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測溫槍看也不看就放進來了。”“看看別人家的電梯,再看看我們。”“檢查車還要檢查后備廂。”……當封閉式管理成為社區疫情防控的共識后,社區管得怎么樣,是松了還是緊了,業主中開始出現爭議抱怨。面對防控措施執行的尺度差異,不少物業公司表示,希望相關部門能指導社區封閉式管理走向標準化、規范化,并根據疫情防控需求適時調整。
是松是緊眾口挺難調
“剛剛不是已經測過溫了,這才過去幾分鐘,怎么又測?”3月2日,潘家園某小區門口,一位年輕人因為體溫檢測與社區人員爭執了起來。社區人員提出,只要出入社區就得測溫。
類似的爭執,在不少社區都頻頻發生。2月9日,北京發布十條疫情防控通告,提出嚴格實施居住小區(村)封閉式管理。執行至今,封閉式管理已成為共識,可具體該管成什么樣,眾說紛紜。
有業主覺得,社區管理太松。“我家小區,雖然進出時社區和物業也測體溫,可經常是測溫槍都不看就把人放了進來。”住在老舊小區的業主王女士很羨慕新聞里的那些社區,一天消殺兩次,電梯準備衛生紙。而她住的社區,上樓下樓很少聞到消毒水的味道,電梯轎廂更是臟兮兮。
有的業主卻覺得,社區管理太緊。住在豐臺某社區的小李,最近就搬離了父母的家,原因是被保安指責出入頻繁,“門崗說我天天出門上班,屬于危險因素,要么居家辦公,要么另尋他處。”
分歧背后折射尺度差異
“進出查車連后備廂都得打開。”“樓道中的垃圾清理不及時。”“業主帶著訪客都不讓進社區。”……記者注意到,這些抱怨背后,折射出防控措施執行尺度的差異。
《北京市關于進一步加強社區(村)疫情防控工作的通告》提出,進一步嚴格小區(村)封閉管理,在出入口設置檢查點,居住人員和車輛憑證出入;嚴格核實登記小區(村)來往人員、車輛,外來人員和車輛原則上不得進入小區(村);街道(鄉鎮)、社區(村)、物業企業、產權單位要做好公共場所清潔消毒、垃圾分類處理、環境整治等工作。
但在具體執行中,不同社區做法大不相同。以車輛出入為例,記者采訪過的社區,有的單獨發放疫情期間臨時車證,有的沿用普通車證;有的將車庫自動抬桿改為手動控制,有的維持自動控制;有的要求業主開車窗檢查,有的要求打開后備廂檢查。而實際上,物業企業檢查后備廂和身份證,并沒有明確的法律依據。
居住人員的出入憑證管理方面,有的小區只有1種證,有的小區則有4種針對不同住戶的證。“每個小區執行方案并不完全相同,大部分是社區統一辦理,也有一部分是物業公司辦理。”北京市物業管理行業協會秘書長宋寶程告訴記者。
專家建議適當指導并授權
《北京物業管理條例(草案)》二審稿提出,發生突發事件,街道辦事處、鄉鎮人民政府負責落實市人民政府確定的各項緊急措施,指導物業服務人開展各項應對工作。物業服務人應按照要求服從政府統一指揮,積極配合相關單位開展工作,落實應急預案以及各項應急措施。
面對業主抱怨和防控壓力,物業公司普遍感覺兩頭為難。“疫情不同階段,社區封閉怎么管?哪些是我們的權利,哪些是業主的權利?還希望有更明確的執行標準。”多名物業管理人員表示。
“物業服務企業作為社區公共環境維護、衛生服務的主要提供者,應該更多地參與到疫情防控的實際工作中來,將物業服務的內容和方式圍繞疫情防控需求展開。”北京大學法學院房地產法研究中心主任樓建波認為,社區疫情防控是構筑安全網絡的最后一道防線,社區基層和物業企業應該按照相關文件規定,切實履行好責任,做好服務工作。但同時,他也建議,規范文件之外,在實踐中提供必要的指導支持并適當授權,讓基層能夠切實明白哪些可以做、究竟該怎么做。(趙瑩瑩)
標簽: 物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