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內容來源:子木聊房
今天聊聊對房價最原始的理解—產業經濟。緣由五一前后,全國前20城市陸續公布了第一季度的GDP數據,讓人驚訝的是:有些城市在大力扭轉趨勢,跑出了傲人的成績,而一些大家習以為常的大城,卻開始出現掉隊趨勢,讓人緊張。這張圖值得再三推敲,基本可以歸結以下幾點信息:1、廣州失速,繼續跌出一線GDP陣營2、蘇州挫敗,被成都反超3、寧波逼退天津,成為絕對黑馬4、武漢緊追杭州,生死纏斗5、深圳、西安獨領風騷6、長沙走出新模式無論你是否在這些城市之中,下面的內容一定要認真讀,二線城市格局基本解釋了經濟的發展趨勢,對樓市有很深刻的影響,希望對你有用。01廣州失速,繼續跌出一線GDP陣營四大一線城市中,廣州經濟排名近些年一直處于末位。前面追不住狂奔的深圳,后面扛不住重慶的窮追猛打。不過今年倒也不用擔心了,如果按照第一季度的增速(1.8%),基本可以確定,廣州繼續跑輸重慶,退居全國經濟第五城。這對廣州來說,是一件臉上無光的事。廣州經濟失速,有人說是外貿經濟受阻,也有人說是燃油車銷售發生規模性滑坡。這些都是客觀原因,但我們要考慮的是,除此之外,有哪些主觀的話題可以討論。就像一個人的成長,大環境可以決定一定的趨勢,但歸根結底還是自我本身,有沒有能力適應環境,或者有哪些致命的缺點。答案是肯定的,我認為廣州現在最大的問題是:不知道自己要搞什么。深圳在2016年首次超越廣州后,逐漸把經濟差距拉大到3000億的差距,今年又跑出亮眼的成績,是因為深圳一直明白,自己要干什么。福田有金融,南山有科技,羅湖有外貿,鹽田是航運,坪山有先進制造業,前海又在打造深港合作區。各大區分工明確,差異化競爭。戰略層面,一直都在集中力量辦大事,一段時間把一個地方發展好。再看廣州,一團亂麻。又是東拓,搞黃埔和增城;又是西聯,跟佛山做同城化,曖昧了很長時間;又是中優,繼續抬高荔灣和越秀;又是南進,南沙投資巨大,可現在依然不溫不火。這種攤大餅式的發展模式,很容易讓經濟陷入困局,一味地賣地造城,卻忽略了產業和人口的導入,以至于各個行政區的分工混亂局促。去廣州出差也是這樣,什么都在天河和越秀,太集中了,全廣州1800多萬人,有800萬人每天都要在這兩個地方上班……這也導致廣州多睡城板塊,產業分布的不均勻,也意味著拉高的庫存很難被消化,有些區域的房子買了基本會出現長期的橫盤趨勢。廣州作為歷史名城,中國的南大門,手里能打的牌太多了,接下來只能希望,廣州能及時找到方向,做好產業升級,繼續跟深圳攜手把大灣區城市群做大做強。否則單靠深圳這個車頭,很難拉動大灣區這趟列車。02蘇州挫敗,被成都反超蘇州這個城市我非常喜歡,保留了江南水鄉獨有的溫婉爾雅,文化底蘊深厚,又跟國際化有一定的融合。這次經濟失速,主要源于外貿滑坡。蘇州是一個強外貿工業城市,外貿依存度高達111.5%,全國第三,僅次于東莞、深圳。但為什么深圳對外依賴度很高,經濟反而表現亮眼?這是因為,深圳除了外貿,還有科技、金融、新能源等等。不把雞蛋放一個籃子里,產業越多元,對環境的抗壓能力更強。蘇州產業則相對純粹,主要集中在消費電子、外貿這些外向型產業經濟上,前些年沒有跟著杭州把數字經濟發展起來,而現在,顯然又沒趕上新能源汽車的風口。今年全球需求疲軟,意味著下半年蘇州的經濟也不會有很好的起色,很可能今年丟失全國第六的位置,徹底被成都反超。再加上長三角范圍內,蘇州的人口流入一直處于不溫不火的狀態,整體來說對房價的支撐力度有限。蘇州新城比較多,但未來能達到工業園區高度的幾乎是鳳毛麟角,好在房價還算實際,可以做長期備戰。