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剛剛(3月17日),央行突然宣布,決定于2023年3月27日降低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率0.25個百分點(不含已執行5%存款準備金率的金融機構)。本次下調后,金融機構加權平均存款準備金率約為7.6%。
這令業內是有點意外的,因為按照前不久央行的表態,降準的迫切性不是特別強烈。
3月3日,央行表示,目前我國貨幣政策的主要變量水平是比較合適的,用降準的辦法“吐出”長期流動性來支持實體經濟,還是一種有效方式,使得流動性處在合理均衡水平上。
(資料圖片)
但同時,央行也表示,今年人民銀行將繼續精準有力實施好穩健的貨幣政策,但是具體的政策工具怎么使用,要綜合考慮,相機抉擇。對一些階段性特征比較明顯的工具,要及時退出,當然退出的時候也要注重“緩退坡”,不要急轉彎。
在經濟回暖的大背景下,央行在本月MLF續作中也加大了凈投放規模,所以,降準預期也隨之大幅度降低。有機構表示,盡管流動性仍有回籠壓力,但央行可結合MLF超額投放與結構性政策工具來靈活調節,啟用降準的必要性并不明顯。
中國民生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溫彬也指出,前期市場對降準降息的預期比較高,不過隨著經濟逐步企穩回升,疊加央行近期的諸多表態,短期降準降息的概率下降,迫切性不高。但后續通過降準適時投放中長期資金依然是可選項。
我當時,也感覺短期降準不會太可能,“按照央行傳遞的信號,降準、降息空間都不太大,但不排除會降準。”
但我失算了,沒想到這次降準來得有點突然。
我們再回頭看看央行對于此次降準的目的是什么,央行表示,為推動經濟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打好宏觀政策組合拳,提高服務實體經濟水平,保持銀行體系流動性合理充裕,然后才決定降準的。
很大可能是考慮到今年地方專項債提前批額度高達2.2萬億,且穩增長背景下專項債會前置發放,對流動性的擠壓也會導致央行會用降準來進行調節。
相比其他政策,降準可以說是眾多工具中,可提供流動性期限最長、成本最低,對有效緩解貨幣流動性約束,似乎效果會更加明顯。
3月15日,公布了2023年1-2月的中國經濟運行成績單。經濟循環加快暢通,生產需求明顯改善,經濟運行企穩回升。但外部環境更趨復雜,需求不足仍較突出,經濟回升基礎尚不牢固。
3月16日,公布了2月份70個大中城市商品住宅價格情況。環比上漲城市個數繼續增加,各線城市商品住宅銷售價格環比總體上漲,二手住宅價格環比全線止跌。房地產市場出現積極變化,企穩回升信號明顯。
新華社發表文章《2月份房地產市場更加活躍 住房需求進一步釋放》,肯定了房地產的恢復局面,房企的合理性融資得到改善,市場信心正在恢復。
經濟日報也發表文章表示,今年以來房地產市場呈現企穩回升趨勢。短時交易量比較高并不意味著市場進入了快速升溫階段。目前二手房掛牌量仍然較多,購房者可供選擇房源較多,并非供不應求,不會出現房價普遍性大幅上漲。
無論是經濟層面還是房地產層面,我們都看到了一個重要的拐點,這是對外釋放的積極信號,對大家的信心修復也是積極的。不過依然存在結構上的優化,基于房地產鏈條長、影響面大、波及范圍廣,影響幾十個甚至上百個行業發展的現實,房地產要想真正實現企穩仍然需要更強勁的支持。
客觀地說,降準雖然都不是針對房地產,但在寬松流動性的大背景下,對房地產而言是絕對的利好,必然會間接影響到房地產行業。而且就經驗來看,歷史上幾乎每一次降準都意味著利好,都會帶動房地產市場的活躍,房地產絕對是重要的受益者。當然,正是如此,我們也才更要防范,既要讓房地產不拖后腿,又要讓房地產不至于過于瘋狂。
而且,此次降準中,央行表態,保持貨幣供應量和社會融資規模增速同名義經濟增速基本匹配,更好地支持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不搞大水漫灌,兼顧內外平衡,著力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
降準對樓市肯定算不上是壞消息,或多或少都是利好。當然不要想,就此會改變房地產的調控方向。而最好的結局便是,監管好炒房行為,讓寬松的貨幣環境利好服務于廣大的剛需和改善購房者。
利好歸利好,但樓市起飛還是有點言時過早,房地產與經濟相互影響,此次降準更重要的還是穩增長的需要,對社會面信心提升有很大的積極作用。經濟穩了,房地產才能更穩,房地產穩了,經濟也才真正穩。
對于前期傳出一些購房端利好政策將退出的消息,更多是一種讓你抓緊買房的帶入感,相信接下來,房地產利好政策還會繼續,畢竟購房者短期內收入預期和信心有太大改善情況不是特別明顯。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