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加快醫學教育創新發展的指導意見》。大幅擴大麻醉、兒科研究生招生規模,將中醫藥課程列入臨床醫學類專業必修課程,將醫德醫風作為醫務人員必修課……未來的醫學教育將發生這些重大改變!
——大幅擴大麻醉、兒科研究生招生規模
近年來,部分科室醫生嚴重短缺的狀況一直受到社會高度關注。
對于這一問題,本次發布的《指導意見》中就專門提到,要全面優化醫學人才培養結構,其中就包括著力加強醫學學科建設。
文件提出,在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中,加大醫學及相關學科建設布局和支持力度。2020年臨床醫學博士專業學位授權單位均須設置麻醉、感染、重癥、兒科學科,大幅度擴大麻醉、感染、重癥、兒科研究生招生規模。
另外,文件強調,要優化學科結構,2021年完成醫學二級學科目錄編制調整,將麻醉、感染、重癥學科納入臨床醫學指導性二級學科目錄并加大建設力度。統籌研究醫學相關一級學科設置。修訂臨床醫學博士、碩士研究生培養方案,加強麻醉、感染、重癥學科研究生課程建設,強化實踐能力和科研思維能力培養。在醫學領域新建一批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此外,《指導意見》中還強調,要積極采取措施吸引優質生源報考醫學專業。舉辦醫學教育的中央部門所屬高校要深挖潛力,著力提升培養能力,積極擴大本科醫學專業招生規模。在基礎學科招生改革試點工作中加大對醫學人才培養支持力度,將基礎醫學等醫學學科納入改革試點。研究將護理(學)專業納入國家控制布點專業。
——建立“醫學+X”多學科交叉融合平臺 加強疫苗攻關
值得注意的是,“藥物創新”、“疫苗攻關”等關鍵詞也被寫入了本次發布的《指導意見》當中。
《指導意見》中特別強調了要加快建立醫藥基礎研究創新基地。
文件提出,要發揮綜合性大學學科綜合優勢,建立“醫學+X”多學科交叉融合平臺和機制。圍繞生命健康、臨床診療、生物安全、藥物創新、疫苗攻關等領域,建設臨床診療、生命科學、藥物研發高度融合,醫學與人工智能、材料等工科以及生物、化學等理科交叉融合,產學研融通創新、基礎研究支撐臨床診療創新的具有中國特色、世界水平的醫藥基礎研究創新基地。
——將中醫藥課程列入臨床醫學類專業必修課程
對于近年來受到高度關注的中醫藥話題,《指導意見》中明確,要強化對醫學生的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傳染病防控知識等教育,組織編寫傳染病學等醫學類精品教材,將中醫藥課程列入臨床醫學類專業必修課程。
另外,在傳承創新發展中醫藥教育方面,文件中強調,要強化中醫藥專業在中醫藥院校中的主體地位,集中優勢資源做大做強中醫藥主干專業。
文件提出,要支持中醫藥院校加強對中醫藥傳統文化功底深厚、熱愛中醫的優秀學生的選拔培養。強化傳承,把中醫藥經典能力培養作為重點,提高中醫類專業經典課程比重,將中醫藥經典融入中醫基礎與臨床課程,強化學生中醫思維培養。建立早跟師、早臨床學習制度,將師承教育貫穿臨床實踐教學全過程。支持編寫一批符合中醫藥教育規律的核心課程教材。
此外,要注重創新,試點開展九年制中西醫結合教育,培養少而精、高層次、高水平的中西醫結合人才;探索多學科交叉創新型中醫藥人才培養。
——將醫德醫風作為醫務人員必修課
在《指導意見》中,醫德醫風的建設也被列為了一項重要內容。
例如,文件明確提出,要強化醫學生職業素養教育,加強醫學倫理、科研誠信教育,發揮課程思政作用,著力培養醫學生救死扶傷精神。
此外,要將醫德醫風、法律法規、急診和重癥搶救、感染和自我防護,以及傳染病防控、健康教育等公共衛生知識與技能作為醫務人員必修課。
另外,在衛生專業技術人員職稱評價中,突出品德、能力、業績導向,強調臨床實踐等業務工作能力,破除唯論文傾向。
標簽: 醫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