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日,在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群眾游行方陣中,由3600名文藝工作者和學生組成的“中華文化”方陣,樂者八音迭奏,舞者搖曳笙歌,引來了陣陣叫好聲。本報記者采訪了參與該方陣的中國戲曲學院部分師生,聽他們揭秘榮光背后的動人故事。
說到此次游行,舞臺美術系大四學生鄒學成激動不已。“舞美專業一直在幕后,這是我第一次走到臺前,走上自己的舞臺,更是代表中華文化接受祖國母親的檢閱,我為此感到驕傲!”與他一樣,中國戲曲學院8個院系的師生在6月底以自愿的形式,踴躍報名參加游行。
最后選拔出的學生里,有許多人并不是表演專業的。為了讓他們能自然不拘謹地表達生動、自由、歡愉、活潑的情緒,表演系副教授李艷華作為游行隊伍的藝術指導教師不知下了多少功夫。“我們簡化傳統戲曲動作,編成了戲曲韻律操,讓學生既鍛煉了體能又鍛煉了形體,體現出中國戲曲的藝術特色。”李艷華邊說著,邊手舉過頭頂擺起身段。
每分鐘116步,每步60厘米,如此嚴格的行進要求對于這群從未受過專業訓練的學生來說,是個大挑戰。“國戲人擰成一股繩,體現了戲曲界的‘一棵菜’精神。”新媒體藝術系大三學生王乾兆說。
一棵菜,是戲曲的行話,指演員、音樂、舞美全體人員不分主次,嚴密配合,演好一臺戲。在訓練中,國戲師生生動詮釋了這種品質。
李艷華今年54歲了,頭發梳得一絲不茍,臉上容光煥發。但她的腳踝腫得像饅頭。
“里里外外都斷過,這是老傷了,一有劇烈運動腳就會腫脹。”李艷華說,本來暑假期間女兒為自己預約了手術,但接到通知要參加游行便馬上取消了,“這點小困難不算什么,作為一名老教師,我有責任帶動年輕教師和學生,作為黨員,就要有擔當奉獻精神。”
“幾次大合練,沒有一個人掉隊。”戲曲文學系輔導員裴玲燕說。
“這是一次生動的愛國主義教育。”裴玲燕覺得,自己帶的“孩子”突然就懂事了、長大了。在長安街徹夜排練的時候,很多學生主動對在場的安保人員、環衛工人們說“辛苦了”,大家都自發帶走垃圾。
王乾兆是從軍營回到學校的,參與過“九三”閱兵國賓護衛隊的他對“使命”這個詞有著更深的理解,“大家來自各行各業,為了一件事而凝聚成一團火,活動結束后,我們也會散作滿天星,帶動身邊人”。
240人,一起訓練,一起看紅色電影,一起拉歌,他們心中都裝著中國夢。“青年人要有擔當,民族才有希望。”鄒學成說,“在方陣里,我們代表的是中華文化,在征程中,我們就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踐行者、實現者。”
標簽: 愛國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