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小區跟之前相比,停車位置規范了,環境衛生也干凈了,老舊設施維護更新了,俺們住戶的生活環境也越來越好了。”汲水鎮大同人家小區業主老張高興地說道。這是衛輝市汲水鎮建設路社區一個典型無主小區,近些年來發生的實實在在的變化。
近年來,汲水鎮圍繞“黨建有引領、自治有參與、需求有落實”治理目標,著力構建“社區黨委+小區黨支部+業主委員會+物業公司+網格化”五方聯動模式,積極打造以自治為主體、法治為保障、德治與善治相結合的現代化“四治”融合新模式。
汲水鎮大同人家小區,歷經了有物業管理到無物業管理再到居民自治管理的三次轉變,由管理有序到無人打理、再到創新治理模式的管理有序。經過黨建領航、多方努力,目前該小區環境干凈整潔、財務收支公平公開、氛圍營造和諧融洽,已成為汲水鎮無主小區“居民自治”管理的樣板模范。
大同人家小區,位于大同路西段,始建于2010年,共有7棟192戶800余人,黨員32名。2010年以來,該小區先后有3家物業公司提供服務,后因物業管理成本費用連續上調(物業公司多次要求上調物業費由每平方0.3元增至0.45元),與小區業主群眾未達成一致意見,導致原物業公司相繼撤離。2019年,該小區成為無物業小區(無主小區)后,曾經一度陷入管理混亂、無人打理的狀態,人居環境臟亂差,群眾的日常生活受到嚴重影響。后經社區黨委和小區黨支部的協調,成立了大同人家“居民自治”業主委員會,由15名業主委員組成,小區居民代表張國榮同志擔任小區業委會主任,具體處理小區日常事務,逐漸實現了由“亂”到“治”、由“陌鄰”到“睦鄰”、由“無人管理”到“共建共治共享”的蝶變之路。
一是黨建領航,建強治理主體。優化基層黨組織設置,構建“社區黨委+小區黨支部+業委會+黨小組”四級基層黨建網格。確定黨員中心戶32名,將黨的組織延伸到“大同人家”小區每個樓棟、單元,將黨的工作拓展到每個家庭、業主。社區黨委抓好牽頭,做好業務指導或社區“兩委”干部下沉小區兼任小區黨支部書記,結合各小區實際情況,先后指導成立小區業委會6個,建立“紅色物業”2個。逐步建強小區自治組織,充分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帶動居民主體參建參治、共建共享。
二是精細服務,深化網格體系。完善網格化管理體系,精細劃分全鎮13個村(社區)86個三級網格,以185名微網格員繪制出包聯片區、責任到人的全域網格化作戰圖,構建“一網統管”治理格局。建立居民自治網格,積極發動退休老黨員、老教師優秀黨員、治理能人和熱心居民,擔任樓棟長、網格員、調解員等。同時探索組建“老黨員+網格員+治理能人”為主體的“鐵三角”基層志愿調解隊伍3支,設有法律顧問8名、社區調解員42名、法律明白人101人,提升基層訴調對接、多元化解能力,切實將問題化解在萌芽狀態。
三是完善制度,堅持常態長效。搭建共商共建共治平臺,筑牢小區治理陣地,高標準完成13個村(社區)黨群服務中心升級建設等,為群眾議事協商、矛盾化解、意見收集提供陣地保障。同時,結合實際因地制宜,構建小區黨支部領導下,業委會(自管委)、物業企業、小區商戶(企業)等組織共同參與的多方共治格局。通過微信群、板凳會、居民大會等形式廣泛征集居民業主意見,公示小區財務資金用途明細,多舉措提升物業服務質量,逐步實現由社區衛生兜底到居民自管提升的完美蛻變。
汲水鎮黨委書記吳建國表示,下步,我們將持續堅持黨建引領為核心,逐步建立“黨建引領,融合共治”的小區治理新模式,充分發揮社區黨委、業委會、物業公司、黨員干部、居民業主等多方力量共同參與積極性,凝聚各方資源參與治理的動能,切實擰緊基層治理“一股繩”,真正推動“黨建+治理”同頻共振,持續發力助推城市管理提檔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