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8日,中美外長在北京舉行了會談。數小時的會談釋放出了怎樣的信號?如何看待此次會談達成的共識?《藍廳觀察》記者對話國際問題專家蘇曉暉。
關鍵詞一:“不折不扣”
(資料圖)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美國研究所副所長蘇曉暉觀察,此次中美高層級溝通可以看到很多細節,雙方談了很長的時間,并共進工作餐。從會談后發布的消息來看,雙方談到了若干個雙方同意,但最核心的是中國所強調的要“不折不扣”地落實此前巴厘島會晤中美元首所達成的重要共識。
蘇曉暉分析認為,中國強調的是不折不扣地落實共識,最核心的是美國要尊重中國的主權、安全、發展利益。
蘇曉暉對《藍廳觀察》記者表示,涉及到中國的主權利益,在臺灣問題上,美國要堅持一個中國政策,不能夠掏空虛化一個中國原則。而涉及到安全問題,美國不能搞“新冷戰”,不能夠在軍事上對中國進行圍堵,在中國周邊進行挑釁。涉及到發展權益,美國現在在高科技領域構筑“小院高墻”,已經影響到中國正當的發展權益,所以中國強調“不折不扣”,是希望下一階段美國能夠以一種務實的、誠懇的態度來對待兩國之間的共識,在尊重中國利益、雙方平等相待的基礎之上,促使中美關系重回正軌。
關鍵詞二:“穩定、可預期、建設性”
蘇曉暉告訴《藍廳觀察》記者,從此次會談來看,兩個大國之間在穩定關系方面某種程度形成了共識。
從中國的角度來說,中國認識到當前是中美建交以來中美關系的最低谷,對于中美之間關系互動過程當中,美國打壓圍堵的套路,中國看得非常清楚。中方要維護國家利益的同時,穩定大國關系符合中國自身發展的需要,這也是國際社會的期待。
從美國的角度來說,美國不斷強調對華進行溝通的重要性。一方面反映出美國在對中國進行打壓圍堵的過程當中,也意識到大國之間關系失控的風險,意識到美方將承擔代價。對于中美關系,美方也有穩定關系的強烈意愿。同時,美國在對中國進行圍堵的過程當中,美國的盟友和伙伴在作出反應,包括在“脫鉤斷鏈”等問題上,此前其盟友和伙伴明確表示反對,所以美國想肆意對中國進行打壓圍堵而進行的一些危險的嘗試,最終造成了反噬效果。
在這樣的一種背景之下,美國作出政策調整,在穩定大國關系方面與中國來進行互動。
關鍵詞三:“止跌企穩,重回正軌”
蘇曉暉對《藍廳觀察》記者表示,中方理性客觀看待中美關系,保持與美國進行溝通,強調中美關系穩定的同時,中國意識到一次溝通不可能解決中美之間的所有問題。與美方進行溝通的過程,是穩定中美關系的一個過程。如果美方能夠與中國相向而行,就會使中美兩個大國之間的關系保持穩定,促使中美關系重回正軌。對于兩個國家來說,既是互利共贏的局面,同時也是國際社會的期待。
制片人丨孫巖峰 章林
主編丨趙晶
記者丨黃達
攝像丨周琨
制作丨陸闊達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