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7日,工作人員在哈密弗光太陽能光伏電站巡查(資料圖)。石榴云/新疆日報記者 蔡增樂攝
石榴云/新疆日報記者 魏永貴
一束光,從距離地球1.45億公里的太陽表面發出。在宇宙中跋涉8分鐘,它穿越地球數千公里厚的大氣層,抵達東經93度、北緯43度的中國新疆東天山大地。地面上,迎接它的是陣列排布的一面面光伏電板。
【資料圖】
500倍的透鏡,聚集著它的能量;陽光的焦斑,映照在半徑3毫米的太陽能電池上;構成電池的光敏聚合物在空中凌亂,原子分離出電子;電子們匯成了一縷電流,完成了能量的接力。
2400塊電池,在電板上形成矩陣;714面電板成為捕光者,讓遠道而來的陽光駐留。
6月17日上午,哈密弗光太陽能光伏電站站長馮天靜站在戈壁灘,仰望著電板上的透鏡、電池、陽光。他說,10兆瓦的電站,每年有1300萬度電走進千家萬戶。
在哈密,包括弗光電站在內,一座座光伏電站星羅棋布,一列列光伏電板熠熠生輝。這片回響著商旅駝鈴、存儲著玄奘背影的熱土,出現了歷史上從未有過的“光”景。時間的簡史,將完整記錄這些變化——詩人說:陽光從未遠去,世界卻已不同。
光之海
從空中俯瞰,總面積14.21萬平方公里的哈密大地上,東天山余脈橫貫全境,將哈密分為南北兩個封閉式盆地。
3.96萬平方公里、占總面積27.9%。哈密區域內,平原和戈壁面積廣大,集中連片,成為光能產業開發理想之地。
經測算,哈密全年日照時數高達3380小時,是全國日照時數最充裕的地區之一。其太陽能資源理論蘊藏量達22.6萬億千瓦時,資源可開發量達49.38億千瓦,技術可開發量達32.09億千瓦。
酷烈的陽光,在這里造就了一片光之海洋。這是來自大自然的恩賜。
新疆能源(集團)哈密煙墩風光同場發電項目外景(資料圖)。郭子毅攝
石城子,距離哈密市伊州區33公里,是一片戈壁灘。這里,一望無際的藍色光伏電板鋪向遼遠的地平線。炎夏時節,熱氣蒸騰。遠望電板陣列,宛如海濤起伏。
石城子光伏產業園是新疆第一個裝機容量達百萬千瓦的光伏產業園,其總控面積達34.6平方公里,規劃建設面積達24.22平方公里。
27家光伏發電企業在石城子入駐,單晶硅光伏電板、多晶硅光伏電板、聚光光伏電板、薄膜光伏電板……市面流行的款式,在這里形成了規模;單軸旋轉式光伏支架、雙軸旋轉式光伏支架,少見的技術型選手,成為人們來此打卡的網紅。
旋轉,是為了瞄準和時刻追逐遠方的太陽。在遠方,一座匯集站通過一條條電力“動脈”,連接著一座座電站。匯集、升壓、傳輸,光能轉化的清潔電能,穿越荒漠和戈壁,給人們帶去光明和溫暖。
“光伏+儲能”,一座座新電站在荒原上拔地而起:華電新疆公司哈密煙墩50兆瓦光伏發電及5兆瓦儲能項目、國家電投新疆絲路坤元能源有限責任公司巴里坤風光同場發電及儲能項目、哈密興疆鯤鵬伊吾縣淖毛湖7萬千萬風光同場及儲能項目……追逐陽光,還要留住陽光,這是哈密光伏新的氣象。
哈密市發改委黨組書記、副主任依布拉音·克其克說,截至今年4月底,哈密市光伏總裝機容量達266萬千瓦,相當于3.5臺三峽工程發電機組的容量。前4個月,哈密光伏發電量達13.59億千瓦時,相當于節約標煤43.45萬噸,減排二氧化碳130.35萬噸。
戈壁驚開新世界,天山常涌大波濤。光能、光海、光伏,閃耀著新時代璀璨的光芒。
光之魅
古有夸父河邊逐日,今有勇者大漠追光。
無鏈條,業難興。哈密市光資源得天獨厚,光伏產業鏈建設邁上快車道。
光伏產業鏈的各個環節包括:上游的硅料、硅片生產;中游的電池片、電池組件、支架等產品生產;還有下游的應用系統環節,也就是光伏電站的建設與運營。
從光伏電站的建設與運營開始,哈密市逐步開始打通光伏產業鏈各個環節,即將完成一次逆襲。
