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今年第三季度最后一個月,全球市場下行風險不減,貿易環境依然嚴峻,中國經濟下行壓力猶存,要實現“六穩”,必須要有實實在在能夠見效的動作。降準釋放的資金要真正變成市場紅利,除了各金融機構嚴格把控資金貸款方向,還需監管層加大監管力度,最大限度保證9000億資金不走偏且不出現跑冒滴漏。
9月16日,全面下調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政策正式落地,釋放資金約8000億元。此次降準是今年以來第三次降準,也是第二次全面降準。今年1月份,中國人民銀行宣布全面降準1個百分點;5月份,中國人民銀行決定對聚焦當地、服務縣域的中小銀行,實行較低的優惠存款準備金率。
此次央行還將實施定向降準,即額外對僅在省級行政區域內經營的城市商業銀行定向下調存款準備金率1個百分點,于10月15日和11月15日分兩次實施到位,每次下調0.5個百分點,定向降準釋放資金將達1000億元。
央行發大招,符合市場預期。進入今年第三季度最后一個月,全球市場下行風險不減,貿易環境依然嚴峻,中國經濟下行壓力猶存,中國要實現穩就業、穩金融、穩外貿、穩外資、穩投資、穩預期“六穩”,必須要有實實在在能夠見效的動作。相關國際背景是,美聯儲今年7月底進行十年來的首次降息,引發全球一波降息潮,9月份美聯儲降息概率極大,而且降息極有可能是50個基點。
全球市場已經形成風險聯動且風場敏感的大系統。在此情勢下,中國穩健的貨幣政策并未發生根本變化,也不會隨著美國和其他國家“大水漫灌”,這就成為此輪降準的基本邏輯——既要因應全球貨幣政策的傳導效應,更要考慮中國市場的基本面,還要維持穩健的貨幣政策。
市場是個巨大的循環系統,長期和短期資金是整個循環系統的動能。無論是央企、外企或其他性質的巨無霸市場主體,還是中小微企業,都是這個循環系統的活躍因子。有資金支持,讓資金活起來,維持一定的流動性,才能流水不腐、通則不痛。
中國貨幣政策的基調一直是“穩健”,中央和央行釋放的信號是絕不搞“大水漫灌”,這是由中國經濟的基本面所決定的。一方面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使然,既要解決存量矛盾(過剩產能和僵尸企業帶來的呆賬死賬等),又要面對資金流向樓市、股市和其他虛擬經濟的難題。另一方面,各類市場主體在融資上存在著不同待遇,民營企業尤其是中小微企業長期存在融資難、融資貴問題,如果這些市場主體缺乏資金支持,中國市場將失去底氣和活力。
過去多次降準都具有定向意味,但政策導向和市場選擇存在博弈,一些金融機構在執行層面存在逐利思維。金融為實體經濟服務不可能一蹴而就,解決中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將是一項長期的任務。
貨幣政策本是動態調整的過程,無論是美聯儲的加息或降息,還是中國貨幣政策工具的多手段運用,都不可能一招致效,而是要通過市場反應和傳導,營造政策面所要達到的趨勢和預期,有時這種趨勢和預期還可能引發其他不確定影響。如美聯儲7月份降息并未帶來美國股市上漲,反而引發美聯儲更大的動蕩。經過這輪降息,美聯儲9月份降息預期加大,美國市場甚至會產生降息依賴。
降準減輕了金融機構貸款成本,增加了資金量,理論上講的確具有擴大資金流動性的作用,有助于解決實體經濟的資金問題。譬如此輪降準,普遍降準釋放的8000億資金,對于年底之前的市場資金需求有一個良好預期,這段時間金融機構有足夠的資金增加流動性。定向降準尤其是針對特定金融機構的降準,釋放的1000億資金如果精準流向中小微企業,的確是這些企業的福利。
不管是普遍降準還是定向降準,釋放的資金要真正變成市場紅利,除了各金融機構嚴格把控資金貸款方向,還需監管層加大監管力度,運用多種政策措施和技術手段,最大限度保證9000億資金不走偏且不出現跑冒滴漏。
標簽: 降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