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債券市場來說,此舉有利于維護金融穩定。市場觀點認為,央行近期關于買賣國債以及長期國債收益率的多次發聲,旨在引導長期國債收益率回歸合理區間,并提示投資者可能面臨的投資風險。
根據央行公告來看,其8月國債買賣的操作方式是“買入短債+賣出長債”。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中國銀河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章俊表示,買入短期國債意在投放基礎貨幣,賣出長期限國債則意在阻斷可能的長債泡沫,維護金融穩定。“買短賣長”有助于保持收益率曲線正常的向上形態。
中國民生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溫彬對中新社記者表示,“買短賣長”的操作體現了央行對國債收益率曲線的調控意圖、對長端利率的風險管控態度,有助于維持國債利率合理的期限利差和長端利率水平,以避免市場過度投機和潛在金融風險積累。
“目前看,長端債市利率大幅向下突破可能性較低,短端產品或因其流動性較好以及非銀機構的配置需求更受青睞。”溫彬說。
對貨幣政策來說,工具箱由此進一步豐富。“央行啟動國債買賣,標志著新的貨幣政策工具‘入箱’。”光大銀行金融市場部宏觀研究員周茂華稱,市場對于央行買賣國債早有預期。央行在二季度貨幣政策執行報告中明確,計劃在公開市場操作中引入國債買賣以豐富基礎貨幣發行手段。
周茂華表示,央行創設國債買賣工具,順應流動性市場結構變化,豐富了貨幣政策工具,可以提升央行基礎貨幣和市場流動性調節的精準性、有效性。
“中國貨幣政策仍具有正常操作空間,央行買賣國債是豐富政策工具箱,增加投放基礎貨幣方式。”章俊認為,央行在公開市場進行國債買賣操作時點更為靈活,覆蓋的期限更為廣泛,可以作為其他投放基礎貨幣方式的有效補充。
對宏觀調控來說,政策協調配合顯現新意。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潘功勝在今年6月舉行的陸家嘴論壇上提到,央行正在與財政部加強溝通,共同研究推動落實在央行公開市場操作中逐步增加國債買賣。這個過程整體是漸進式的,國債發行節奏、期限結構、托管制度等也需同步研究優化。
章俊稱,央行買賣國債是貨幣與財政協同發力的交匯點。央行買賣國債可以熨平政府債券集中發行可能帶來的流動性沖擊,避免資金價格劇烈波動。
中國社會科學院金融研究所此前在報告中也建議,在當前中國經濟面臨有效需求不足等挑戰的背景下,應根據經濟運行情況,適度提高債務上限。即財政多發,央行多買,發揮好國債資金的杠桿撬動作用。
章俊認為,伴隨9月份美聯儲或降息,外部壓力緩解,當月或下個月或是中國出臺增量財政工具的重要觀察時間節點。屆時央行可能會加大公開市場買賣國債操作,協同發力。(完)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