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眼下的新疆草原,是收獲的季節,草場逐漸褪去熱烈的蔥蘢青翠,被秋風暈染成內斂的青黃。此時,到了牧區一年一度的打草季。
新疆各地的牧區草場上,釤鐮、割草機、摟草機、捆草機等輪番作業,一捆捆草垛與牧民們忙碌的身影交織,成為一幅幅美麗的豐收秋景圖。
塔什庫爾干塔吉克自治縣塔合曼鄉牧民收割牧草。(新華社)
釤鐮打草每一下都是技術
每年八九月份,都是新疆草原的打草季。牧民們把牧草割下來曬干打成捆,做牲畜過冬的口糧。這個季節,打草成為牧民生活的主旋律,幾乎家家戶戶都會去收割自家牧場的牧草。
雖然現在機械化打草已是新疆牧區的主流方式,但不少牧民仍保留著傳統打草方式,那就是使用釤鐮。這種對牧民來說又快又流暢的割草技能,對于普通人卻堪稱“高難度動作”,沒有多年歷練熟能生巧,幾乎“玩不轉”。
釤鐮不同于普通的鐮刀,而是一種用金屬制造的把很長的大鐮刀。有的僅刀片就有1米長。刀片薄而有弧度,像一彎長長的月牙。而在刀尖處,也不是直的,還有點小弧度,這樣的設計,是為了打草速度更快,不傷草根。為了操作方便,釤鐮把中間會裝上手握橫木。
揮舞長長的鐮刀打草,不僅需要力氣還需要技巧。打草人要有正確的動作和發力姿勢,才能又快又省體力地收割成片的草地。打草時右手要緊握拐子向左發力,左手緊握拉桿上半部分也向左發力,腰部從右到左轉動發力,帶動腰腹和后背同時向左發力,才能持續不斷、周而復始地,把成片的草打下來撂倒在地上。在從右到左打草的過程中,只有保持刀面平穩才能打下草來,而且打得干凈。
有經驗的牧民,打草動作行云流水堪稱“絲滑”。橫掃之處,草整齊地躺倒一片。速度之快,甚至不亞于割草機。新手則不僅速度慢,還會把草削得七高八低。
如今,草場里隨處可見割草機、摟草機、捆草機,傳統人工打草方式由過去的主角變為配角。
打草是牧民在長期生活中根據大自然的規律,積累出來的豐富經驗。老一輩牧民,大部分都是打草高手。在他們眼里,打草是男子智慧和力量的象征。在他們年輕時,評價一個小伙子攢勁不攢勁,打草是不可或缺的一項。也許這正是不少牧民舍不得放棄傳統打草方式的情結。
豐收草原美如油畫
說到新疆最美麗的風景之一,一定少不了打草季的草原。
春天,草原美在花開似錦;夏天,草原美在郁郁蔥蔥;秋天,草原美在成熟恬靜。
打草季的草原,像被畫家勾勒出了分明的線條,韻味十足。割草機所過之處,留下一道道草帶,隨處可見一捆捆方方正正的草垛,充滿豐收氣息的美讓人陶醉。
微風拂過,青草的芳香,夾雜著陽光的味道。
無垠的草坡上,忙碌的拖拉機在坡上起起伏伏,仿佛旋律悠揚的音符。(素材來源:新華社、伊犁日報、紅山眼、伊犁零距離、醉美新源、特克斯零距離)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