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興安嶺發現舊石器時期彩繪巖畫 萬年前猛犸象依稀可辨
經黑龍江省文化廳組成的專家組初步認定,在這個省黑河市發現的一處赭石彩繪巖畫,是舊石器時期彩繪藝術作品,距今至少1.2萬年,在小興安嶺地區尚屬首次發現。
專家組組長、黑龍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長劉曉東表示,巖畫作為重要的考古學研究資料,可以直觀生動反映當時人們的生產生活場景,這次發現不僅對研究小興安嶺地區舊石器時期人類生活狀況具有重要意義,而且可為黑龍江地區乃至更大范圍人類文明進程的研究提供重要參考依據。
這處巖畫位于黑龍江省黑河市罕達汽鎮附近的一處巖壁上。今年5月末,黑龍江省文化廳獲悉有關線索后,責成黑龍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組成專家組,對這處巖畫進行現場調查和科學辨識。
據專家組成員、黑龍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員趙評春介紹,現場可以看到,巖石上南北橫向分布著一些彩繪圖案。提取現場資料后,通過技術手段辨識形成的紋樣墨跡圖顯示,這處巖畫上共有13種赭石彩繪紋樣,初步認為,反映的是原住民獵獲場景。
他介紹,巖畫的年代確定一直是國內外學界難題,這次有了重大突破,那就是通過對這處巖畫彩繪紋樣的辨識,對其形成的年代有了較為明確的結論。紋樣中包括三頭猛犸象,據此可以初步判斷這些彩繪巖畫作品至少形成于猛犸象在當地滅絕以前,即至少有1.2萬年歷史。
趙評春認為,這處巖畫屬手指彩繪藝術作品。所使用的顏料中,赭石在當地很難獲得,而且單一赭石是無法形成顏料涂抹在巖石上長久留存的。巖畫因使用了由赭石和動物膠質調和而成的顏料,才得以經歷了萬年洗禮留存至今。
他說,創作一幅彩繪作品,在當下不是難事,但在使用石制生產工具、以漁獵和采集為生的舊石器時代,遠古先民是如何做到使用調和顏料作畫來反映生產生活的,還是個謎。
目前,專家對其余紋樣的研究和辨識還在繼續。(記者 曹霽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