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鹽城10月21日電 題:從“吃得飽”到“吃得好” 中國糧食產業開拓科技新局面
作者 王夢瑤
吃飯問題是頭等大事。從糧食種植到糧食產品,產糧大省江蘇的糧食產業在現代科技加持下,走出了一條科技、綠色、健康的糧食發展之路。
科技種地大不同
“原來地還可以這么種!”參訪江蘇射陽縣芯谷里優質糧種植基地的嘉賓們感嘆道。
一萬多畝水稻,預計產量和蟲害情況可以通過衛星遙感進行高空監測,作物長勢和養分情況由無人機速測系統進行統計,土壤鹽分、緊實度和濕度則由各類傳感器實時傳回,苗情、墑情、病蟲情、災情、肥情等不同數據都能夠通過各類監測手段實時獲取。
在充足數據的基礎上,智慧農業云平臺系統還可以進一步給作物開出“數字處方”,提供施肥、灌溉、施藥和作業建議。
10月17日,芯谷里優質糧種植基地的智慧農業云平臺系統?!⊥鯄衄?攝
農業科學與現代化技術的應用,徹底改變了以往只能憑借經驗和感覺“靠天吃飯”的傳統農業生產模式,水稻種植的各個流程都做到有據可依、對癥下藥。數字化技術在糧食生產種植端的運用實踐,切實助力了糧食產量增加、化肥農藥減量、灌溉效率提高和綜合成本的節約。
少用藥造就綠色安全糧
稻米是亞洲地區的重要主食,水稻種植期間農藥、化肥的使用問題一直以來也備受關注。如何在保證糧食產量、質量的同時,減少農藥、化肥的使用,成為水稻種植過程中不能回避的問題之一。
江蘇阜寧縣羅橋鎮有機稻生態循環基地,通過太陽能殺蟲燈和性誘劑滅蟲的方式,將糧食害蟲“聚集殲滅”,同時輔以生物農藥防病治蟲技術,提升了糧食的綠色生產水平。
同時推廣采用“水稻+油菜”“水稻+瓜菜”的輪作模式,利用油菜、瓜菜生長期短的特點,拉長水稻生產期,提高稻谷產量,前茬作物的剩余肥力可以使水稻種植期間的化肥使用率降低20%左右。
2022年阜寧縣農藥使用量較2016年下降了17.63%,化肥使用量較2016年下降5.5%。
健康產品成糧食行業新風尚
“民以食為天”,隨著時代的發展,“吃得飽”對中國人來說早已不成問題,在吃飽的基礎上,如何“吃得更好”“吃得更健康”成為當代中國家庭的普遍關注,主打“健康”的各類產品成為糧食行業的發展新目標。
專為減脂期人士設計的藜麥代餐、奇亞籽代餐,為控糖人士設計的低GI(升糖指數)大米,保留米粒胚芽結構以求減少精米攝入的留胚米,從稻米中提取、有“米油賽參湯”之稱的稻米油,江蘇省優質糧食工程成果展示區中各類主打“健康”的糧食產品異彩紛呈。
10月17日,江蘇省優質糧食工程成果展示區部分展品。(江蘇省糧食和物資儲備局供圖)
“低GI是什么意思,有什么功效?”“留胚米怎么做?”“這款稻米油多少錢?”展區訪客們一連串的問題反映出強烈的購買意愿,“為健康買單”成為糧食大國的飲食新風尚。
前沿科技創新成果在農業領域的應用,促進了中國糧食產業的進一步發展,糧食種植更加科學省力,糧食制品產業鏈有效延伸,飲食結構也得到優化,中國糧食產業的發展在科技賦能下打開了新局面。(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