經過培訓不勝任工作為由解除她的勞動合同。
“我承認自己工作業績欠佳,也同意參加公司制訂的績效改進計劃。但是,我不認同參加績效改進計劃就是參加了正常的業務培訓,二者之間存在本質的不同。”怯璇說,公司的做法構成違法解除勞動關系,所以,她要求公司繼續履行雙方之間簽訂的勞動合同。
二審法院認為,公司安排怯璇參加績效改進計劃,該計劃的性質屬于公司制定的工作計劃和目標,而不是正常的業務培訓。怯璇雖因業績不達標而參加績效改進計劃,其本質不屬于業務培訓。公司在未對怯璇進行培訓或者調崗的情況下,直接解除其勞動合同構成違法。此時,怯璇要求繼續履行勞動合同,一審法院予以支持并無不當。3月29日,法院終審判決駁回公司上訴。
績效改進未能實現 公司要求員工辭職
怯璇說,她于2019年5月27日入職北京一家軟件開發公司,雙方簽訂了有效期至2022年5月31日的勞動合同。合同約定,其工作崗位是軟件設計開發業務,月工資待遇為基本工資2萬元,另加績效工資及福利待遇。其中,績效工資按照業績考核按季度發放,上不封頂。
2020年1月底,公司公示了2019年全年績效考核結果,結果顯示怯璇沒有完成當年既定業績指標。同年7月底,公司又公布2020年上半年績效考核結果,怯璇仍然沒有完成工作指標。于是,公司口頭向她發出通知:因你在2019年度及2020年上半年連續兩次未通過績效考核測試,屬于不能勝任工作,應當盡快采取措施,迅速改善工作業績。
接下來,公司以怯璇績效考核分數較低且不能勝任工作為由,要求她簽訂公司制定的《績效改進計劃》。在該計劃中,公司約定了怯璇的具體改進目標和衡量標準,并稱該計劃的實施實際上是對怯璇進行業務培訓,如怯璇經此次改進考核未達標,則視為其經改進后仍不能勝任工作,怯璇應當主動提起離職申請。
2020年11月4日,公司對怯璇的績效改進計劃完成情況進行測評。經評測,公司認為怯璇此次改進計劃反饋分數低于最低要求,應當視為不能勝任工作。同日,公司人事主管通過微信形式告知她改進計劃不達標,屬于經培訓后其仍不能勝任工作,并向她郵寄解除勞動關系協議。
因怯璇不同意解除勞動關系且拒絕在解除勞動關系協議上簽字,公司決定按照《勞動合同法》第40條規定,以經培訓仍不勝任工作為由解除怯璇的勞動關系。
公司混淆培訓內涵
因不同意公司的解除勞動關系決定,怯璇要求公司繼續履行原勞動合同,堅持重返工作崗位。但公司拒絕她的返崗請求,取消了她的員工資格,并對其工位、考勤、門禁使用作出了新的安排。無奈,她只得向勞動爭議仲裁機構提起申請,請求裁決公司繼續履行勞動合同。
仲裁庭審中,怯璇認可公司曾經對她進行過兩次績效考核,但主張公司僅向她明示了最終分數,未告知具體的考核標準及考核過程,因此,她認為自己并非不能勝任工作。而公司的做法,目的在于將她勸退,所謂的績效考核也是非善意的,甚至有較大的惡意在里邊。
怯璇稱,公司人事主管通過微信告知她績效改進結果不達標,屬于經培訓后仍不能勝任工作,公司將與她解除勞動合同,并向她郵寄解除協議。實際上,她并未收到公司郵寄的文件。因此,她認為自己的勞動合同并未解除,勞動關系仍處于存續狀態,公司應當與她繼續履行勞動合同。
公司辯稱,與怯璇解除勞動合同符合法律規定。為此,提交了3份證據予以證明。其中,《績效改進計劃》所載內容與怯璇所述一致?!犊冃Ц倪M計劃反饋》顯示,績效改進計劃的最低要求為71分,怯璇實際得分為41.5分。對此,怯璇予以否認,稱公司并未收集其工作結果,也沒有具體的考核標準,在此情況下認定其績效改進不合格缺乏事實依據。再者,該證據沒有她的簽名,不認可其真實性。
怯璇認可其人事主管陳某的微信聊天截圖,但稱其混淆了績效改進計劃與業務培訓本質差別。該截圖顯示:“您在2019年度及2020年上半年連續兩次未通過績效考核測試,屬于不能勝任工作。鑒此,公司經與您協商,確定于2020年9月邀您進入績效改進計劃進行培訓。若您績效改進期滿考核未達標,將視為經改進后仍不能勝任工作,應當自愿提起離職申請,解除與公司的勞動合同。遺憾的是,根據績效改進計劃反饋,您仍然未通過績效考核測試,屬于經過培訓后仍不能勝任工作,公司將與您解除勞動關系。解除協議今日已寄出,請于2020年11月6日下班前完成交接及資產歸還,次日后,您的員工權限將被關閉。”
經審理,仲裁機構裁決公司與怯璇繼續履行勞動合同。
未經培訓或者調崗 辭退不稱職者違法
公司不服仲裁裁決,向一審法院提起訴訟。
一審法院認為,依據法律規定,即便怯璇不能勝任工作,公司亦應對其進行培訓或者調崗。經培訓或調崗后,如其仍不能勝任工作,公司方可解除勞動合同?,F公司與怯璇簽訂的《績效改進計劃》屬于公司制定的工作計劃和目標,而非正常的業務培訓。
此外,公司提交的《績效改進計劃反饋》雖顯示怯璇的評分低于績效改進計劃的最低要求,但該文件未載有怯璇的簽字確認信息,公司亦未針對考評得分提舉對應的客觀依據,故對該證據的真實性及證明目的,一審法院均不予采信。相應地,對公司所持怯璇未通過績效考核測試,屬于經過培訓后仍不能勝任工作之主張,亦不予采信。
綜上,一審法院認定公司以怯璇不能勝任工作,且經培訓后仍不能勝任工作為由提出解除勞動合同依據不足,構成違法解除勞動合同。因怯璇要求與公司繼續履行勞動合同并無不當,遂判決公司繼續履行勞動合同。
公司不服一審法院判決,上訴稱其雖對一審法院認定違法解除勞動合同沒有異議,但其與怯璇解除勞動合同已經一年有余,怯璇的崗位已經被他人替代,沒有崗位予以安排。另外,經過此次訴訟,怯璇已經不能與公司的其他人員協同工作,雙方的勞動關系在客觀上已不具有繼續履行的可能性。
怯璇辯稱,勞動合同有繼續履行的可能性,懇請法院維持原判。
二審法院認為,公司以怯璇不能勝任工作為由,邀請她進入績效改進計劃進行培訓,但公司與怯璇簽訂的《績效改進計劃》明顯屬于公司制定的工作計劃和目標,而非培訓。公司在未對怯璇進行培訓或者調崗的情況下,直接解除勞動合同構成違法解除。對于違法解除,勞動者可以要求繼續履行勞動合同,現怯璇要求繼續履行勞動合同并無不當,一審法院予以支持亦無不當。鑒于公司的上訴請求沒有事實及法律依據,一審判決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故終審判決駁回公司上訴,維持原判。
(據勞動午報消息 勞動午報記者趙新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