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0日,2019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領獎臺上,群星閃耀,這是中國科技創新蓬勃力量的展現。上海交通大學作為第一完成單位,一口氣捧回7項大獎,其中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1項、自然科學獎二等獎2項、技術發明獎二等獎1項、科技進步獎二等獎3項。更有兩個“最高獎”來自同一學科,格外引人注目——上海交通大學船舶與海洋工程學院主導的“海上大型絞吸疏浚裝備的自主研發與產業化”項目,斬獲特等獎;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黃旭華院士,則是交大1949屆造船系校友。
“高光時刻”的背后,是一所高校長期服務國家戰略和經濟社會發展的深厚積淀,是一個有著光榮歷史的傳統學科在新時代的再出發。為了這一刻,幾代造船人“板凳一坐十年冷”,完成一次次接力;為了這一刻,從大江大河到大洋大海,老中青三代人不懈奮斗,追逐同一個海洋強國夢。
“110號”教研室
在上海交通大學,有一個編號“110”的教研室,這是學校編號第一的教研室。簡單的數字背后,是多少艱難困苦、多少時代風云。
就是在這個教研室,交大的研究團隊開發出“勝利二號”鉆井平臺、首艘大型雙體客船“瑞昌號”等船品,研制出“天鯨號”“新海旭”等海上大型絞吸疏浚裝備。就是從這個教研室,走出了我國首位造船界的中國科學院院士、今年103歲的上海市教育功臣楊槱,“辛一心船舶與海洋工程科技創新獎”終身成就獎獲得者譚家華,國內高校唯一的一位“船舶設計大師”何炎平以及他們身后的一批批人才。如今,它的名字叫上海交通大學船舶設計研究所。
2018年,“新海旭”號絞吸挖泥船起航開赴遠海進行“一帶一路”建設支持。它總長138.0米,總裝機功率26100千瓦,標準疏浚能力6500立方米/小時,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非自航絞吸挖泥船。它也是上海交大船舶設計團隊設計的第56艘大型絞吸挖泥船,實現了完全國產化——該船的核心設備挖掘系統、輸送系統、定位系統和控制系統均實現國內設計、制造。
“新海旭”的成功,標志著我國已經形成了大型絞吸挖泥船設計、制造和使用的完整技術體系,并形成了我國大型絞吸挖泥船總裝建設和配套設備建造的完整產業鏈。
這一突破非一日之功。我國疏浚需求大,挖泥船曾長期依賴于進口。1969年畢業于上海交通大學船舶制造系的譚家華,是我國海上大型絞吸疏浚裝備自主研制的開拓者和倡導者。令他欣慰的是,上海交大船舶與海洋工程設計研究所與兄弟單位合作,用近20年時間趕上了別的國家100多年的發展之路,幾代人用實干和智慧攻破了泥泵、絞刀頭、定位鋼樁、集成系統等一項項技術難關,讓我國大型絞吸挖泥船的設計制造從跟跑到領跑,帶動了整個制造產業的發展。
近年來,項目組共設計大型絞吸挖泥船60余艘,年挖泥能力超過10億立方米,年產值超過百億元人民幣。這批大型絞吸挖泥船已成為我國疏浚行業的“主力軍”,在“一帶一路”港口建設、基礎設施建設、航道疏浚等工程中發揮重要作用。
“2010年,我們研制的一款挖泥船首次在廣西防城港挖掘巖石。當時65歲的譚家華老師堅持帶領我們出海上船,現場考察挖掘巖石的工作狀況和船舶設備的運行狀況。”上海交通大學船舶與海洋工程設計研究所所長何炎平是譚家華的學生,主持設計了世界上最大的重型非自航絞吸挖泥船“新海旭”和“新海騰”。“對于我們來說,能取得目前的成績,最重要的就是老師們的言傳身教和集體團結的氛圍。”他感慨道。
在何炎平看來,擰成一股繩把事情做好,是上海交大造船人最大的特點,也是“110號”教研室延續至今的傳統。“我們所的每個人,這十幾年的加班不計其數,寒暑假也幾乎沒有休息。我們不僅僅想完成任務,更想要做到最好,希望我們做的每一條船都有新的進步,能夠推著我們自己不斷往前走。”
