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榴云/新疆日報通訊員 韓瑜
(資料圖)
為了探索新疆蓬勃發展的文旅產業、深入了解與學習各民族傳統文化內容,清華大學“北疆文脈 絲路尋跡——文旅調研實踐支隊”(以下簡稱“支隊”)于2023年7月21日來到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烏魯木齊市進行為期13天的調研實踐。
數據顯示,今年1到5月,新疆已接待游客7270.46萬人次,收入已達624.79億元;僅在“五一”假期期間,新疆就接待游客805.2萬人次、收入60.34億元,創歷史新高。為進一步探索新疆豐富的文旅資源、各城市的文旅發展狀況和可能的文旅名片打造方案,支隊以文旅和非遺為兩大落腳點,以歷史文脈和絲綢之路為兩大著力點,梳理出調研城市基本的發展架構和現狀特點,并因地制宜從名片打造、文創設計、宣傳營銷等方面給出建議,以助力相應城市的文旅產業和非遺事業的長效發展。
7月22日,清華大學“北疆文脈 絲路尋跡——文旅調研實踐支隊”在自治區博物館參觀留念。徐銘藝攝
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進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發展,才能帶來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的萬千氣象。北疆地區歷史悠久、文化豐富、自然景觀美不勝收,具有不可多得的旅游資源稟賦。自7月22日實踐活動正式開始以來,支隊足跡遍及烏魯木齊、木壘哈薩克自治縣、吐魯番市、鄯善縣和察布查爾錫伯自治縣,到訪自治區博物館、新疆美術館、烏魯木齊市博物館、木壘縣博物館、吐魯番博物館、察布查爾錫伯自治縣民俗博物院等場館,通過參觀了解各城市的前世今生和人文風貌,建立了對各地區的基本知識架構,洞見五座城市變遷和發展。
7月29日,清華大學“北疆文脈 絲路尋跡——文旅調研實踐支隊”在鄯善縣吐峪溝景區聽講解員講述吐峪溝歷史故事。徐銘藝攝
7月29日,清華大學“北疆文脈 絲路尋跡——文旅調研實踐支隊”在鄯善縣魯克沁鎮三個橋村欣賞農民藝術畫。徐銘藝攝
沿著各地博物館所展現的文化脈絡出發,支隊還去了各城市周邊的景區,包括木壘縣的菜籽溝村、草原坎兒井博物館、水磨溝;吐魯番市的葡萄溝、高昌故城、阿斯塔那古墓、交河故城;鄯善縣的吐峪溝、三個橋村、羅布泊歷史博物館;以及察布查爾錫伯自治縣的錫伯古城、塞錫湖、1764文體公園、伊犁河國家濕地公園等。
通過工作人員的講解介紹,支隊同學不僅切身體會到了當地風物的迤邐,更深入了解了人文的魅力和文旅經濟的發展模式。在吐魯番市葡萄溝風景區,有一座長達2公里的葡萄長廊,工作人員介紹說,該長廊的葡萄全屬當地農民所有,企業只開發了這條長廊和沿線的配套設施,這使得農業和文旅有機結合起來,既增加了農民的收入,又完善了當地的基礎建設,還吸引了大量游客、打造出了葡萄的IP。文旅產業的發展一定不僅僅是單項產業的發展,也沒有可以完全復刻的模板,而是要因地制宜、因時而異地將當地文旅產業和其他產業有機結合。
7月31日,清華大學“北疆文脈 絲路尋跡——文旅調研實踐支隊”參觀察布查爾錫伯自治縣群眾文體活動中心。徐銘藝攝
7月26日,清華大學“北疆文脈 絲路尋跡——文旅調研實踐支隊”在木壘縣大南溝景區烏孜別克族民居家訪。徐銘藝攝
新疆是難得的既有豐富的自然資源又有深厚的人文背景的旅游大省,更難得的是新疆的每個城市都有各自獨特的歷史淵源。如今的各地州、各城市分別承襲了不同的民族特點和工藝脈絡。支隊調研過程中,了解到木壘縣正在將部分傳統拔廊房發展為特色民宿;鄯善縣三個橋村設置了艾德萊斯和桑皮紙的非遺技藝體驗點;察縣正大力打造“中國箭鄉”的城市名片。
察縣共有國家級非遺7項、自治區級非遺15項、縣級非遺100余項,可謂是名副其實的非遺大縣,該縣文旅局負責人介紹,察縣打造中國箭鄉的名片時不僅要發揚傳統錫伯族弓箭制作技藝這項非遺,更要發掘弓道精神,弘揚一種向善向好、銳意進取、勇達高峰的正能量。這正是將技藝、文化和旅游融會貫通的典范。作為年輕一代,我們不僅需要繼往,還需要開來,更需要懂得融合,講好新疆故事、助力文旅發展。
7月25日,清華大學“北疆文脈 絲路尋跡——文旅調研實踐支隊”木壘縣明珠社區紅領巾小課堂成員接受媒體采訪。徐銘藝攝
問道文旅、尋跡非遺,歷史和文化的脈絡縱貫時間來到今日,信息時代下如何將其更好地傳播和發揚光大是我們所有人都要問的“道”,旅游是一種見識天地的體驗方式,而文化是一項亙古綿長的育人土壤,因此努力發掘地方文化、講好獨特故事、融合技藝體驗,才能使地區文旅形成緊密相連的生態圈,從而更好地發展經濟。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