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住建部官網獲悉,我國將加快推動住房保障立法工作,從國家層面明確住房保障頂層設計和基本制度框架。
自新中國成立以來,尤其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國住房保障發生了巨大的變化。資料顯示,2018年,我國城鎮人均住房建筑面積達到39平方米,比1949年的8.3平方米增加了3.7倍。
對此,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市場經濟研究所所長王微表示,住房保障工作為改善我國居住環境作出了巨大貢獻。她介紹,1994年至2007年,全國共建設廉租住房、經濟適用住房等保障性住房1000多萬套。自2008年大規模實施保障性安居工程以來,到2018年底,全國城鎮保障性安居工程合計開工約7000萬套,約2億困難群眾圓了“安居夢”。
“雖然我國居民居住條件已有較大改善,但住房保障工作仍面臨一定挑戰。”住建部相關負責人表示,我國住房保障政策體系有待完善,一些人口凈流入量大的城市保障類住房需加大供應量,同時,保障性住房后續管理需要進一步加強和規范。
上述負責人透露,我國將加快推動住房保障立法,明確國家層面住房保障頂層設計和基本制度框架,夯實各級政府住房保障工作責任,同時為規范保障房準入使用和退出提供法律依據。
未來對于人口凈流入較多、住房保障需求較大的大中城市,要督促加大公租房保障力度,因地制宜發展共有產權住房,加快促進解決城鎮中低收入居民和符合條件新市民住房困難問題。“對低收入住房困難家庭實現應保盡保,對中等偏下及以下收入住房困難家庭在合理輪候期內予以保障,對符合條件的環衛工人、公交司機等重點群體、重點產業困難職工實施精準保障,對符合條件的新就業無房職工、外來務工人員等其他新市民住房困難群體持續加大保障力度。”上述負責人說。
同時,還需從實際出發合理確定公租房發展目標和年度計劃,切實增加公租房實物供給。積極推進租賃補貼,滿足多樣化需求。加強公租房運營管理,總結試點地區經驗做法,鼓勵有條件的地區逐步推廣政府購買公租房運營管理服務。(記者梁倩)
標簽: 住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