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內容來源:子木聊房
近日標普全球公布了一項重要數據:中國3月財新服務業 PMI 升至 57.8,較前值 55 上升 2.8,創下 28 個月新高,連續三個月處于擴張區間。這個數據要比國統局公布的PMI更貼近大眾生活,連續擴張,說明民營觸底反彈,經濟一片大好。然而當我把數據發到社群,問大家的感受時,卻出現了另一番景象:為什么會形成如此強烈的對差呢?漏斗效應。每一輪經濟復蘇,都是從上到下進行傳導,國企央企富的流油,才能輪上民營企業,富人鼓了口袋,才能輪上中產和低收入人群。前面吃肉,中間吃面,后面喝湯,這就像綿延千里的吃席隊伍,與貨幣以及核心資源距離越近,財富增長反彈就會越快。表面上大家都是擦肩而過的同一物種,但實際上只是處于平行世界的不同時空,冷暖體感,并不一樣。其實這幾年被疫情以及經濟周期收割最嚴重的,并不是窮人,因為窮人只有消費,0資產,0負債,收入降低大不了少吃一頓。也不是富人,富人收入靠資產和杠桿,行情一來大水一放,資產套利空間巨大。最慘的就是中產,上有老下有小,雖然表面上感覺活出很有錢的樣子,但實際上,房貸、車貸、父母醫療、孩子教育,負債一堆。負債對現金流的要求極高,對于大部分工薪階層的中產來講,工作對生活的影響是致命的。這也就解釋了,最近“中國電科陳志龍”怒懟領導,為何成為刷屏事件,即使被辟謠為P圖作假,仍然有大量人選擇不相信。因為經濟復蘇尚未向下傳遞,而企業為了追求利潤,提高人效比,會將壓力拼命向下傳遞,久而久之,形成了一種對抗情緒。人人不敢成為陳志龍,但卻想成為陳志龍。當然,經濟復蘇的漏斗效應,也對樓市行情趨勢產生了巨大的影響。按照歷史經驗,2月,是連續積壓的剛性購房需求釋放周期,3月應當是改善接盤,繼續烘托氣氛,創造更熱鬧的行情表現。然而到了3月,全國除了頭部一二線城市以外,后面大量城市的成交都出現了加速滑坡的現象。因為改善在買房的時候,開始考慮預期收入與負債之間的平衡,覺得現在生意不好做,對買房負債出現了一定的擔憂情緒。這種情緒的消退,只能被兩種方法化解。一種是房價強行拉漲,人們來不及理性思考就必須趕鴨子上架,樓市下行時大家開始“房住不炒”,樓市上行時大家對房不挑。第二種就是經濟實打實的傳導到下面,讓人們有信心追求改善生活條件。第一種我認為可能性基本為0,第二種實現的周期,保守估計是第四季度,或者明年上半年了。至于強一二線城市為何能走出獨立行情。比如上海3月,二手房賣了2.3萬套,刷新近3年的新高;北京賣了2.2萬套,創造近6年來的新高;成都達到2.8萬套,廣州賣了1.2萬套,武漢賣了1.2萬套……是因為,北上廣深的中產屬于強中產,距離貨幣源頭較近,而且這些城市的國企央企較多,提供了穩定的收入預期。而成都、武漢這些龍頭二線,本身不是一個城市,而是虹吸一個省的購買力。所以大家要明白,中產是相對的,而不是絕對的,這是由“城運”帶來的附加值。人生最痛苦的狀態,不是承認自己平庸,而是窺探到了更高層財富人群的生活狀態,但卻苦苦登不上這天梯。過去幾十年,房子提供了登上天梯的捷徑,無數人從炒房中獲益。那些年,樓市的錢來得太容易了,房東們百思不解,連自己都覺得不可思議,所以有錢人最后都不得不信命,只有命能解釋這一切。但是隨著城鎮化、人口紅利消失,大盤趨勢逆轉,這種造富神話出現了裂痕,疫情更是強行扯下遮羞布。在這場歷史洪流中,大多數中產的運氣不會太好,甚至被強性推到了凜冽的高崗之上。比如我認識的一個讀者,42歲,清華畢業,杭州某大廠高管,家庭年收入80萬,一兒一女,本來是一個很好的家庭狀態。然而在杭州炒房最瘋狂的時候,聽信某大師創富言論,撬動500萬杠桿炒房,在臨平、臨安等所謂的環杭區域,掃了幾套房,旗下還有一套學區房、一套自住房,山東一套海景房。一瞬間現金流枯竭見底,之后全家經濟跟著緊繃緊。昨天跑來問我,到底要不要繼續堅持,這幾年整體資產價格基本回調了30%左右,今年工作還被降薪,輾轉反側,與妻子矛盾日漸突出。我給他的建議是,放棄登上天梯的想法,杭州周期還未過去,至于環杭,一直都是偽概念,能出盡出。結果他卻還在猶豫,杭州的自住房舍不得賣,而周邊的房子以及海景房根本賣不出去……除非繼續打骨折,而這將是他不能接受的。事實上,大多數買在房價高點的人,都不會承認自己的失誤,一直以逃避的心理姿態幻想著未來房價繼續上漲,補回心理落差。但這種狀態又能持續多久呢?負債型房產的利益陷阱里面還藏著“獸夾”,不斷根胳膊丟條腿,沒幾個人能從里面爬上來。從今年開始,一夜暴富的年代徹底結束了,但慢慢變富的機會還在,后來者,一定要參考我的三大投資信條:1、買在無人問津時,賣在人聲鼎沸處。2、現金流為王,至少覆蓋雙倍月供。3、房子在精不在多,買資產而不是買負債。尤其最后一條,是今年大多數都要做出思考的,站在高崗上被套牢的同志,要及時止損,重新出發,共同在樓市的夾縫中尋找機遇。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