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是為了更好的重逢。
闊別5年的河南博物院主展館
正式宣告”回歸“
要與公眾見面了!
9月24日,經過全方位提升的河南博物院主展館將面向社會試開放,全新的基本陳列“泱泱華夏 擇中建都”及部分專題展覽將以嶄新的面貌與公眾見面,其他專題展覽也將隨后開放。
國際勞動節
新展覽:泱泱華夏
擇中建都
一個“中”字,
道出了河南數千年歷史最核心的特質,
一個“都”字,
成為河南博物院基本陳列新的靈魂。
很多觀眾,都對河南博物院以前的基本陳列“中原古代文明之光”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如何使新的陳列展覽在原來的基礎上有更大的提升、更吸引觀眾?結合社會各界的反饋和反復研討論證,博物院多次修改陳展大綱,最終確定了陳列展覽的主題為:泱泱華夏,擇中建都。
黃河九曲,中原在黃河的襟抱中。中原是華夏民族形成發展的策源地,這里被稱為“最早的中國”,這里長期是統一中央王朝的核心區。世界古代文明中,唯有中華文明一脈相承,綿延至今,中原是這一文明譜系中保存最完整的地域。
數千年來,有 20 余個王朝在中原建都,洛陽、開封、鄭州、安陽,名都相望,城垣相疊,文化厚積。古都,成為貫穿華夏文明史的一條主線。
“泱泱華夏 擇中建都”基本陳列以中原的建都歷史為主線,以中原文明發展歷史為綱,以世界文明背景為參照,整合河南地區的文物優勢,抓住中原古代發展中的閃光點,展示華夏民族的文明發展軌跡,再現中原文化的悠久與輝煌,以及中原文化的影響力與輻射力。同時在全球化視域下,展現中原文化與其他地區文化的異同,展開黃河文明與海洋文明、草原文明的對話。
展覽使用了精心挑選的5000余件套精品文物,包括鎮院之寶等珍貴文物,以及近幾年的考古新發現也將出現在陳列展覽中。
和“泱泱華夏 擇中建都”基本陳列同期亮相的還有《明清河南》專題陳列和《國寶特展》兩個展覽,《明清河南》將通過文物展示明清時期中原文化的特色,《國寶特展》將實行國寶輪流做莊制,每期一件國寶。第一個與觀眾見面的是著名的賈湖骨笛,展覽利用實物、圖文展示及多媒體手段向公眾全方位翔實地介紹賈湖骨笛的挖掘出土、測音、材料工藝等情況。
據介紹,新的陳列展覽文物精品薈萃,不僅調整了主題、提高了站位、突出了華夏文明、黃河文明,還極大地增強了觀眾觀展時的互動性和多媒體的展示。通過圖示化、信息化、數字化等綜合技術對展覽進行深層次解讀,便于公眾更好地理解展覽、了解中華文明。
國際勞動節
新發展:
綜合實踐體驗中心
助推社會教育
河南博物院的社會教育工作一直是全省文博界的標桿,在全國也位居前列。
在講解上,圍繞“泱泱華夏 擇中建都”基本陳列,以更易理解、更具親和力的方式講好“黃河故事”,讓觀眾通過講解多角度、全方位了解黃河與文明發展、與古都變遷,與城市興衰的內在聯系,領略其中包含的人文精神,讓其中蘊藏的精神鮮活起來。
配合主展館的重新開放,河南博物院專門在東配樓開設了博物館綜合實踐體驗中心,加大社會教育的體驗功能。東配樓一樓將開放含研學活動教室、文物保護觀摩體驗、田野考古體驗、古代天文科技展示及自主學習五大功能區為一體的1400平方米的全新綜合實踐體驗中心,可同時容納500人參與體驗活動,采取“分眾化、菜單式”的服務模式,精準定位服務人群。
在對未成年觀眾的教育上,著重打造“特約講解”等教育項目,開發專題學程,優化九大鎮院之寶系列學程、考古知多少、國寶守護人、成語典故等熱門教育課程,豐富教育體系、共享教育項目。
新開辟的博物館綜合實踐體驗中心,將以高起點、立體化、沉浸式展示博物館教育發展新內涵。
新文創:
文創小店搖身一變放大招
博物館文創產品是文化創意產業的亮點之一,重新開放的河南博物院主展館將開設文創專屬區域。博物院文創區有眾多新品即將上線,超過500款文創產品供公眾挑選,河南博物院自主文創品牌——“灼蓁”也將隆重亮相,其中包含親子類漢服以及咖啡飲品。此外,多個文創品牌和非遺產品也將進駐主展館。
值得關注的是,9月24日、25日,“川上曰”文創市集將在河南博物院西停車場以及西配樓外以帳篷式市集的形式與公眾見面。30余家優秀的文創企業進行展示,含10+體驗式企業木刻版畫、印制T恤、石刻拓印、泥塑、面塑、葉貼畫、皮影、宋式風箏、汴繡、印染畫、手繪布藝等。
9月24日開館日首日晚20:00—20:20,還會在藝術館中廳舉辦文創漢服品牌發布會的快閃走秀。同時,“萬科杯”第七屆河南省博物館文創設計大賽線下評審渠道開通,將有特定展區將90余款參賽作品落地展示。
今后,博物院的更多休閑區域將會以文化傳播的目的投入使用,舉辦博物雅堂、文化市集等各種活動。
另悉,9月24日、25日晚上,博物館之夜邀您品賞“博物館奇妙樂”《古韻新聲——庚子年仲秋古樂賞聽會》。
《華夏古樂——音樂文物復原展演》也如“樂”而至。周二至周日每天上午11:00、下午16:00,華夏古樂邀您聆聽到歷史的回聲。從史前骨笛到先秦遺音,從漢唐樂舞到宋代詞樂……全新的陣容、全新設備、豐富的內容和升級后的古樂廳將對華夏古代音樂文物復原呈現出最真實,最震撼的動態解讀。一眼千年、一演千年。
新手段:文物修復 化朽為奇
《我在故宮修文物》引起很多人對文物修復的興趣,河南博物院的文物修復也屢有神奇之作。
在新完成改造的文保樓中,專門開設了“歷史教室——文物保護觀摩實驗室”。實驗室把修復也作為基本陳列的一部分,面向特定社會公眾進行展示。將無機文物、有機文物修復室內側墻壁設置成透明玻璃展示窗,在確保文物安全的前提下,向參觀學習人員展示文物保護修復過程,將文物保護的政策法規、修復理念及文物保護修復技術,變為展線的組成部分,深化博物館的社會教育功能。
服務方面,文化志愿者是博物院的一個服務品牌。主展館開館后,將重點培育志愿服務新生力量,創新志愿者服務形式,通過展廳導覽咨詢、文明參觀引導,采取專題講解、定時講解相結合的方式,開展精細化服務、滿足觀眾多樣需求。
同時,博物院將拓展共建基地服務內容,圍繞黃河文化、紅色故事、主動走進社區、院校、企事業單位,開展中原歷史文化宣講。利用主題日、節假日,推出覆蓋面廣、層次多的公共教育活動,更好推進博物館文化服務進校園。
花徑幾度緣客掃,主展今始為君開。
即日起,河南博物院實行網絡實名制預約免費參觀,觀眾可通過河南博物院微信公眾號進行實名預約,目前僅接受散客(個人)預約,每次預約最多可預約三人。
入館參觀時請出示預約二維碼及身份證,參觀過程須全程佩戴口罩,并與其他人保持1.5米以上距離。
標簽: 河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