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文博,北京師范大學2022屆歷史學院畢業生,甘肅省選調生。
李莉莉,北京師范大學2019屆化學學院畢業生,任教于湖南省湘西苗族土家族自治州民族中學。
在云南省麗江市玉龍縣魯甸鄉擔任太平村第一書記、駐村工作隊長的兩年里,蘇儻君經歷了3次稱呼的改變。2018年,從北京師范大學文學院畢業后,蘇儻君考錄為云南選調生去往基層工作,那時,村民稱呼他為“小蘇”;工作一段時間后,有百姓稱他為“小蘇隊長”;離開魯甸鄉前,大家伙兒稱呼他為“蘇書記”。“從稱呼里面看到自己的成長,也看到了老百姓對我的工作認可。”
畢業那年,蘇儻君去往黃文秀曾經掛職的廣西壯族自治區百色市樂業縣新化鎮百坭村調研。這個經歷改變了他的發展軌跡。蘇儻君成為黃文秀的“接棒人”,來到了太平村,繼續追尋黃文秀的足跡,加入打贏脫貧攻堅戰的隊伍。
“今年是我校優秀校友、哲學學院2016屆碩士畢業生黃文秀同志犧牲5周年,她是扎根基層、服務國家發展的優秀代表。”6月24日,在北京師范大學基層就業出征儀式上,北京師范大學黨委副書記李曉兵表達了對即將奔赴基層的“接棒人”的期望:“一屆又一屆師大學子立志以黃文秀師姐為榜樣,帶著高度的使命感和青春熱血奔赴基層。”
5年時間過去。2021年,習近平總書記莊嚴宣告:我國脫貧攻堅戰取得了全面勝利,現行標準下9899萬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832個貧困縣全部摘帽,12.8萬個貧困村全部出列。
5年時間里,人們一直在懷念廣西壯族自治區百色市樂業縣新化鎮百坭村第一書記黃文秀,懷念在趕回駐村點途中被洪水卷走的文秀書記。5年來,從北京師范大學出發,去往西部、基層就業的人數累計已達4500余人,一批批黃文秀“接棒人”正在基層大有可為。
一批批“接棒人”從黃文秀身上獲得力量
不僅是蘇儻君,這5年,追尋黃文秀的腳步走到基層的“接棒人”還有很多。
作為黃文秀師姐的同學院師弟,北京師范大學哲學學院2019屆博士畢業生趙千政接棒成為一名云南選調生。一把掃帚成了他進村入戶的“敲門磚”,一桿鐵鍬,填平過數不清的村內路。在木令村期間,他拿起掃帚,扛起鐵鍬,和村民們一起干好環境整治工作;在掛職田蓬鎮黨委委員、副鎮長時,他帶領修建、拓寬村內路6條共7.5公里,新建產業路4條共兩公里。
他還發揮自身所在單位云南省科技廳的資源優勢,協助對接云南省林業和草原科學院,向邊境小康示范村上寨村小組捐贈價值11萬元苗木1500余棵。
趙千政說,文秀師姐是自己扎根基層、勇擔使命的榜樣楷模。
出生于廣西百色市樂業縣的北京師范大學地理科學學部2023屆碩士研究生牙茜葭選擇成為一名選調生,去基層鍛煉磨礪。她這樣理解選調生3個字的含義:“選”就是無悔“選”擇,在選擇中升華理想,做理想堅定的“踐行者”;“調”就是“調”動干勁,在實踐中接受考驗,做攻堅克難的“排頭兵”;“生”就是與民共“生”,在奉獻中創造價值,做為民服務的“暖心人”。
北京師范大學政府管理學院2023屆碩士畢業生常佳玲,記得黃文秀在入黨申請書中寫道:“只有把個人的追求融入黨的理想之中,理想才會更遠大。”
有的人走出大山,就沒有再回來;有的人回到大山,卻再也沒有離開。常佳玲也要成為回到大山的人。
“我想我從她身上獲得最大力量和共鳴。我們都出生并成長于貧困偏遠地區,我們都應該為家鄉變得更好、人民群眾過得更好貢獻一份自己的能量,勇敢去選擇一條艱難但正確的道路。”常佳玲說。
選調生政審考察時,有人問她:“你為什么會選擇回到內蒙古,而不是留在外面的大城市工作呢?”常佳玲給出的回答是:“我認為真正的英雄主義不是擺脫落后的家鄉,而是要通過自身的力量帶著大家一起改變家鄉的面貌。希望自己能像黃文秀書記那樣,在自己學有一定所成時,能夠在基層一線經風雨、見世面,培養堅強意志,練就高強本領。”
