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2024年首屆稻漁文化與產業高質量發展交流會暨第六屆廣西稻漁豐收節開幕式現場。中新網記者 黃艷梅 攝
此次活動由廣西壯族自治區農業農村廳、廣西貴港市人民政府、中國水產流通與加工協會主辦,集中展示廣西稻漁產業發展成績,探討稻漁產業趨勢,共謀產業發展未來。
近年來,廣西堅持把發展稻漁綜合種養作為穩糧增收、加快農業轉型升級和推動鄉村振興的重要工作來抓,出臺相關政策,在全區掀起了新一輪的稻漁種養發展熱潮。全區稻漁規模已發展到120萬畝,創新集成了具有廣西地方特色的稻漁綜合種養十大模式。
圖為廣西多民族稻漁重要文化遺產表演現場。中新網記者 黃艷梅 攝
其中,廣西三江侗族自治縣的“一季稻+再生稻+魚”模式被中國農業農村部列為農業扶貧典型模式;貴港市充分利用氣候地域優勢發展稻田反季節養殖小龍蝦,大力推廣稻田平養、旱改水地塊養、藕田養殖、冬閑田養殖等稻蝦綜合種養模式,打造“中國富硒小龍蝦之鄉”,累計建成稻蝦綜合種養面積16萬畝,帶動全市6.29萬戶農戶人均增收3000元(人民幣,下同)以上。
作為廣西重要的糧食生產基地、農產品主產地,桂平市依托豐富的水資源和獨特的地理優勢,以富硒小龍蝦和錯季小龍蝦為重點,因地制宜發展挖溝式、平養式、光伏+蝦和旱改水田、冬閑田養殖等稻蝦養殖模式,稻蝦綜合種養面積從2020年3000余畝發展至目前8.2萬畝,位于全區前列。
圖為廣西多民族稻漁重要文化遺產表演現場。中新網記者 黃艷梅 攝
目前,桂平市稻蝦產業鏈條逐步完善,拓展發展市級小龍蝦交易中心1個、小龍蝦鄉鎮收購集散中心26個,形成小龍蝦夜市一條街“潯州一桶”,建成廣西首個小龍蝦恒溫育苗基地,種苗供應覆蓋桂東及部分區外地區。全市現有稻蝦經營主體324個,帶動3300余戶農戶增收,稻田小龍蝦年產量1.18萬噸,實現產值8.16億元,稻蝦綜合種養產業已成為當地農業產業發展新亮點。
中國科學院院士桂建芳稱,稻漁產業作為中國農業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僅承載著悠久的農耕文化,更是推動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轉型升級、促進農民就業增收的重要途徑。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稻漁綜合種養產業在品種改良、養殖技術、生態保護等方面取得了顯著成績。稻蝦、稻魚、稻蟹、稻鱉等模式不斷創新,形成了多樣化的稻漁綜合種養技術模式,有效提高稻漁產量和品質。(完)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