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經緯客戶端5月29日電 購房者走過最長的路,大概就是開發商的套路了。在選購房產時,除了質量、戶型、首付比例等,購房者會極為重視樓盤周圍的交通、升學、綠化等因素。開發商也往往會以此作為熱點,以達到樓盤熱銷的目的。
然而,很多宣傳中使用的噱頭,最后都變成了購房者的“坑”。
華潤兩地樓盤涉教育資源虛假宣傳
“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幾乎成為一條“國民家訓”,優質的教育資源歷來是開發商招攬買家的“制勝法寶”。然而華潤兩樓盤近日被爆出“忽悠”了業主。
據多家媒體報道,華潤置地廣州首個項目華潤天合涉嫌虛假宣傳遭業主質疑。華潤天合項目曾以配套“雙名校”作賣點進行銷售。然而在小學、幼兒園配套方面都出現了問題。
據業主反映,“開發商在銷售之初就打出‘幼兒園、小學雙名校’廣告詞,并暗示配建小學為廣州市天河區熱門的華陽小學,幼兒園則為廣州市幼兒師范學校附屬幼兒園。”
然而,隨著招生方案公布,華潤天合業主的名校夢碎。原本宣傳的華陽小學“變身”華陽教育集團新辦的一所學校。
針對此事,開發商方面承認銷售過程中曾使用過“雙名校”的宣傳字眼,目前在建小學的硬件配置也是以“名校”的標準進行建設,否認存在欺詐行為。
幼兒園方面,華潤天合尚居(A區)小區業主則無法優先入讀配套的幼兒園。
資料顯示,華潤天合由AG兩區組成,為兩個不同地塊。由于開發商報建的修建性詳細規劃文件中僅有G區,A區業主無優先入讀權利,需搖號就讀。然而,此前幼兒園登記入讀通知和開發商在宣傳介紹中均未提及AG分區問題。
第一財經報道指出,華潤天合位于廣州天河的奧體板塊,盡管定位為改善型項目,但由于并非市中心,賣點力度不夠。多名業主反映,是沖著名校教育資源才作出購買行為。
微博網友留言截圖
該事件被曝光后,網友紛紛揶揄華潤天合:把售樓時的“雙名校”廣告詞解讀為“建筑質量是高質有名材料的學校”,為“地產界年度最佳公關”。
微博網友留言截圖
也有網友質疑,華潤作為央企虛假宣傳,銷售欺詐;店大欺客,出爾反爾;公信力何在!
如果說,廣州華潤天合業主“錯失”的是名校,長沙華潤琨瑜府業主則一度面臨“沒書讀”的尷尬。本是奔著教育資源買房,結果孩子入學卻犯了難。
據三湘都市報4月25日報道,長沙華潤琨瑜府業主反映,開發商為促銷虛假宣傳、調換合同。
“購房時,置業顧問說周邊有博才梅溪湖小學、長沙市一中岳麓中學等,隨便分哪都是好學校,還說梅溪湖均為微機派位,結果僅華潤琨瑜府微機派位。”有華潤琨瑜府業主反映說,今年4月,眼看著小學報名時間將近,“我孩子6歲了,卻沒有可讀的學校。還有20多名業主面臨同樣窘境,去教育局一問才知是開發商沒備案。”
湖南都市頻道《都市晚間》截圖
對此,長沙市岳麓區教育局給出的回復文件顯示,未劃分學區的樓盤需由開發商到區教育局提出學區劃分申請,而該樓盤正在建設當中,前期開發商向教育局報告樓盤子女入學需求時,教育局已完成今年的學區劃分功能工作。
同時,該回復也給出了華潤琨瑜府業主子女入學方案:已購房業主子女如有入學需求,在8月31日前可報至開發商或物業公司處,由開發商或物業公司統一到岳麓區教育局教育科備案,符合入學條件的,由岳麓區教育局統籌安排,原則上在梅溪湖片區解決。
購房者該如何維權?
買房前:“一站式教育”“重點小學”“全市TOP3中學”……
買房后:“名校變普校”“學校變駕校”“樓盤已交房、學校還是坑”……
是不是滿滿的賣家秀和買家秀的即視感?
實際上,早在2016年頒布實施的《房地產廣告發布規定》就要求,房地產廣告必須真實、合法、科學、準確,不得欺騙、誤導消費者;涉及的交通、商業、文化教育設施及其他市政條件等,如在規劃或者建設中,應當在廣告中注明;不得含有廣告主能夠為入住者辦理戶口、就業、升學等事項的承諾。其目的是為了規范房地產廣告宣傳,在一定程度上遏制樓盤“傍名校”亂象。然而,“禁令”之下亂象依舊叢生。
華潤天合、華潤琨瑜府事件只是眾多業主維權事件中的個案。中新經緯客戶端發現,“學區房”“維權”的百度相關搜索結果量超過340萬個。
那購房者該如何維權呢?廣東濟方律師事務所楊曉棟律師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如果購房者能夠針對開發商關于“名校”的宣傳表述進行舉證,并且能夠提供銷售人員明示、暗示“配套小學為華陽小學”的相關證據,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商品房買賣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商品房的銷售廣告和宣傳資料為要約邀請,但是出賣人就商品房開發規劃范圍內的房屋及相關設施所作的說明和允諾具體確定,并對商品房買賣合同的訂立以及房屋價格的確定有重大影響的,應當視為要約,該說明和允諾即使未載入商品房買賣合同,亦應當視為合同內容,違反的應當承擔違約責任。
有認證信息為知名法律博主的網友表示,“套路再多,也要合法。商品房的銷售廣告、宣傳資料如果對相關設施做出了具體確定的說明和允諾,并且對商品房買賣合同的訂立和價格產生重大影響的,該宣傳應視為要約。如開發商違反的,應承擔違約責任。投訴是解決不了問題的,與開發商打交道,最有效的,還是法律手段。”(中新經緯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