蘇州底子非常扎實,作為改開第一批興起的城市,手上的資源很渾厚,接下來主要看如何調轉槍口,在內循環層面持續發力。趕不上新能源汽車風口,但可以在儲能層面做文章,運用好工業優勢,做好整個長三角的裝備支撐。至于成都,其實不必說什么了。西部大城,無論經濟增速還是人口流入,都朝著一線城市奔騰,高速發展下,很多人可以享受到房地產發展紅利。但目前最大的問題就是,民營太弱,跟不上人口增量,這會導致整個城市非常內卷,成都也叫做“卷都”。但這也沒辦法,對于年輕人來說,一線城市呆不下去,三四線又不想去,就只能被迫式參與內卷。勞動力越內卷,對資本的效益越促進,資本繁榮做大蛋糕,再反饋于勞動市場。北京早些年也是這么過來的。只能說,城大人多,機會同樣多,真正實現收入高速增長需要一定的時間。成都是這樣,武漢、西安等城市都一樣。03 寧波逼退天津,再進一位寧波絕對是一匹亮眼的黑馬。研究了這個城市,才知道,操盤團隊十分了得——作為浙江老二,寧波這些年從未想過跟杭州正面競爭,也沒有跟風一線城市,卷入搶奪風口的大潮,而是獨辟蹊徑,選擇了一個最難的賽道,裝備制造業。舉例來說,寧波生產了中國最多的機床,占全國10%以上,數控機床達到15%,而模具業產值更是達到全國的20%。機床叫做工業母機,模具更是工業之母。寧波瞄準了這個賽道,告訴全國,只要想發展工業,就來寧波采購設備,這里能滿足你的一切需求。在其他城市還在培育富士康流水線工人和寫字樓內卷打工人的時候,寧波則創造了一條高收入的新賽道。為了打通鏈路,寧波出臺了“工匠新政”,要在2025年培育高技能人才78萬。這些工人配合寧波打造的整條產業鏈,輸送到長三角以及全國,跟90年代德國、日本的高端工程師一樣,形成了比較特別的技術競爭優勢??梢哉f,上海強寧波強,長三角強寧波強,中國工業強寧波強,寧波沒想成為電視劇的主角,而是甘愿做配角服務整個片組。這已經夠吃了。沒有主角的資質,卻拼命想站在舞臺的C位,這是大多數城市的盲目自信,比如天津。2020年,天津市GDP排名首次跌出前十后,就再也沒有重返的現象,哪怕一丁點都沒有。今年又被寧波反超,淪為全國第12,可曾想天津當年是匹敵上海的存在……其實天津當年選擇“向海生長”,決心大力發展濱海新區時,機遇是很多的。尤其2000年的時候,天津的電子制造業非常發達,在全國都無以匹敵。再加上濱海新區作為全國第二大國家級新區,當初給的政策紅利豐厚,被視為第二個浦東。然而后來,就開始搞一些看不懂的招數。比如開始大力發展金融業,與北京展開決斗。一個40公斤級拳擊選手,不在自己的賽場上玩,偏偏跑要到80公斤級的舞臺上,花拳繡腿。這不是虎口奪食,而是自斷經脈。其次開始大力做制造業升級,這沒錯,但升級的方向卻跑到了重工業上,花了大量的精力和資源去做什么大乙烯空客等項目。后來蘋果手機面世,摩托羅拉直接癱瘓,帶著天津的電子制造業一起步入墳場。最后,濱海新區也沒發展明白,在海洋產業研究上被青島、大連等沿海城市超越。失去主力產業的天津,促使年輕人加速外流,天津但凡稍有能力的人都愿意去北京發展,這點就可以看出了明顯的頹勢。當然天津是有基本盤的,畢竟是駱駝的身軀,被后面的新起之秀超越,還需要時間。但這個城市的增量停滯,也會導致過去幾年外圍發展的房地產市場徹底陷入僵局,也就是說,核心區價值穩定,但郊區新城的價值會逐漸坍塌。在天津買房的人,一定要謹慎選籌。04 武漢緊追杭州,生死纏斗杭州武漢現在被定義為最佳對手,一個是長三角網紅城市,一個是華中第一城。