貨幣基金在人們眼中通常是一種低風險、低收益的安全資產,具有較好的流動性。當投資者沒有找到合適的基金投資之前,往往會把錢先放到貨幣基金里,作為收益高于活期存款的替代產品,然而貨幣基金就真的絕對安全,不會跌破凈值嗎?根據美國貨幣基金發展的經驗,我們看看這個問題。
美國貨幣基金的飛速發展
美國在推行利率市場化改革之前,大多數州禁止銀行對支票存款賬戶支付利息,美聯儲通過Q條款對儲蓄存款和定期存款利率規定了5.25%和5.5%的上限,人們只能在收益性和流動性之間做出選擇。而貨幣基金的誕生,使投資者不僅可以獲得貨幣市場工具組合的收益,也可據以簽發支票,相當靈活,流動性較大。20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美國開始推行利率市場化改革,貨幣基金迎來爆發式發展。
20世紀70年代末,由于連續幾年的通貨膨脹導致市場利率劇增,貨幣市場工具如國庫券和商業票據的收益率超過了10%,但存款所卻仍然受利率上限的限制。于是出現儲蓄存款不斷轉化為向貨幣市場基金的現象。
貨幣基金也會跌破凈值?
貨幣基金一直被認為是“準儲蓄”,是最安全的投資產品,主要由于歷史上美國貨幣市場基金受“2a-7規則”(Rule 2a-7)的監管,即通過維持凈值在1美元以上的會計處理手法,來保持良好的流動性。直到1983年,SEC允許貨幣市場基金放棄“按市值計價”的會計方法,把資產凈值固定為每份基金1美元。與其他基金按照市價計算凈值不同,貨幣市場基金根據到期時的預期收益計算其凈值,這就使得這類基金很容易將凈值做成1美元以上,因此,我們對貨幣基金一貫會有“保本”的感覺。
歷史上只有兩只貨幣基金跌破凈值,1994年,一直投資了浮動率證券的小的貨幣基金由于忽然遇到加息,而導致凈值跌到了0.96美元,使投資者賠錢。08年金融危機時,就在雷曼兄弟申請破產次日,美國第一只貨幣市場基金“儲備基金”旗下“首要基金”由于重倉購買了雷曼兄弟的商業票據,凈值跌至97美分,這很快引發了整個貨幣市場基金行業瘋狂的資金贖回潮,最后只能清盤。
美國對貨幣基金加強管控
針對貨幣基金在金融危機中遭遇的高贖回壓力和低變現能力,SEC于2010年1月對原有的貨幣基金管理條例——《1940年投資公司法》項下的《Rule 2a-7》進行修正,著重提高了對貨幣基金的流動性要求,規定基金必須把10%資產投資于國債以應對每天的贖回需求,把20%的資產投資于1周內到期的證券;同時禁止投資剩余存續期超過120天的資產和剩余存續期超過45日的次級債券,以達到降低長期債券投資比例的目的。此外,修正案還要求基金公司加強信息披露的內容和頻率,引導投資者做出理性的決策。
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2014年7月又通過一項新規,要求面向機構投資者的優質貨幣市場基金采用浮動資產凈值,不再維持每單位1美元的固定價格,以避免出現大規模贖回現象并引發金融市場動蕩。
即使購買貨幣基金,投資者也要做好風險防范
雖然貨幣基金的風險很低,但是還是有些事件會對貨幣基金造成沖擊。比如市場利率忽然變化、多家公司忽然被降低評級或者是投資者的贖回超過預期。還有一些潛在的事件,比如聯邦基金利率降到低于基金手續費的水平,這樣投資者就不會考慮購買基金了。
為了避免這些風險,投資者可以參考一下這些措施:
了解貨幣基金的資金投向
如果你看不清這只基金的投向,那就換一只基金吧。
不要認為貨幣基金的是無風險的
高的回報總是伴隨高的風險。不增加風險而獲得更高收益的方法有一條,那就是選擇收益相近,手續費更低的基金。
盡量選擇大公司的貨幣基金
大公司通常會有更好的投資業績,比小公司更能夠承受短期波動。少數情況下,一些基金公司還會自己貼錢防止基金跌破凈值。其他條件相似的情況下,盡量選擇大的公司發行的貨幣基金。
08年金融危機之前,僅有兩只貨幣基金跌破凈值,08年之后,美國采取了諸多管控措施,避免其跌破凈值。因此貨幣基金的風險確實很低,是一種替代活期存款的極好選擇。但是貨幣僅并不是絕對的安全,因此,我們也不能忽視貨幣基金潛在的風險。
標簽: 基金收益是真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