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深圳一所中學的校運會上,初二某班的學生方陣打出一條橫幅“我愛學習,學習使我媽快樂!”這個橫幅讓人啞然失笑,但這笑聲卻顯得有點苦澀,正如有媒體所說的,“令人捧腹的憂傷”。
笑從何來?過于真實。憂傷何來?扎心了。不管你承認與否,這個段子都真實反映了當下許多家庭教育的狀況。由于在許多家庭中,媽媽在子女教育的角色負主責,因此,媽媽和學習之間,便產生了許多說不清道不明的糾纏。“不寫作業母慈子孝,一寫作業雞飛狗跳”,深夜10點某小區一女子大聲喊叫:“什么關系?啊?!到底什么關系?你說!互為相反數啊!”
關于家庭教育的段子此起彼伏,裝點著我們的生活。事實上,誰也不能置身事外。學習之所以使“我媽”快樂,只是因為媽媽是家庭教育的主導者而已。假如爸爸主導孩子教育的話,段子也同樣成立。君不見,爸爸輔導作業拍桌子拍骨折、氣到心梗的新聞也不在少數。因此,與其說“學習使我媽快樂”,不如說,當下家長和孩子在學習上的關系太緊張了。
尊師重教是傳統美德。學習,固然有“頭懸梁、錐刺股”式的苦學,但也有“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的樂學。父母對待孩子,既有孟母三遷的美談,也有孔子勸學的溫情:“鯉趨而過庭。曰:‘學禮乎?’對曰:‘未也。’‘不學禮,無以立。’鯉退而學禮。”孔子察覺到孩子知識結構的缺陷,便諄諄教誨他要學詩、學禮,孔鯉也一一遵從。這樣的教育互動,令人稱羨。
但是,到了今天,孩子們卻說:學習使我媽快樂——言下之意,“我”快樂嗎?恐怕不。
家長和子女本是最緊密的利益共同體,現在似乎卻因為學習而有了撕裂的跡象。這其中的原因很多。有成人和孩子之間的認知差異,有父母與子女之間生活經歷的差異,很重要的一點,在于父母和子女之間,有沒有找到適合自己的教育模式。
美國心理學家鮑姆林德將父母分為四種類型:專制型、權威型、放任型、忽視型。不同的教養方式教育出不同的孩子。專制型的父母要求孩子絕對服從自己;放縱型的家長則一味肯定孩子,缺乏控制;忽視型的家長長期忽略孩子,缺乏親子互動。這幾種類型的家長教育出的孩子,大多幸福感偏低,有種種問題。相對來說,權威型家長既對孩子有較高的要求,也會積極回應孩子的需求,在理解和尊重孩子的基礎上,建立起家長的權威。這類家長對兒童發展大多有著積極影響。
當然,以上只是對家庭教養模式的極其簡略的描述,并非嚴謹的學術探討。但是,從中我們可以看出,在親子互動中,并不存在一個簡單易行的“模板”,問題的關鍵在于把握住合適的“度”。要關注孩子,但也不能事事替他們做主;要適當放手,卻也不能放任不管;要對孩子有一定的要求,但要建立在實事求是的基礎上;要用自己的人生經驗來幫助孩子,但也要理解和尊重孩子的想法。
沒錯,親子溝通是一門學問。一旦哪里出了問題,親子之間的裂痕便會產生。那些用“學習使我媽快樂”來表達抗議的孩子們,很可能是受到了過多關注,因而壓力過大。這樣的父母有可能是“過度養育”了。而過度養育的極致,便是“直升機”式的家長,無時無刻不盤旋在孩子的上空,替他們解決一切問題。
相反,如果不關注孩子呢?在《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中,被父親忽視的松子為了博取父親的歡心,甘心做任何不可思議的事情,最終一生都“被嫌棄”。
所以,很多時候,即便是親子之間的關系也像精美的瓷器一樣,需要細心呵護。每個家庭每個孩子都有獨特的氣質,并不存在一種普適的模式,可以一勞永逸地解決所有問題。因此,學習這件重要的事,怎樣使得全家人都快樂,需要全家人根據自己的家庭情況去探索,在尊重和理解的基礎上去溝通,在犯錯和糾正中不斷調整。歸根結底,這是一個基于愛的命題。
標簽: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