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5日13時30分,我國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使用長征二號丁運載火箭,成功將吉林一號高分06A星等41顆衛星發射升空,衛星順利進入預定軌道,發射任務獲得圓滿成功,刷新了我國一次發射衛星數量最多的紀錄。今年距離1970年我國第一顆人造衛星“東方紅一號”成功發射已經53年,距離上一次刷新中國一箭多星的最高紀錄,用時不到10天。從“東方紅一號”的成功發射到如今的一箭41星,中國航天人是怎樣一步步“刷星”的?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東方紅一號”成功發射
1970年4月24日,我國自主研制的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東方紅一號”發射成功。發射前衛星的總體技術方案,可以概括為“上得去、抓得住、聽得見、看得見”,這十二個字不僅對衛星入軌和跟蹤測量有要求,還要讓地球上的人用肉眼看見衛星,地球上的收音機能聽到衛星聲音。
中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要發出什么聲音?陜北民歌《東方紅》在當時最為流行。最終,中國第一顆人造衛星選擇了一段40秒的《東方紅》樂曲,用線路模擬鋁板琴聲,由衛星發射信號播送樂曲。這顆會在太空中“唱歌”的衛星,被命名為“東方紅一號”。這也是“長征一號”運載火箭的第一飛。
▲圖片來源/中國航天報
一枚火箭發射3顆衛星
1981年9月20日,我國第一次用一枚火箭成功發射一箭3星(用一枚火箭發射三顆衛星),標志著中國航天事業的重大突破。此次發射的三顆衛星分別是實踐二號、實踐二號甲和實踐二號乙,為航天科技、航天科工參與研制的一組空間物理探測衛星。三顆衛星準確入軌后,各系統工作正常,不斷向地面發送各種科學探測和試驗數據。
“長征六號”發射20顆衛星
2015年9月20日,我國新型運載火箭“長征六號”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點火發射,成功將20顆微小衛星送入太空。此次發射任務圓滿成功,不僅標志著我國長征系列運載火箭家族再添新成員,而且創造了中國航天一箭多星發射的新紀錄。
長征六號首飛即以“一箭20星”的特別方式閃亮登場,開創當時中國一箭多星發射數量的新紀錄,此前,世界范圍內只有美、俄兩國有“一次發射20顆以上衛星”的紀錄。
從一箭26星到一箭41星
用時僅8天
就在一個星期前,一則新聞讓人振奮:中國科學院(中科院)6月7日宣布,北京時間當天12時10分,由中科院力學研究所抓總、中科宇航公司參與研制的“力箭一號”遙二運載火箭以“一箭26星”方式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將試驗二十四號A星、B星等共26顆主要用于提供商業遙感信息等服務的衛星順利送入預定軌道,發射任務取得圓滿成功,也刷新了中國一箭多星的最高紀錄。
▲長二丁一箭41星發射圓滿成功。圖片來源/人民網
新聞多一點》》》
中國航天衛星發射的多個“第一次”
除了在數量上不斷增加,中國衛星發射在各個階段取得的突破更是有目共睹。這些不完全統計的衛星發射的“第一次”,成為反映中國航天發射發展之路的一個縮影。
1975年11月29日,順利回收一顆返回式遙感衛星。
1984年4月8日“東方紅二號”發射成功,并經過復雜的變軌過程后定點于東經125度上空,開啟了中國的通信衛星時代。
1988年9月,我國首次成功發射氣象衛星。
2007年10月24日18時05分,搭載著我國首顆探月衛星嫦娥一號的長征三號甲運載火箭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三號塔架點火發射。
2015年12月17日,“悟空”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悟空”又名暗物質粒子探測衛星,它的成功入軌,昭示著中國人此后有了自己的空間天文衛星。
2016年8月16日,世界首顆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墨子號”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它升空后第一個發布的成果,就獲得了美國科學促進會的“克利夫蘭獎”。這是該獎項設立90多年來,我國本土的成果首次獲得這一殊榮。
2000年10月,中國首顆實驗導航衛星“北斗一號”發射,開啟中國自主建設的衛星導航系統組建序幕。
2020年7月31日,北斗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正式開通,面向全世界提供服務。
2021年10月14日,我國首顆太陽探測科學技術試驗衛星“羲和號”成功發射,標志著我國正式進入“探日”時代。
2022年8月4日,中國成功發射了首顆陸地生態系統碳監測衛星“句芒號”,應用于陸地生態系統碳監測、國家重大生態工程監測評價、大氣環境監測等。
上游新聞綜合新華社、央廣網、人民日報、國資小新、澎湃新聞、中國航天報、中國青年網等
編輯:鄒渝
責編:王蓉 官毅
審核:馮飛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