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馬非馬出自誰口(白馬非馬是什么意思),一起來了解下吧。
白馬非馬出自誰口?
提出白馬非馬的是公孫龍,是公孫龍提出的一個邏輯問題。
白馬非馬論證被納入《公孫龍子白馬論》。公孫龍首先確立了白馬非馬的命題,主要原因是馬是用來描述形狀的,而白色是用來描述顏色的。顏色和形狀屬于不同的類別,所以白馬不能說是馬。白馬是白色和外觀相結合的馬。如果你沒有白色的特點,就不能只憑外表說白馬。一方面指出了“一般”和“個別”的區別。
白馬非馬是什么意思?
白馬非馬出自誰口,戰國時期,百家爭鳴。趙國平原君門客公孫龍是戰國時期百家名畫的代表人物。因為《白馬論》,公孫龍以詭辯著稱。當時,據說趙國的馬流行嚴重的傳染病,導致大量戰馬死亡。秦國有很多戰馬,為了防止這種瘟疫傳入秦國,秦國在函谷關貼了告示,趙國的馬不能進入。
一天,公孫龍牽著一匹白馬出城到函谷關,守衛城門的侍衛說人可以進入關隘,但是馬不能。公孫龍說:“我要說一個理論,如果你能和我爭論過去,我就回去;如果你不能和我爭論,就讓我進城。”看到他如此有趣,侍衛同意了他的請求。
公孫龍說:“白馬非馬”。白色指的是馬的顏色,而馬是動物的形狀。顏色不是形狀,形狀也不是顏色。所以說顏色不能和形狀結合,形狀不應該和顏色相加。現在,把顏色和形狀結合起來是錯誤的。如果你在馬廄里找馬,如果只有一匹紅色的馬,就不能說有白馬。如果沒有白馬,那么就沒有你要找的馬。沒有馬,那么白馬就不是馬。
看門人侍衛很困惑,一時不知道說什么好,就在他目瞪口呆的時候,公孫龍已經牽著白馬消失了。
公孫龍看似荒誕詭辯,其實包含三層內涵:一是事物的外延和內在是兩個概念,不能一概而論;事物的類別有大有小,不能以點帶面;第三,看待事物的個性和共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