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暖花開之際,一度陷入停滯的房地產市場按下了“重啟”鍵。在剛剛結束的在港上市的內地房企扎堆式2019年業績說明會上,多數房企管理層都向外界表示,復工率已經超過90%,線下售樓處銷售已經恢復正常水平,有個別項目實現了開盤售罄。
中指研究院檢測數據顯示,2020年一季度,14個重點城市住宅類項目共計開盤268次,推出房源近5萬套。其中,新開住宅項目當天去化率均值為66%。從項目去化情況來看,有56個項目開盤售罄,主要集中在杭州、成都和南京等地。
“從66個大中城市新房市場整體來看,一二線城市成交面積下滑三成,三四線城市下滑近兩成。但南京和廈門商品住宅成交量在疫情之下保持增長,杭州成交量在一季度同比下滑幅度最小,僅5%。”貝殼研究院相關人士向《證券日報》記者指出,部分二線城市表現較好是因為市場應變能力強,比如杭州是全國首個從政府層面全面推出“線上售樓處”制度的城市,有效應對線下銷售停滯問題;而南京房管局則早在2月20日就提出房地產線下銷售恢復開放,在全國房地產市場“冰封”的情況下,搶占了市場先機。
“總體來講,市場正在向正常銷售水平恢復。”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研究總監嚴躍進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隨著疫情逐漸減弱,房企開盤量還將增大,開發商的讓利策略,將會得到市場認可。
剛需仍為市場主流
疫情下的樓市,出現的兩個現象頗為受關注。一個是深圳單套售價超過4200萬元的14套豪宅幾秒被搶光,一個是北京某網紅剛需盤一夜之間賣了814套。業內不禁在問,到底誰在買房?
中指院監測數據顯示,一季度,14個重點城市推出的新盤中74.6%為剛需盤,24.6%的項目主要面向中高端改善型需求,0.7%的項目推出不限購的商住產品,主要面向投資客戶及部分受限購條件制約的自住購房者。
另外一個數據也頗為值得一提。一季度14個重點城市推出的近5萬套新房,開盤當天平均去化率為66%,這是相對較高的水平。其中,從開盤去化率排行榜來看,66%的項目為剛需樓盤,中高端改善項目占比超三成,也就是說,在已經賣掉的樓盤中,剛需占了大部分。
“根據調研現場客戶訪談獲悉,剛需群體年齡段普遍在35歲以下和35歲-45歲兩個區間段,購房群體年齡偏向中青年,工作、家庭成為影響這個購房群體的主要因素,客戶主要考慮項目是否具備教育資源、交通便利性、生活配套齊全性和總價承受能力。”中指院研究人士稱,去化效果非常好的剛需樓盤郊區、遠郊區占比較高,隨著城市的發展、擴建,郊區、遠郊區的配套、教育等資源得到明顯升級改善,價格相對較低的郊區、遠郊區剛需產品開始受到購房者關注和青睞。
“總體來說,總價較低的剛需盤,年齡層較小的人群正在進入市場。”貝殼研究院首席市場分析師許小樂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每次市場啟動的時候,一般都是這些人群進入市場后帶來了成交量的回升,這些人同樣是后市換房鏈條的主力。
低價開盤吸引客流
事實上,開盤當天售罄的“日光盤”已經久不見于樓市,疫情期重現56個開盤當天即售罄的項目,并不能代表當下樓市的真實普遍現狀。從目前公布的統計數據來看,一季度,百強房企簽約銷售額為16628億元,同比下降了22.3%。但“日光盤”的扎堆再現,并不是無跡可尋,降價就是最重要因素之一。
“對我來說,今年一季度買房本在計劃之中,雖然也因為疫情有所動搖,但這一次要買的房子降價了,我立刻不再猶豫,馬上去排隊下單。”一位購房者告訴《證券日報》記者,“在買房過程中遇到的將來的鄰居多數也是出于這種想法才買的。”
中指院監測數據顯示,一季度,14個重點城市的重點項目新開盤價格稍有下跌,其中1月份延續上一年穩中微升態勢,2月份疫情暴發僅監測到4個城市有項目選擇開盤,且價格有所下調,3月份價格趨穩。整體來看超六成城市開盤項目選擇平開,選擇價格上漲或下調的項目占比均接近兩成。分城市來看,2020年一季度,上海低開項目占比較大,采取降價策略的開盤項目占比約為75%,天津和蘇州等城市漲跌互現,選擇高開和低開項目占比持平為五成,這些城市受到疫情影市場需求較弱;另外,杭州價格變化分布占比較均勻。
“一方面是由于在疫情期間有一部分著急出貨的房企,推出了一定的折扣和優惠;另外一方面是因為在這個期間能夠形成成交的,大多數還是總價不太高的剛需類產品,會導致整個期間價格會有一定的下浮,但還在一個比較穩的狀態,沒有像量一樣下降那么明顯。”貝殼研究院新房分析師潘浩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從房企端來看,不少房企一年內到期的負債已經接近于在手現金了,這讓其非常需要通過銷售回籠資金,通過高周轉去保證資金鏈健康,以免難以應對接下來的還債高峰期。
(王麗新)
標簽: 剛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