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當地時間5月21日,美國華盛頓特區公交候車亭海報顯示的國債數額。
當地時間5月22日,美國總統拜登會見共和黨眾議院議長凱文·麥卡錫,就提高美國債務上限進行新一輪會談,但尚未達成協議。此前,美國財政部長耶倫警告,如果國會不及時采取行動,美國政府最早可能于6月1日發生債務違約,導致“前所未有的經濟和金融風暴”。
【資料圖】
隨著美國圍繞債務上限的政治僵局持續,全球經濟擔憂日益加劇。事實上,反復發作的債務危機已經成為困擾著美國的“慢性病”:2011年,美國兩黨在債務上限和削減預算赤字問題上不斷“扯皮”,在最后時刻才達成協議,導致標普下調美國主權信用評級、美股被大量拋售、金融市場動蕩;2018年,兩黨僵持下,美國政府數次停擺,其中一次甚至持續35天,數十萬人被迫停業,數以千計的聯邦項目受到影響。
美國債務危機為何頻繁發生?此次危機又將走向何方?記者采訪了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研究員、美國研究中心副主任刁大明。
美國歷史上曾上百次提高債務上限,未償還國債總額超過30萬億美元
記者:美國債務上限制度的歷史由來是怎樣的?
刁大明:美國債務上限是由美國國會設定的法定限制,規定政府可以借貸的最高額度。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世紀初,美國卷入第一次世界大戰,急需大量資金來支持戰爭行為,因而發行了許多戰爭債券。為了有效管理國家債務,1917年,美國國會通過了《第二自由債券法案》,這項立法的主要目的是授權政府借債,但同時也設定了債務的上限。國會試圖通過這種方式平衡政府的資金需求和財政可持續性,避免財政赤字無度擴張。
然而,所謂的債務上限從未真正避免過美國政府的開支無度。由于長期收不抵支,美國國會歷史上已上百次提高債務上限,尤其是自1960年以來,提高債務上限高達78次,平均每10個月一次。在美國政治極化氛圍濃厚的背景下,債務問題已日益淪為黨爭工具。特別是當兩黨在國會中的控制權發生變化時,債務上限總能成為美國政治辯論、政黨惡斗的焦點。
記者:今年1月,美國聯邦政府債務規模已達到31.4萬億美元的法定債務上限。其巨額債務是如何形成的?會帶來哪些問題?
刁大明:在過去30年的時間里,美國政府的債務總額不斷膨脹。1990年,美國政府的債務總額約為3.2萬億美元;2000年,增長至約5.62萬億美元;2020年,暴漲至27.74萬億美元。近兩屆美國政府的支出尤為巨大:共和黨籍前總統特朗普簽署30年來最大規模減稅法案,民主黨籍總統拜登簽署萬億級的基建法案,新冠疫情更是讓美國財政“雪上加霜”。實際上,今年1月,美國政府債務就已經觸及了約31.4萬億美元的上限,財政部隨即采取了一些“非常規措施”避免債務違約。但這畢竟不是長久之計,不到半年,美國再次觸及債務“紅線”。
債務越多,需要償還的利息也就更多。美國財政部的數據顯示,僅在2022財政年度,聯邦政府的國債凈利息就達4750億美元,超過2021財年的3520億美元。償還債務成本飆升,也意味著國會在基礎設施建設、應對氣候變化等方面撥款的空間更小。當前,美國政府債務規模持續擴大。要在高位上繼續增加債務規模上限,兩黨間的黨爭惡斗無疑將進一步升級。
債務上限被作為黨爭“武器”使用,民主共和兩黨都想通過極限施壓實現自身利益最大化
記者:這場債務危機為何備受關注,當前解決債務危機的最大障礙是什么?
刁大明:本次危機之所以備受關注,主要有兩點原因。第一,美國背負的債務過高,這意味著一旦出現債務違約,結果將是災難性的。當前,美國經濟持續陷入困境,通脹壓力上升、區域性銀行接連“爆雷”、消費支出出現動能減退跡象、第一季度經濟表現不如預期,等等。多重因素疊加之下,如果出現債務違約,很可能成為導致美國經濟轉向衰退的“最后一擊”。
第二,當前共和黨與民主黨不斷相互指責、談判沒有實質進展的現狀,讓人感覺到兩黨達成協議的余地似乎正變得越來越小。
共和黨在面對民主黨和白宮時難以妥協,黨內也受到極端保守派的影響,加劇了激進黨爭的動機和鋌而走險的傾向。眾議院議長凱文·麥卡錫為保證足夠的黨內支持以穩住其議長席位,必須換取白宮“顯著讓步”。4月26日,共和黨主導的國會眾議院通過一項法案,以聯邦政府10年內削減4.5萬億美元支出為條件,提議到明年3月31日之前暫停債務上限控制,或者在明年3月31日之前達成協議把債務上限提高1.5萬億美元。美國前總統特朗普近期也多次喊話,要求共和黨人務必“守住底線”,堅持要民主黨人接受共和黨提出的“全部條件”。
但是,民主黨既不能接受債務上限只提高1.5萬億,也不能接受只在明年3月底前暫停債務上限控制。明年就是美國總統的大選年,如果在大選年當年再次發生債務危機,將對拜登的連任產生極為不利的影響。因此,民主黨希望將債務上限調得更高,暫停債務上限控制的時間更長,甚至延至幾年后。
此外,共和黨提出要在未來10年削減4.5萬億美元的聯邦財政支出,這對拜登政府來說也很難接受。過去幾年,拜登政府簽署的《基礎設施投資和就業法案》《芯片和科學法案》《通脹削減法案》等項目需要大量資金支出,如果受到限制,拜登的所謂“政績”就將被犧牲。因此,參議院多數黨領袖、民主黨人查克·舒默直言,共和黨提出的這一法案等于“美國違約法案”,白宮方面則要求國會必須“干凈利落”地提高債務上限而不附加任何條件。
不可否認的是,債務上限實際上已經被當作“武器”使用。正是美國當前政治極化的特殊環境,讓兩黨在債務上限問題上的斗爭越來越激烈膠著。雙方都想通過極限施壓,以實現自身利益最大化。
美國債務問題的根本原因是兩黨將各自政治私利置于國家利益之上
記者:一旦美國出現債務違約,將造成怎樣的后果?