一期年產10吉瓦(1吉瓦等于100萬千瓦)單晶硅棒和N型硅片項目進入施工收尾階段,即將完工。這是哈密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清電硅業有限公司在產業鏈建設中交出的答卷。
項目經理周彥銘說,一期共投資40.2億元,主要產品是單晶硅棒和N型硅片,用于光伏電池片組件生產。逐步達產后,可帶動當地就業1300人左右,年產值約17億元。
有了硅料、硅片,誰來生產電池?哈密市招商引進了新疆未來雙碳能源有限公司,3吉瓦高效N型TOPCon電池綠色制造項目已全面開工。
這個項目建成后,將成為新疆第一個量產的高效N型TOPCon晶硅電池項目。
該公司廠務總監朱智超介紹,在光伏發電領域,目前主要應用的是PERC太陽能電池,簡稱“P型電池”。高效N型TOPCon電池是一種采用新工藝制造的光伏電池,與P型電池相比發電效率更高,是下一代電池技術的發展方向,“項目建成后,將成為新疆第一個量產的高效N型TOPCon晶硅電池項目。”
株洲中車時代電氣股份有限公司哈密分公司光伏逆變器生產場景(資料圖)。郭子毅攝
光伏逆變器、儲能變流器、智能匯流箱……在哈密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株洲中車時代電氣股份有限公司哈密分公司年產1吉瓦的光伏設備系列產品生產線全面投產。
在哈密,光伏產業鏈的日益完善,使這片熱土受到眾多大型企業的青睞。2022年以來,中國華電、中國能建、中材科技、國投電力、浙江運達、重慶能源、遠景能源、華潤新能源、上海電氣風電集團、中車時代電氣、清電科技等70多家國內知名企業一大批光伏產業項目紛紛落戶。
光之重
自然界中,光沒有重量。但在很多人心中,它的分量很重。
“疆電東送”于2010年啟動,是涉及新疆以東甘肅、河南等地千家萬戶生活的大事。至2023年3月底,哈密至敦煌、煙墩至沙洲兩條交流通道累計外送電量1331.44億千瓦時,哈密至鄭州累計外送電量3177.27億千瓦時。
作為送電“大戶”,哈密至鄭州±800千伏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配套電源裝機已建成投運1585萬千瓦,含煤電660萬千瓦、風電800萬千瓦、光伏125萬千瓦,外送新能源裝機占比達58.36%。光伏雖然比例不高,但是在確保電網穩定輸出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疆電入渝”工程已經啟動。2022年5月,新疆重能電力開發有限公司在巴里坤哈薩克自治縣注冊成立,主要負責“疆電入渝”配套電源項目建設。電源總裝機容量610萬千瓦,其中,煤電200萬千瓦,新能源410萬千瓦。新能源裝機容量中,包含光伏120萬千瓦、光熱10萬千瓦。
這項工程預計投資321億元,新能源建設項目計劃今年7月開工。該公司黨支部書記、執行董事兼總經理江兵介紹,初步預定2025年9月全面并網發電。
送電工程帶動了電源建設。在“疆電入渝”工程拉動下,哈密光伏裝機容量年年大幅度增長,在新能源產業中的占比越來越高。
清電硅業有限公司廠房建設場景(資料圖)。郭子毅攝
綠電、低碳,是包括光伏產業在內的新能源行業的標簽,也與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
今年,哈密市交通領域首個綠色低碳項目——哈密市綠電交通(新能源汽車智能充電樁示范)項目首批充電站投入運行。該項目共計45座充電站和292栓充電樁,連通哈密電網,用上了市區周邊光伏產業園的綠電,受到市民歡迎。
綠電交通、屋頂分布式光伏、煤礦坑口分散式光伏電站……在哈密,光伏產業已經融入了人們的生產與生活?;蛟S,這正是它應有的模樣。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