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涼島”華麗轉身成為“生態島”。作為我國首個以“公益+旅游”模式開發、首個生態修復主題整島開發的無居民海島,珠海三角島的建設動態備受關注。
11月23日,記者從珠海九洲控股集團全資下屬公司珠海九控藍色海洋旅游發展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九控藍海”)獲悉,經過數年修復建設,三角島生態修復工程初見成效。預計2021年年底前,三角島可完成客運碼頭等基礎設施建設,2022年投入試運營。
三角島全貌。(來源:受訪者供圖)
無居民海島“試水”市場化開發
三角島到珠海、香港、澳門的直線距離分別約為15公里、30公里、12公里,乘坐航班從九洲港出發,半小時便可抵達。
三角島面積不大,但名頭不小。2011年4月12日,國家海洋局向社會公布我國第一批開發利用無居民海島名錄,共計176個,三角島名列其中。
2017年2月,九控藍海獲得三角島旅游開發使用權。這是國內首個采取“公益+旅游”開發模式的項目,也是全國首批以市場化方式轉讓無居民海島使用權的示范項目。
2017年12月,三角島運動休閑及科教示范項目開工建設,正式拉開建設帷幕。
2018年7月,九控藍海取得了國內第一本無居民海島不動產權證。2019年5月,《珠海經濟特區無居民海島開發利用管理規定》正式實施。該規定對無居民海島的規劃、保護、開發利用管理作出了明確要求,旨在進一步健全海域海島保護制度體系,引領推動無居民海島保護性開發。從那以后,三角島開發建設中遇到的無法可依、無規可循、無法受理審批等問題得到徹底解決。
2020年1月,三角島更歷史性地與陸地并網供電,并實現同網同價,徹底解決了海島電價貴的問題。
歷時數年修復 綠色重回小島
記者實地走訪三角島看到,碼頭已投入使用,沙灘修復工程已完工,島上的兩個淡水湖清澈寧靜,那抹美麗而獨特的藍讓人難以挪開目光。
“三角島變化太大了!”珠海九洲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的員工蘇曉強于2019年2月上島工作,見證了三角島的蝶變。
據介紹,二十世紀八九十年代,三角島被賣給一家企業,采礦作業破壞了島上的生態環境。
“島上被開采過的部分,基本上沒有綠植,都是光禿禿的,從遠處看就是一片片的泥土色。”蘇曉強回憶起上島時看到的海島樣貌。面對“千瘡百孔”的生態環境,上島的工作人員們開始著手山體邊坡復綠和海岸線生態修復等工作。
辛勤的付出逐漸得到回報。蘇曉強介紹,全島復綠面積約達8萬平方米,海岸線生態修復長度約4000米。綠色慢慢回歸島上,動植物多樣性愈加豐富,未來大灣區的海上旅游勝地已經初現神采。
如今,蘇曉強十分享受在島上的時光,“生態環境變好后,越來越多的鳥類飛來定居。”
與此同時,一個適宜生產生活的良性生態圈也逐漸成形。“目前,三角島實現了全島水電網全通。”負責三角島開發運營的九洲控股相關負責人介紹,海洋海島監測中心、風力發電站、海水淡化廠、垃圾處理廠、消防中心等公益場所均已建成并投入使用。這些場所不僅發揮著島上基礎設施的作用,也將為后續開展海洋海島科普研學活動等公益項目創造多種可能。
據悉,根據三角島的建設規劃,全島劃分為海島碼頭區、主題活動區、文旅配套區、靜謐休閑區、海島后勤區。音樂場所、度假休閑場所、海洋海島科普基地等多種類型共35項業態的打造,將“公益+旅游”以及音樂主題的內核展現得淋漓盡致。
標簽: 三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