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房地產利好消息的確不絕于耳,從國家到各部門再到地方,無論是開發商等供給端,還是剛需和改善購房者等需求端,都有不少支持房地產平穩健康發展的政策導向。不過,現在來看,大多數還都是停留在醞釀階段,并未落地。
(資料圖)
但也有一些地方已經率先啟動。
率先行動的是鄭州,且有實質政策落地。8月3日,鄭州出臺15條新規,包括暫停執行限售政策、落實“認房不認貸”政策、引導房貸利率和首付比例下行等。這應該是國家層面釋放“認房不認貸”的信號后,首個明確提出落實“認房不認貸”的省會城市。
接著,南京也在8月4日發布多條優化政策,涉及對購買新建商品住房實施補貼、推行房票安置、建立“安置房源超市”等舉措。這或許也意味著將有更多的城市跟進,并推出更多優惠政策,更好滿足居民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
可以說,房地產利好即將進入真正落地的實質階段。其他諸如首付比例、房貸利率或者買房補貼之類的就不多說了。目前有一個存量房貸利率下調備受關注,因為呼聲高但卻一直沒有具體落地消息。
不過經濟日報連續報道有關存量房貸利率下調的文章再次讓我們加大了對政策調整的預期。
8月14日和8月11日,經濟日報分別發表文章《依法有序調整存量房貸利率》《穩定存量房貸利率調整預期》。
文章指出,央行在下半年工作會議提出,指導商業銀行依法有序調整存量個人住房貸款利率。這已是央行近期第二次針對存量房貸利率調整的表態。上一次是要按照市場化、法治化原則,這一次直接說指導和依法有序。從措辭上看,基本也就意味著存量房貸利率下調的事實定了。
可能有人會說,如果直接下調豈不是更省事?這種想法倒也符合我的愿望,不過央行也不會強制銀行去做,畢竟銀行也是有合同約定的,也不好直接干預。有序則意味著接下來要做好工作部署,按步驟程序進行。
雖然不強制,但下調存量房貸利率已經是大勢所趨,成為大概率事件。
對于經濟日報的文章,可以說苦口婆心了,面對銀行,他們也是采用講道理的方式,掰開了揉碎了講降低存量房貸利率的好處和不降的壞處。
文章表示,調整存量房貸利率,可以減少提前還貸現象和違規轉貸行為,也可提升居民消費能力和意愿,發揮消費拉動經濟增長的基礎性作用。
文章引用房貸群體可能面臨的三大風險跟銀行講道理,由于購房者預期不穩、著急轉換存量房貸,那么很可能要被迫承擔三大風險。比如,第一,違規使用貸款風險。二是高額費用風險。三是個人信息泄露風險。
也就是說,如果銀行不抓緊時間做出調整,購房者將無奈選擇鉆空子的中介,不僅讓中介非法牟利,購房者也可能會被騙。對銀行來說也是巨大損失。
因為,下調存量房貸利率有助于增強銀行的客戶黏性、穩定存量客戶。商業銀行即便不下調存量房貸利率,借款人也早已通過提前還款等方式降低了銀行的利息收入。
所以,商業銀行要順應市場需求,堅持依法、有序原則,在金融管理部門指導下,審慎研判、統籌協調、有所作為。
文章還表示,存量房貸利率調整的方向明確,借款人無需擔憂。但對購房者說,存量房貸利率調整的過程相對復雜,大家先不宜心急。
其實,我認為正如經濟日報所說,下調已經是大勢所趨,央行也已經多次表態,雖然沒有強制性,但似乎不下調對銀行也沒什么好處,長痛不如短痛,從客戶利益出發,早做調整早掌握主動權。
目前,存量房貸利率下調已跨出很重要的一步。比如鄭州就已經在15條新政中提到了鼓勵在鄭各商業銀行依法有序調整存量個人住房貸款利率,引導個人住房貸款利率和首付比例下行,穩定居民消費預期。
最后個人猜測一下,雖然我們對未來下調存量房貸利率的預期比較高,但也不要有太高的期望值,很難說可以統一下調。很難會“一刀切”,可能主要針對那些利率明顯偏高的,也或者是階段性下調。總之,銀行的動力并不在這里,但又不得不這么做,結果就可想而知了。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