最“硬核”造船系
上海交通大學船舶與海洋工程系的建立可以追溯到1943年,抗日烽火中我國海上戰力的不濟,讓一批有識之士下定決心在船舶研究制造上向著世界海上強國奮起直追。
造船系成立之初,就瞄準我國海洋人才培養,助力國家海洋戰略的發展,由此成為我國船舶與海洋工程教育和科研的發源地。經過幾代人的不懈努力,單一的造船系延伸發展為船舶與海洋工程系。我國第一艘萬噸輪總設計師、第一艘航空母艦總設計師、第一代核潛艇總設計師、第一座超深水鉆井平臺總設計師都來自交大船海系。如今我國船舶制造與海洋工程行業的領軍人物,大多有上海交大船海系的專業背景。用“半壁江山”來形容上海交大對行業的人才貢獻,毫不為過。
這里是最“硬核”造船系。“硬件夠硬”是最直觀的體現——擁有全球規模最大、功能齊全、世界一流的重大試驗設施群體;擁有我國首座、世界最深的海洋深水試驗池,是國際海洋工程界開發深海裝備的首選試驗設施;同時還擁有國內最寬、最深的多功能船模拖曳水池、風洞循環水槽、飽和潛水模擬艙等試驗設施,形成了科學研究、試驗驗證、工程實施三位一體的完整教學科研試驗技術體系。
與此同時,交大還依托國家深海技術試驗大型科學儀器中心、上海潛水設備產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等國家級標準化規范化機構,推進設備設施的標準化服務和開放共享。從全世界范圍來看,這些高精尖的設備大多出現在國家級研究機構里,很難在高??吹?。
“硬核”更體現在教學與科研實力。20世紀80年代,上海交通大學的第一個博士點和第一個重點學科在船海系落戶。近年來,上海交大船舶與海洋工程學科主持大量國家重大科研項目,取得深海平臺、絞吸疏浚船舶設計、統一波浪理論、全海深無人潛水器等一批重大創新成果。在深海平臺方面,助力海洋資源開發從淺海到深海的跨越;在絞吸疏浚船舶設計方面,創造了交大絞吸疏浚世家的輝煌篇章;在統一波浪理論方面,應用同倫分析方法于波浪分析中,為揭示海洋奧秘揭開了新的一頁;挑戰人類極限的11000米無人遙控潛水器取得階段性重大成果。
這是一個學科70余載走過的路,這是幾代人心血結出的果實。一切的一切,為的是國家使命。
布局“大海洋”
當前,我國正處在創新驅動、轉型發展的關鍵時期,如何加快海洋科技創新步伐,實現海洋資源開發能力增量,培育壯大海洋戰略性新興產業?
上海交通大學以服務國家戰略為目標,以“船海工程與科學”一流學科群建設為契機,用“大海洋格局”規劃學科發展。在保持明晰而富有特色的學術脈絡和辦學宗旨的基礎上,逐步形成海洋工程技術與海洋科學交融的新學科格局,圍繞國際前沿和國家重大需求,積極開展前瞻性、戰略性、方向性的研究,培養具有基礎理論素養、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的優秀船海人才。
2013年,上海交大成立海洋研究院推動上海交大海洋科學學科建設;2018年,與國家海洋局二所共建海洋學院和極地深海技術研究院,開展極地與深海技術裝備研發、試驗和應用,大海洋學科群布局漸趨完善。在海南三亞崖州灣,建設深海重載作業裝備海上試驗場及陸上配套設施;在山東,建設海洋智能裝備演進中心,推動實驗室研究走向實海實測;集中力量打造“全鏈條、一體化”的集成攻關大平臺,解決深海重載作業裝備難點技術……
一流學科的建設一定是著眼未來的,一流學科的建設更需要一種精神的力量。從1937年冒著戰火硝煙回到祖國、103歲高齡還牽掛著年輕人培養的楊槱院士,到深藏功名三十載、終生報國不言悔的黃旭華院士,從譚家華、何炎平到他們身后“擰成一股繩”的上海交大造船人,一以貫之的是永恒的海洋精神,一以貫之的是那份堅守和從容。
一位詩人寫道:“我們的大船在上升。”筑夢深藍,新的征途已然開啟。(記者 顏維琦 曹繼軍 任 鵬)
標簽: 上海交通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