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8日,“中大國際時尚中心·創新論壇暨廣州市海珠區中大國際創新谷紡織產業聯合會成立大會”在琶洲舉辦。在會上,針對中大紡織商圈是否搬遷的疑問,官方表示,中大紡織產業商圈不但不會搬遷,還要開啟新一輪蝶變升級,將打造融合紡織時尚發布中心、紡織產業標準中心、紡織產業指數中心、紡織產業科技創新中心于一體的國際時尚中心,促進中大紡織產業商圈的產業結構調整和創新發展。
“全國面料看廣東,廣東面料看中大。”在紡織服裝流通領域,廣州中大紡織產業商圈擁有舉足輕重的地位。經過30余年發展,這里已成為全球知名、國內首屈一指的世界級紡織服裝面輔料交易市場集聚區,年交易額估算超過2000億元。但近年來,這個“老”商圈的疲態逐漸凸顯:業態開始滯后、模式依然守舊、市場面臨飽和、配套不夠完善,消防安全和交通擁堵問題日益顯現……商圈的進一步發展嚴重受限,已到了“不得不改、不得不轉”的緊要關頭。
有人提出,整體搬遷不是更直接有效嗎?其實不然。一個成熟商圈的形成,不是一兩天的事情,更不是輕輕松松的過程。中大紡織商圈自發形成、自發壯大,之所以能取得今天的“江湖地位”,恰恰是營商環境、空間布局、產業定位、基礎設施等多方面因素的作用。按照市場規律辦事,就是要尊重產業發展的邏輯,不大拆大建、不急功近利,找到適合自身特點的轉型路徑。一刀切的整體搬遷看似省事,實則可能是回避問題、逃避矛盾。到最后,新產業不來、舊問題依舊,資源錯配之下,反而耽誤了轉型發展的大好時機。
當然,改造也非易事。在一張白紙上畫畫可以天馬行空、盡情想象,可要修補好一幅現成畫作,就不得不聚焦重點、精雕細琢了。改造傳統商圈,道理同樣如此。既要固本,也要培新;既要去糟粕,也要引活水。讓老商圈煥發新活力,就是要找到“老”與“新”的結合點、轉換閥,源源不斷地把“老”優勢變作“新”動能。
為此,從去年開始,海珠區便著手加強中大紡織產業商圈和周邊區域綜合整治。一方面是改造舊環境,以消防安全、違建拆除、交通治理和環境提升為抓手,推動營商環境更優、設施條件更好;另一方面是打造新格局,根據“立足灣區、輻射全球的國際時尚中心”這一新定位,淘汰部分不符合消防和環保標準的小作坊、小工廠,培育國際貿易、會展經濟、數字平臺、設計研發等新業態。
目前,專業批發市場轉型升級已列入今年全市九項重點工作。接下來,還會有更多中大紡織商圈這樣的老商圈、大商圈駛入轉型快車道。廣州要把握機遇、真抓實干,進一步加大專業批發市場、物流園、村級工業園整體提升力度,用科學規劃、精準施策,持續為老城市煥發新活力厚植優勢。
標簽: 老商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