刁大明:債務違約對美國和全球都將帶來不可小覷的負面影響。首先,由于沒有足夠的資金來支付各項支出,美國政府關門將成為現實。與2013年與2018年政府停擺不同的是,債務違約導致的政府停擺規模更大、時間可能更長,將對政府機構造成更大壓力,也將殃及更多美國普通人的生活。
此外,債務違約還將使美國政府無法兌現之前通過立法承諾給民眾的福利項目。許多中低收入群體、退伍軍人和依賴醫療補助計劃的人將受到重大影響。高通脹本身就對這些群體的生活影響較大,如果無法得到所需的支持,情況將更加困難。
對外部來說,債務違約將導致美國的信用評級下降,對國際聲譽造成嚴重打擊。根據白宮的預測,即使是短暫的違約也會導致50萬個工作崗位流失。長期違約將造成800萬人失業和嚴重衰退,經濟萎縮將超過6%。
美國每次觸及債務上限,都會引發全球金融市場的波動。而一旦出現債務違約,金融市場將面臨“如熊熊烈火般的嚴重后果”,例如美債被大量拋售、債權人利益受損、利率上漲、美元貶值、銀行破產、股市暴跌等,使全球經濟尤其是新興經濟體遭受巨大沖擊。
然而,在面對如此嚴峻的壓力時,美國兩黨更關注的卻是自己的表演與姿態。比如,拜登宣稱縮短原定出訪行程,在七國集團峰會結束后返回美國,取消訪問巴布亞新幾內亞和澳大利亞的行程,刻意給人感覺“專注于”就提高債務上限達成協議;以麥卡錫為首的共和黨人,則堅決要求提高債務上限必須以大幅削減政府開支為前提,并指責拜登將導致美國債務違約。目前來看,并未看到兩黨為解決債務問題拿出了哪些實質性的解決方案,這些表演與相互指責不是為了解決問題,而更像是政治作秀。
記者:美國債務上限危機反復發作的深層原因是什么?
刁大明:美國債務問題的根本原因,是兩黨將各自的政治私利置于國家利益之上。之所以債臺高筑、屢次出現債務危機,歸根究底是政黨輪替間,兩黨為了爭取選票過度透支未來經濟潛力,采取不負責任的財政政策導致的惡果。共和黨在主導時期減稅,但并沒有明顯削減支出;民主黨上臺后增加支出,但也沒有大幅改變稅收政策。這導致了財政赤字不斷擴大,不得不采取發債的方式來填補缺口。從債務問題解決的過程中,我們也能夠看見美國目前存在的政治衰敗、治理失靈的狀態。
雖然美國尚未出現過真正的債務違約,但巨額的債務與反復出現的危機已經對美國消費者和投資者信心產生了不良影響。美國消費者新聞與商業頻道日前發布的“全美經濟調查”顯示,69%的美國成年人對美國當下以及未來的經濟形勢持負面看法,創這項調查17年歷史中的最高紀錄。美國智庫皮尤研究中心4月下旬發布的民意調查結果也顯示,大多數美國人對國家發展前景持悲觀態度。此外,債務危機頻繁出現帶來的不確定性,讓投資者和國際市場對美國債務問題不可避免地感到擔憂,削弱了美國在國際上的影響力和信譽,消磨美債等美元資產價值,引發全球市場對美元和美國國債的信任危機。
不斷提高債務上限是飲鴆止渴,美國將持續籠罩在債務“爆雷”的陰影中
記者:本次美國債務危機的走向將是怎樣的?未來美國還會再次出現債務危機嗎?
刁大明:根據過往的歷史,共和黨與民主黨都很清楚美國出現債務違約的后果,所以總是會迫于壓力,在反復權衡后達成某種妥協。然而,此次化解危機的難度可能比往次都大。雖然仍然有可能最終看似有驚無險地“壓哨通過”提高債務上限,不過在美國社會嚴重撕裂的當下,也存在著這種可能性:兩黨在債務上限生效之前不采取行動,一步步如夢游般走向債務違約的深淵。
此外,即使兩黨可能達成一致,債務上限提高的幅度和延長的時間也將非常有限。這意味著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美國還會繼續在債務危機的邊緣徘徊,籠罩在下一次“爆雷”的陰影當中。這種情況會進一步打擊投資者和相關人士的信心,使他們難以做出長期投資決策。
事實上,巨額債務給美國帶來的壓力非常巨大。雖然存在暫時緩解的方式,但實質性的解決是完全不可能的。所以,不斷提高債務上限,不過是在飲鴆止渴。
對國際社會來說,當前,全球經濟復蘇任重道遠,各國都希望實現經濟的穩定向好,而不是陷入衰退。美國債務危機輸出全球通脹,增加國際金融市場的動蕩風險,將難以避免地影響全球經濟復蘇進程。面對美國帶來的持續的不確定性,國際社會應該形成合力,共同推進現有的全球經濟治理體系框架朝著更加符合國際潮流的方向持續改革和發展,以應對美國債務危機引發的各種風險,確保世界經濟行穩致遠。(作者 李云舒 韓亞棟)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