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9日,浙江旅游職業學院院長杜蘭曉和15位高職擴招學生代表進行了一次“云座談”。原本該校定于2月15日舉行開學典禮,正式歡迎1221名“百萬擴招”學生入學。雖說學生如今因疫情不能到校,但關于高職擴招學生教學管理等方面的討論,卻未停止。
2019年3月,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宣布高職擴招百萬這一政策。日前,教育部公布了高職擴招的任務完成情況:全國高職院校共計擴招116萬人,并且首次專門將退役軍人、下崗失業人員、農民工和新型職業農民等納入高職招生范圍,招生52萬人,接近擴招人數的一半。
在這50多萬人中,大多數人將會“工學交替”,邊工作邊學習。那么問題來了,高職擴招院校將如何對這部分特殊的學生進行教學、管理和評價?又將如何破解“工學矛盾”?就這些問題,中青報·中青網記者對多所高職院校進行了采訪。
線上線下混合授課,緩解“工學矛盾”
在上學期擴招剛結束時,浙江旅游職業學院就已經開始忙著錄制在線課程。
“擴招專業的每門課都要錄,每位老師都會參與。”浙江旅游職業學院教務處副處長史慶濱告訴記者,針對在職工作的學生實行線上課程為主,面授課程選修的教學模式。其中,每個專業的核心技能課程都設置“線上課程”和“面授課程”兩種教學形式,“對同一門核心技能課程,學生可以選擇線上學習,也可以根據自己需要選擇到學校進行課堂學習”。
不僅如此,浙江旅游職業學院還開發了一站式登錄的手機端學習平臺,將招收非住校生的14個專業所開設的全部課程及線上資源都接入這個一站式平臺,學生只需要一部智能手機就可以隨時隨地學習所有線上課程。
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這也是不少高職院校所采取的主要教學方式,并且針對不同課程采取不同的教學模式。比如,天津現代職業技術學院各擴招專業的《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和《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課程均進行集中面授,公共基礎課中的限定選修課主要通過線上云教學平臺教學,公共基礎課中的必修課以及專業課主要采取分散學習的教學模式,學院鼓勵教師通過自建課程利用網絡教學平臺進行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
值得注意的是,線上課程也不能完全取代線下課程。“尤其是高職院校很多課程是以動手、實踐為主的,面對面地講授很有必要。”浙江金融職業學院電子商務專業主任陳月波說,為盡量不影響學員的工作,學員將線下的集中授課主要安排在周末、假期等,“因為時間比較短,課程就比較集中,一般要從早上到晚上”。
去年12月,浙江金融職業學院首次進行了高職擴招學生的線下集中授課。在走進班級前,陳月波本來以為社會學員自律性會差一些,會比較難管。但讓他有些驚訝的是,兩節課下來沒有一個玩手機或睡覺的,“他們都很珍惜這次學習機會,這點比一些全日制在校生要好很多”。
打通校內外教學資源,重在實踐、實用
“因為我們很清楚自己要什么,畢竟都已經工作了,再回到學校不是要來混日子的。”浙江省余杭市區委辦公室職員梁肖帆原本已參加過成人自考,這次報考浙江金融職業學院電子商務專業一方面想再提升下自己的學歷,另一方面他想日后重回鄉鎮基層工作,可以借助電子商務為今后會涉及的三農工作做些鋪墊。
“這些學生有個特點,他們的動手能力強,目標也很明確,對所學知識或技能也要求實用性更強。”陳月波以電子商務這一專業為例,“有的學生選擇這個專業,就是為了自己能夠去就業、創業,比如開個網店等”。
也因此,除了授課方式,浙江金融職業學院還根據學生的特點及不同的需求,對人才培養方案進行了調整,把課程設置為六個能力模塊,包括網店美工、網店運營、網店營銷、信息技術素養、電商數據分析等,“學生可以自主選擇其中四個學習,盡可能滿足學生的多樣化需求,讓他們學到能夠更好就業的一技之長”。
為了更好地貼合學生的技能提升或就業需求,浙江建設職業技術經濟管理系黨總支書記曹儀民和企業進行溝通、協作,計劃引進企業行業專家共同教研,根據市場需求的變化不斷調整學生工學交替、頂崗實習期間所需開設的核心課程及學習目標,優選出與各類教學對象最緊密的材料,設計出更加貼合學生需求的校級精品課程。
曹儀民說,有的課程可請學校、企業的老師共同執教,同時對于部分企業大學的提供的內訓課程,可根據其內容設置、功能定位、考核方式等部分予以學分認可;更常規的是,在組團報名的企業設學習中心,學校老師可送教上門。
在天津現代職業技術學院,這類高職擴招學生還可以通過參加教學計劃外的企業實踐和技能培訓活動置換相應的專業課程,從而鼓勵學生積極參加教學計劃外的專業實踐以及相關技能培訓,并結合自己的興趣和特長進行自主學習。
在曹儀民看來,這其實是高職教育多元化發展、充分利用教育資源的重要途徑,也是校企合作活力彰顯的表現。
“書證融通”能否行得通
今年1月,教育部印發的《關于做好擴招后高職教育教學管理工作的指導意見》提出,要改革學生學業考核評價方式方法,實行多元評價,把實現高質量就業作為檢驗人才培養質量的重要標準,指導高職院校積極參與1+X證書制度試點和職業教育國家學分銀行試點,為各類生源的學習成果認定、積累和轉換提供便利。
據此,不少高職院校也開始探索“書證融通”的評價方法。目前,浙江育英職業技術學院就正在探索“以證代考”制度,即探索實現職業技能等級證書與學歷證書互通銜接,取得相應職業技能等級證書、職業資格證書和行業企業實踐經歷,經科學評估可記入本人學業學分,沖抵學時。
如此一來,浙江育英職業技術學院院長助理崔海輝認為,既能凸顯了學生的技能專長,又鼓勵了他們取得相應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可以拓展他們的就業創業本領,緩解結構性就業矛盾,同時還能提高了人才培養的針對性、適應性和實效性。
但眼下讓不少高職院校困惑的是,對學習培訓經歷、職業技術技能、從業經歷等如何進行科學評估?此外,如何對學生所考取的證書進行認定?企業對職業技能等級證書認可度不高怎么辦?
在石家莊鐵路職業技術學院黨委書記劉明生看來,在人才培養過程中,學歷證書是指學習者完成某一類型和某一層次教育的認證,具有結果性評價屬性;職業技能等級證書是更加注重對某一項或多項技能的評價,具有過程性考核的屬性。“書證融通”既要產教深度融合,又要校企分工協同,學校做好人才培養的“教練員”,企業要根據崗位需求制定技能標準并當好“考評員”,實現教考分離,更有利于對人才客觀評價”。
在上學期,石家莊鐵路職業技術學院已經進行了一學期的“書證融合”,一是推行模塊化教學,實施了課程學分置換制度,獲得相關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可以免修相關課程或部分課程模塊;二是按照聯合培養企業崗位需求,按類別分學期分等級組織考取職業技能等級證書,企業將職業技能等級證書納入職務職稱晉升和工資薪酬評價的重要指標,實現用人單位對準員工學習任務完成質量的評價。
“推行‘書證融通’,學校不能自娛自樂,而是要與用人單位換位思考。如何提高企業對職業技能等級證書認可度,提升證書含金量,顯得尤為重要。” 劉明生認為,這需要讓行業領軍企業和行業協會深度參與人才培養,按行業需求和企業崗位標準制定職業技能等級證書的類別和標準,共同進行證書的認證和考核。(孫慶玲)
標簽: 線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