至于誰比誰更強,我覺得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雙方都能在所處的區位發揮領頭羊的作用。杭州之前賭亞運會,野蠻造城,拉高房價,但后來預期碎了一地,互聯網失速,導致整體概念滑坡。去年斷供最多的城市,一個是深圳,另外一個就是杭州,杭州人太瘋狂了,年輕人為了房價不惜一切撬動杠桿,在資本的裹挾下,都在追求一種東西,叫做偽精致。從實走向虛,不是一個好故事。好在,這幾年的市場行情,給了杭州炒房客沉痛的教訓,積壓近12萬套的二手房庫存,也在告訴人們該如何腳踏實地的耕耘作業。杭州今年重啟亞運會,是對房價的一次很好的托舉,主要看這次向全世界傳遞名片,是否能達到招商引資的目的。杭州最具優勢的地方,在于民營經濟發達,這意味著當地的平均薪資要高于武漢,對人才處于長期虹吸的狀態,這從2022年的人口流入量就可以看出。杭州僅次于長沙,排名全國人口凈流入第二。對于武漢來說,同樣進入“產業人口”正循環,經濟這些年算是上了正軌,一路高歌猛進。優勢在于百萬大學生和九省通衢的地理區位,以及華中無可匹敵的政策資源集群。樓市的優勢在于房價相對于其他二線城市,性價比足夠,缺點在于房子建的一個比一個高,高密度大庫存,尤其像長江新區、車谷等偽概念地區,都是深坑。05 深圳、西安獨領風騷,長沙走出新路深圳和西安的經濟增速,來源于新能源產業的快速崛起,準備來說是比亞迪,這種超級企業對于一個城市的加持。產業風口就是城市風口,城市風口就是房價風口。房地產價值已經跟新興產業高度綁定,就像當年互聯網奇跡一樣,讓北京、深圳、杭州站在歷史高地。未來哪里有超級新能源產業集群,哪里的房價就會有增量。包括接下來的數字產業經濟以及AI產業經濟,將會創造大量的高薪就業崗位,從而反饋到房價層面。西安作為西北老大哥,這些年經濟的高速發展就來源于壟斷性的區位價值,中央幾乎把所有政策紅利都導入西安。當地的高校資源和高新產業的持續迭代,又提供了產業經濟發展的基礎。而長沙的成功,在于真正走出了低房價高增長的路徑,對于不要擔負更多壓力的年輕人來說,充滿誠意。2022年,長沙人口增量全國第一,2023年甚至之后的幾年,長沙都會成為全國人口增長的前三位。當然這個城市對房地產的斷臂,也意味著當地人很難再從房地產身上找到創富的機遇,各有利弊。上面我講的一些城市產業邏輯,其實反映的是全國房地產格局與經濟走勢。1、一個城市想要發展起來,一定要找到產業的“生態位”,跟人一樣,一定要知道自己能干嘛,有什么優勢有什么劣勢,大城要跟緊趨勢潮流,小城則要做好差異化補充。哪怕是燒烤,淄博也能走出新路。2、成都反超蘇州,重慶反超廣州,武漢緊追杭州,西安增速領跑全國,這些都意味著中部西部在加速崛起,沿海城市一家獨大的局勢正在扭轉,經濟戰略開始從外循環逐漸轉移到內循環邏輯,可見的未來,很可能內循環要比外循環更具潛力。3、中西部的崛起,目前僅限于絕對規模的龍頭大城,尤其是省會城市,隨著越來越多的二線城市崛起,三四線城市會長期被虹吸,利空效應很難阻斷。正所謂,一城起萬城落。4、偏外貿型經濟的成本,接下來一定要謹慎買房,全球需求疲軟的趨勢大概率會持續很長時間,對當地的購買力影響很嚴重,比如東莞,房價的增長點有限。5、每一座城,都有每一座城市的運氣,但運氣的根本在于操盤者的能力,這跟房價的走勢息息相關。經濟和人口增長迅猛的城市,房價一定有大的增量,是具有投資潛力的,如果經濟持續滑坡,人口流入量較少,這種地方很難有未來。最好及時止損,并主動擁抱達爾文法則,而不是一次又一次被磨滅期望。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