在北京師范大學珠海校區,黃文秀青銅塑像坐落于“亞洲最美山谷校園”。黃文秀年輕、自信、堅定的形象成為一種校園文化符號和精神標識。
把“根須”扎進基層,把工作寫在田間地頭
近年來,在黃文秀精神的引領之下,北京師范大學鼓勵優秀畢業生到基層工作。
到了西部到了基層,如何更好地發揮自己的作用,這也成了“接棒人”們一直在思考的問題。
在鄉村出生長大,北京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2023屆碩士畢業生胡春蕾看到了鄉村的變化:泥巴路變成了水泥路,一排排小平房變成了挨家挨戶建起的小洋樓,自行車、摩托車變成了滿街跑的小轎車。另外,農作物種類多了,種植技術提升了,產量也高了,農民也可以在家門口打零工賺錢。“這是黨和國家帶領億萬農民脫貧攻堅,奔向小康的實實在在的成果,我深有體會。”
農村為什么發展越來越好了?胡春蕾知道,“這離不開廣大青年投身基層作出的貢獻”。畢業后,胡春蕾考取了河北省秦皇島市的選調生,要去基層磨煉,為鄉村百姓服務。她把自己比作要扎進大地的“根須”,用腳步丈量土地,把工作寫在田間地頭。
蘇儻君一直努力把自己的“根須”扎得更深。
在學校時,作為師弟的蘇儻君與黃文秀是好朋友。跟隨實踐隊去往文秀師姐駐村點調研學習時,是他第一次接觸駐村工作。那時,他還有留在大城市工作的機會,但是,畢業時他跟上了文秀師姐的腳步,考取了云南省的選調生。
此后,他來到了太平村,為孩子們搭建了多媒體教室,建設了足球場、籃球場,抹平了水泥地。蘇儻君和同事們收集了2700多冊書,歸納編號,設置借閱制度,成立了鄉村兒童圖書館。
一個偏遠的村落交通不便,直到2019年年底還沒有通訊網絡,那里的留守兒童和老人一年到頭只有春節時才能與外出務工的家人團聚。蘇儻君和同事們多次協調,終于給村里搭建了基站。基站建成了,村組的小組長站在基站下撥出的第一通電話就是給蘇儻君的,邀請他來村子里吃最新鮮的羊肉。
蘇儻君想起了畢業時校園里拉起的一條橫幅——“到基層去,到一線去,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要在基層做出成績,在干事創業中實現個人的人生價值。”
把“根須”深深扎進泥土、把自己放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成了黃文秀“接棒人”們最直接的選擇。
“學生們選擇到西部、基層建功立業,學校也要為立志于投身國家基層建設的他們助力護航。”北京師范大學黨委學生工作部職業發展與就業指導中心相關負責人說。
據了解,北京師范大學于2019年發起設立北京師范大學畢業生赴西部、基層及艱苦邊遠地區就業獎勵計劃。同時,該校對到基層和西部地區就業的畢業生,根據專業特點和工作性質進行崗前培訓與輔導。畢業生離校后,學校還與畢業生建立長期聯系,進行個人職業生涯發展的跟蹤服務與后續指導。除享受學校優惠政策和獎勵外,學校嚴格執行國家和北京市有關到基層和西部地區就業的畢業生在學費補償和助學貸款代償等方面的優惠政策。學校也探索在基層和西部地區建立學生實習、實踐基地,幫助學生增強實踐能力和社會適應能力。
另外,該校黨委學生工作部職業發展與就業指導中心還專門針對基層選調生扶持工作形成了“星辰計劃”的體系品牌,“星辰分享會”“星辰選調帖”“星辰宣講會”“星辰課程”和“未來星辰”等活動,為畢業生解讀選調政策、分享經驗。
奔赴中西部做教育的“先行者”
到西部和基層去的不僅只有選調生。作為教師的搖籃,還有大批北師大的畢業生選擇到中西部基礎教育一線任教。
