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網絡
美國大學備受爭議的 " 種族配額 " 錄取制度將被推翻 ? 當地時間 3 日 , 特朗普政府宣布撤銷奧巴馬時期推廣、旨在促進學校生源 " 種族多樣化 " 的指導方針 , 重新以 " 種族中立 " 原則指導高校錄取。奧巴馬時期的指導方針基于美國的 " 平權行動 " 精神 , 但相關政策無形中損害了特定學生群體的利益 , 形成 " 逆向歧視 "。雖然特朗普政府的介入令不少成績優秀卻不占 " 種族優勢 " 的白人甚至華人學生歡欣鼓舞 , 但也有輿論懷疑特朗普 " 別有用心 "。
美國《紐約時報》報道稱 , 美國教育部和司法部在一份聯合聲明中宣布 , 上屆政府的政策指導方針是在 " 倡導憲法范圍以外的政策偏好及立場 "。司法部認為 , 相關方針是過時且非必要的。教育部長德沃斯則相對溫和地稱 , 美國大學應在遵守法律的前提下 , 持續為所有學生創造同等的教育機會。
奧巴馬時期的指導方針基于美國的 " 平權法案 "。這一始于上世紀 60 年代的法案 , 原本針對的更多是政府部門自身的招聘工作 , 其核心思想是要讓相對弱勢的社會群體享受到一定程度的優惠待遇。各高校在將該原則應用到學生錄取工作中時 , 不再單看學生的學習成績 , 而是更考慮他們的 " 種族 ", 以令生源的種族變得 " 多元化 "。在上屆政府看來 ," 多樣性能令所有學生受益——因為當今的學生要面對的是一個多元化的社會和全球化的工作環境 , 他們必須有所準備 "。
第2頁/(共3頁)
但在很多美國白人乃至華人看來 , 這一政策卻制造了新的 " 不公平 "。美國高校會為刻意實現 " 多元化 " 而增加成績相對較差的非洲裔和拉丁裔學生數量 , 并將成績更優秀的白人、特別是華人學生拒之門外。在數十年的實踐過程中 , 該政策不斷引發爭議 , 有的官司甚至一直打到最高法院。最近哈佛大學鬧得沸沸揚揚的 " 亞裔歧視 " 風波就是一個典型案例。據媒體報道 , 美國目前已經有 60 多個代表亞裔美國人的權益組織向司法部狀告該校存在歧視情節。
過去幾年 , 常有美國華人走上街頭 , 抗議這個在他們看來是以 " 膚色 " 而非 " 本事 " 錄取學生的不公平政策。他們甚至認為奧巴馬的 " 平權法案 " 本質上就是一種針對華裔的 " 種族歧視 "。在不少美國的華人論壇和社區里 , 華人們表示希望被當作少數族裔公平對待 , 而不是在抗議白人種族歧視時才被當作 " 少數族群 ", 可一到高校錄取就把成績更優秀的他們按白人對待。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 ( CNN ) 稱 , 特朗普政府的最新舉措并不具備直接的法律效力 , 各校仍可依據最高法院的判決先例沿用舊法。不過 , 政府發布的方針代表 " 官方權威觀點 ", 拒絕與官方保持一致的學校難免攤上麻煩。美國 VOX 新聞網稱 , 特朗普政府此次傳達出的信息非常明確 : 高校在錄取工作中要盡可能少地加入種族因素、最好完全摒棄 , 否則 " 后果自負 "。據了解 , 美國教育部確實存在嚴厲的懲治體制 , 如切斷違規院校的政府撥款等。2008 年 , 布什政府曾對普林斯頓大學 " 亞裔歧視 " 問題進行調查 , 雖然該校最終未被定罪 , 但調查導致的大量負面報道一度嚴重影響該校聲譽。
第3頁/(共3頁)
美國政府的最新舉措引發社會各界眾說紛紜。不少美國亞裔人士以及正在與哈佛大學對簿公堂的權益組織 " 公平錄取 " 對政府此舉表示歡迎 , 而哈佛大學則堅稱將沿用舊法 , 致力于種族多樣化校園環境的建設。一些民主黨人士及民權組織對政府最新舉措表示強烈譴責 , 認為政府此舉帶有明顯政治動機 , 他們還將 " 平權行動 " 視為創建多元化包容環境的最有效途徑。眾議院少數黨領袖佩洛西抨擊特朗普的 " 倒行逆施 " 之舉違背國家價值觀 , 認為這是本屆政府對少數族裔的又一次攻擊。美國杜克大學、巴克內爾大學等對新政策持觀望態度 , 表示將等待教育部出臺進一步的指導方針再做出調整。
據《環球時報》記者了解 , 目前華人群體對這一消息普遍比較歡迎 , 盡管也有人擔心特朗普的改革只是 " 雷聲大雨點小 "。而非洲裔和拉丁裔群體則對特朗普的做法表示不滿 , 認為這證明他根本不在乎 " 種族多樣性 "。但也有華人提醒說 , 華人群體也不應盲目反對整個 " 平權法案 ", 不要被特朗普利用 , 讓 " 白人優先 " 卷土重來。這些華人表示 , 應呼吁糾正 " 平權法案 " 在執行過程中給華人群體造成的新歧視 , 從而讓這項政策在保護其他少數族裔利益的基礎上 , 變得對華人更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