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時期,北京人均期望壽命達到82.43歲。這一數字將在“十四五”時期繼續延長。
近日,市發布《北京市“十四五”時期社會公共服務發展規劃》,從“?;?、擴普惠、提品質、優布局”四個方面構建“十四五”時期公共服務體系建設的任務框架,提出了40項重點任務舉措。其中,《規劃》對標對表國際一流和諧宜居之都發展目標和市民對美好生活的新需要,以高質量發展為主線,提出“十四五”時期人均期望壽命達到82.8歲。
市相關負責人介紹,《規劃》立足“十三五”時期的堅實發展基礎,聚焦市民“七有”要求和“五性”需求方面還存在的短板差距,提出了“十四五”時期社會公共服務發展的新謀劃。
《規劃》突出首善標準,推動公共服務高質量發展。相關負責人說,《規劃》以高質量發展為主線,提出“十四五”時期人均期望壽命達到82.8歲,新增勞動力平均受教育年限達到15.8年,“七有”“五性”民生保障指數達到120等20項民生發展指標,目標設定始終走在全國前列。同時,堅持盡力而為量力而行,提出推進基本公共服務標準化供給,完善基本公共服務標準體系,合理引導社會預期。
除了基本公共服務,北京還將提升普惠性公共服務、純市場化供給的生活服務,滿足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多樣化需求。據介紹,《規劃》按照服務供給的權責屬性,將社會公共服務進一步細化分類:基本公共服務聚焦群眾基本生存和發展需求,主要由政府兜底保障;普惠性公共服務主要著眼于群眾生活品質升級有需求、政府不能有效滿足的需要,由政府市場共同提供,實現品質更優質、價格可承受;針對群眾高品質服務需求,提出了發展純市場化供給的生活服務,推動健康、養老、托育、文化、體育、等重點領域服務業品牌化、連鎖化發展,提升服務國際化水平,政府主要負責營造公平市場環境、引導產業規范發展。
“經過細化分層分類,進一步明確了政府職責,也向市場主體傳遞了更加清晰的導向信號,更有利于實現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相結合,更好滿足市民多層次生活需求。”相關負責人說。
此外,這份規劃突出短板彌補,進一步優化公共服務資源布局;突出統籌發展,從更廣領域和更大區域加強社會公共服務頂層設計;突出效率提升,做優增量與盤活存量相結合,充分挖掘現有設施利用效率。
按照規劃,到2025年,北京基本建成政府保障基本、社會多元參與、全民共建共享的公共服務供給格局,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水平進一步提升,普惠性公共服務覆蓋面持續擴大,生活服務更好滿足多樣化需求,整體推動公共服務更盡心、更精心、更貼心、更稱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