強國必先強教、強教必先強師。北京師范大學實施“四有”好老師啟航計劃,學校自主籌資對赴中西部欠發達地區基礎教育領域從教的畢業生給予最高10萬元的獎勵,并提供一攬子職后支持。自2020年設立以來,入選“啟航計劃”的畢業生共計1600余人,相比實施前,簽約到縣級及以下地區和中西部欠發達地區的人數持續增加,為推動當地教育振興注入了新生力量。
北京師范大學教育學部2023屆碩士畢業生李婕便是其中之一。從西部地區走出來,李婕毅然決定要回到西部教育一線的崗位上去。
幼時,她所在的幼兒園沒有大中小班,開學第一課永遠是學習撰寫阿拉伯數字,學校里的每一位老師既是語文老師也可以是數學、體育、音樂老師。身邊一半的同學外出務工,李婕是幸運的——成為班里唯一高考考入211大學,研究生步入985大學的學生。
李婕的夢想是成為基層學校的一名老師,成為孩子們通向外界的窗口,激發孩子們學習和向上的熱情。
北京師范大學歷史學院2013屆公費師范生朱啟平如今已經是貴州省畢節市第一中學教科處副主任、高中歷史教師。他收到一位學生留下的一封信,信中寫道:“啟平哥,我家很窮,過著10元錢一天的生活,有時候好餓,好迷茫……”朱啟平鼓勵他為自己的生活努力,不可因為物質上的貧困而退縮。之后,朱啟平每個月資助這位學生400元生活費,直到其考上大學。
在畢節,朱啟平深知農村的孩子們英語和數學基礎薄弱,手把手教他們搭建學習框架,克服心理恐懼,找到知識背后的邏輯,體驗學習的樂趣。13年持續耕耘,朱啟平支教的山區學生已有18人考上大學,一定程度上斬斷了貧困在鄉村地區的代際傳遞。
越來越多的教育接棒故事在北京師范大學的校友圈里流傳。
拖著一個行李箱,北京師范大學外國語言文學學院2023屆本科畢業生李婉婷通過西部計劃成為一名支教老師。在甘肅省臨夏回族自治州的廣河縣,面對語言不通、生活習慣不同的環境,面對周圍人的不解,李婉婷也有局促不安的時候,但她也常常感受到幫助中西部地區孩子帶來的快樂。
下課后,她曾收到孩子的紙條,上面畫著一朵小花并寫著“祝老師身體健康,每日一笑”;在批改作業時,有學生用鉛筆寫下了“老師翻頁”4個字,而另一頁上畫著一朵小花和“老師辛苦了”幾個字。
李婉婷深知僅憑自己的力量無法改變當地教育資源不均衡的問題,但她相信自己一定可以帶給孩子不一樣的東西。“我希望能帶他們看看更寬闊的世界,讓他們知道人生的選擇可以很豐富。”
為了幫助這些為中西部基礎教育發展而付出的青年力量,北京師范大學實施“強師工程”,推進“優師計劃”“‘四有’好老師啟航計劃”“教師能力提升計劃”“基礎教育質量監測和診斷計劃”“師范教育協同提質計劃”等行動,讓學生“下得去并且留得住”,為服務國家鄉村振興戰略貢獻北師大力量。
其中,北京師范大學還制定了《“四有”好老師啟航計劃職后培訓與能力提升行動方案》,建設“強師工程服務站”“青年教師成長工作室”和“強師在線”教師成長公益平臺,構建“啟航計劃”畢業生教師發展生態,為入選畢業生提供強有力的職后保障。
在“培養一批、輸送一批、提升一批”的總體思路下,近5年來,北京師范大學畢業生赴西部和基層就業的人數持續增加。“四有”好老師啟航計劃自實施以來,更是成為該校培養優秀基礎教育人才的重要舉措。
現在,2024屆畢業生已經整裝待發。正如北京師范大學外國語言文學學院的陳佳楠在基層就業出征儀式上所說的那樣:“今天,我們將接過文秀學姐在基層奮斗的接力棒,帶著母校的囑托和期待挺膺擔當,在基層這本厚重的‘無字之書’里,如海綿一般汲取過硬的本領,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廣闊胸懷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歷史擔當,于基層的火熱實踐中櫛風沐雨,久久為功,讓青春奮斗之花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火熱實踐中絢麗綻放!”
標簽: